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引入责任建筑师助力绿色低碳环境建设

   日期:2024-10-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1    
核心提示:截至目前,已有10个城市更新项目采取建筑师负责制。

人民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李波)“精心打造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环境,努力推进好房子建设”主题论坛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据悉,北京正在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筑师责任制试点,在现有负责规划师的基础上引入责任建筑师,开展双师协同工作北京回收钢结构,将原有的建筑改造转变为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的改造。迄今为止,已有10个城市更新项目采用了建筑师负责制。

“我们已向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了8亿多条有效尘源数据,为打赢首都蓝天保卫战做出了贡献。”北京城市建设研究发展促进会会长王宝申在论坛上表示,在“双碳”目标中国建筑工业总公司的领导下,本次论坛旨在携手行业专家学者,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建筑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零碳排放、零能耗”的建筑目标。以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回收钢结构,高质量推动城市更新,持续助力改善人居环境。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杜志斌表示,北京于2016年在土地供应上首次探索建设高标准商品房,2021年至2022年在“房地”机制下探索建设高标准商品房。 “联动、一地、一策”,鼓励建设单位在土地集中拍卖市场报送高标准建设方案,持续推进高标准商品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还牵头编制了《北京优质住宅设计导则》,指导和支持开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不断提高住宅建设水平,打造北京优质住宅标杆。新时代品质住宅。目前,《指南》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按程序报批。

朝阳区区长吴晓杰表示,朝阳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今年以来,朝阳区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0个,其中一半为市级示范项目,两个项目被评为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亮马国际风情滨水区和朝外大街升级改造)项目)。下一步,朝阳区将围绕城市建设与更新全生命周期推进低碳、零碳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构建绿色低碳更新机制。支持建筑企业广泛开展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鼓励开发设计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为公众提供更高品质的住宅产品。

北京首座零碳示范建筑模型。人民网记者 李波 摄

北京市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宫海光表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城市民用建筑总面积约9.97亿平方米,集中建筑区可再生建筑面积达到245平方米。万平方米。节能减碳潜力巨大,“因此,建设低能耗建筑、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建筑能效和室内舒适度已成为建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他以广西门北里29号楼为例。这座建筑建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应用高效保温、高性能门窗、建筑气密性、热回收新风系统等技术,这座1900年代的老建筑创造了北京首个零碳建筑示范工程。与改造前相比,综合节能166.3%,全年净节能166.3%。减碳量11.9吨。

未来零碳社区沙箱。人民网记者 李波 摄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导下,聚焦‘民生基本’住宅项目。朝阳区黑庄户定向安置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项目是朝阳区首个超高层钢结构住宅项目。北京保障性住房,建筑材料90%以上采用钢材,未来拆除时不会产生建筑垃圾,是完全可回收、环保、清洁的资源。”北京住建集团城市更新建设运营管理部表示,“我们也在大力推进旧厂房建设,各类更新业务包括老旧低效建筑、传统商业设施、危旧建筑、低效旧社区等。平谷区锅炉房改造,打造社区服务、邻里商业、文体活动、养老等综合一体化。一体化的“四个中心”形成了城市更新领域的“平谷模式”。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服贸会上,我们聚集了一批绿色住宅和城市更新样板项目,打造“未来零碳社区”。它将成为服贸会上一道绿色风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