第十一届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大会探讨城市更新发展前景

   日期:2024-08-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72    
核心提示:在下午举办的“老旧住宅加装和更新电梯分论坛”上,中国电梯协会李守林会长发表了“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题演讲。加装电梯是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上面是广告,下面是正文

2019年5月16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宜居”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领域院士、专家、高管等代表,共话新时代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发展前景与趋势,交流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发展思路。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在下午举行的“老旧居住建筑加装电梯及更新改造分论坛”上,中国电梯协会会长李守林就“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介绍了演讲内容。

1、加装电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需要安装电梯的建筑物形成的历史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人均住房极度短缺,主要问题是有没有住房。因此,全社会从政府到各单位建设了大量的多层住宅楼,其中80%的住宅楼都没有设计或安装电梯。这样做既有建筑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

建筑政策原因:原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6层及以下建筑不得设计和安装电梯。

经济原因:当时经济不发达,加装一部电梯的成本很高。80年代初,电梯在我国还是奢侈品,六层车站加装一部电梯成本近40万元,而当时房价每平方米只有600-1000元,投资能力不够。1980年,全国电梯保有量不足2万台,大部分集中在宾馆、重要办公楼等建筑内。

2. 这些房子的主人高兴地搬了进来。但几十年后,他们逐渐失去了幸福感。由于他们年纪都大了,上下楼梯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个巨大的困难。

3.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虽然原因不同,但结果都一样,那就是出行对他们来说成了巨大的困难。

4、加装电梯是世界各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例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本世纪初就通过政策鼓励和立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需要加装电梯的业主提供50%的补贴;新加坡则是全额由政府出资。

美国规定加装电梯的投资可以扣除部分税收;在芬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居民分别承担40%、15%和45%。

5、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民生。2017年,中国老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题研究,破解民生难题。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装电梯。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加装更多电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地方政策,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加装更多电梯。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8号)要求:加强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相关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

前段时间新加坡钢结构协会,孙春兰副总理指示,住建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推动完善老年人专用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研究制定标准、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居家、社区养老的便利性,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重点研究:

①地方政府出台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税收、金融支持政策。

②电梯安装政策、资金、实施模式、改造情况等。

2. 电梯安装现状

政策支持下的加装电梯从2018年开始,虽然比2017年增幅较大,增幅达到200%,但总量还是不大,截至目前,加装总量约3万台,实际需求量约250万台,与之相差甚远,问题不少。

1.使用者意见难以协调,对于非单位管理、不唯一拥有权的居民,很难达成共识新加坡钢结构协会,目前小规模的集中分布在单位管理的小区、部队、学校等小区,主要原因还是《物权法》相关规定的限制。

2、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审批流程,环节较多,各地规定不一。

3、技术上,缺乏完整的标准体系来规范工程质量和安装条件。

4.市政管网、供电、供气等部门关系未理顺,没有规范的报送、审核、审批流程和定价机制。

5、项目资金落实困难,后续服务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以上原因相互交织,导致进展缓慢。

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特别是近三年来的小规模工程实践,我们在解决上述问题上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已出台了若干个团体标准,地方管理部门也总结出了好的管理经验,但尚未形成高度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

2019年电梯安装数量和规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随着政策和技术法规的完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3. 需要解决的问题

1.社会问题:

a. 规定平行法律之间关系的《民法典》(《民法通则》);

b. 行政问题;

c. 市政及建筑问题;

d.统一技术规范和标准,避免同一类型建筑的重复设计审批、标准图集的出版、项目资金来源、后期管理和产权关系等问题。

2.技术问题:

1)电梯技术:

a、轿厢异形,运行空间紧凑;

b.寒冷地区井内无供暖时,控制系统的耐低温问题;

c.钢结构井道到底应该按照结构还是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的问题。(造价差别巨大,施工难度也有很大差别)。

d.狭窄施工场地的起重运输机械安装、电梯安装、起重设备安装问题。

2)电梯信号板的亮度和字符的大小应考虑到老年人的识别能力;

3)若轿厢可容纳轮椅,应安装临时轮椅固定装置或直接按照残疾人电梯标准制造轿厢,避免二次改造。

4)在井道内不设加热装置的低温地区安装电梯时,宜提前考虑低温对控制系统及电缆低温硬化的影响。

5)施工现场狭窄竖井内起重运输专用设备及电梯装置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