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场布管理
建立施工场地的 BIM 模型,能够依据现场环境对运输平面和垂直运输塔吊位置进行合理布置,也能对各个工棚的位置进行合理布局,还能规划脚手架方案等。同时,它还可以自动统计各个构件的数量,从而为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建立绿色施工工地方案等提供便利。
2.机电安装的管线综合优化
利用各个专业的 BIM 模型,先进行碰撞检查,接着发现了碰撞点,然后通过调整机电安装的三维模型,就可以导出二维平面和三维图形,这些图形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3.碰撞检查、预留洞口的生成
利用 BIM 技术,能够导出详细的预留洞口碰撞检查报告。施工人员依据此报告,对现场洞口的标高进行核对,以便调整模型。
4.三维可视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模拟
利用 BIM 三维模型,对施工重点区域进行可视化预演,让施工重点的展示更直观;对施工难点区域进行可视化预演,使施工难点的理解更清晰;对工艺复杂的施工区域进行可视化预演,让工艺复杂的过程更易把握。通过多角度全方位查看模型钢结构工程验收单,交底过程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更便于工人理解。
5.钢结构的拼接
利用 BIM 技术,将钢结构模型与主体结构模型进行拼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前对钢结构的施工进行模拟。这样做可以提前发现问题,从而减少碰撞返工的情况。
6.成本控制
利用 BIM 技术,能够依据时间维度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也能够依据空间维度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还能够依据工序维度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以及依据区域维度来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然后将这些数据整理成相应的报表。接着,依据现场实际发生的材料等数量以及资金进行分析对比钢结构工程验收单,从而实现多维度的对比分格,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7.进度款计算与审核
BIM 平台能够实现框图出量和框图出价。它可以更加形象且快速地完成工程量的拆分以及重新汇总。同时,还能形成进度造价文件,为工程进度款的计算工作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
8.变更管理
利用 BIM 技术能够在模型上对变更内容进行直观调整,还能自动分析变更前后模型的工程量,像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程量的变化都能分析出来,这样就能为变更计量提供准确且可靠的数据。它使得繁琐的手工变更算量变得智能便捷,底稿可以追溯,结果能够可视化、形象化,进而让索赔签证管理更具时效性。此外,将变更相关资料挂接到 BIM 模型中是可行的。这样做能够避免纸质资料遗失的问题,也能够避免出现变更量扯不清的情况。
9.BIM模型指导施工
利用 BIM 模型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施工现场的指导。它可以帮助施工班组依据施工图以及规范要求,既保质又保量地完成现场施工。并且,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还能保证施工质量。
在具体施工之前能够进行内部漫游,这样工人可以直观地查看施工完成后的情况,同时也能提醒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剖面图显示,复杂节点能够借助 BIM 模型给出各专业整合后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施工班组能够依据所提供的图纸展开准确施工。
10.施工方案模拟
利用 BIM 具有多维度可视化这一特点,对重要施工方案展开模拟。项目的各方都能够借助 BIM 模型来进行讨论,并且对方案进行调整。BIM 模型能够迅速地做出相应的调整,最终把最优的施工方案确定下来。
11.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智能手持终端具备拍照功能,多方参与单位的相关人员可利用此功能。业主方的监察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施工员、安全员等,能够使用 iBan 随时将工地现场的隐蔽验收情况、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进行拍照。同时,他们还可以标注位置、问题性质等各种属性,并且将这些信息实时上传到 BIM 服务器,与 BIM 模型相关联。被授权的管理人员通过BIM浏览器实时得到通知并查看及整改。
12.临边防护快速定位
通过 BIM 的虚拟施工,能够自动设置需要临边防护的栏杆。这会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做好防护方案。临边防护包含多种类型,比如楼梯间防护,楼梯四周的防护,结构临边的防护,屋面临边的防护以及施工电梯临边的防护等。
14.档案与资料管理
利用 BIM 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把整个建造过程里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及时且详尽地记录在模型之上,这样便于以后进行查找。施工班组成员的信息,验收单、设计变更单、工作任务单以及材料合格证等信息,还有检验报告,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和整改照片等,都实现了电子化;与此同时,所有资料都与 BIM 模型中的相应构件一一建立了关联,这提升了资料的可追溯性,也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
15.进度模拟与监控
进度计划包含计划进度,并且能够依据施工实际把实际的施工进度导入进来。借助 BIM 技术能够及时呈现出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模型对比情况,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三维可视化的进度进展监控,能够提前察觉到问题,从而确保项目工期能够按照预期完成。
16.材料的管理
利用 7D·BIM 模型数据库,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查询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数量。它一方面可作为材料管理的上限控制依据,另一方面能作为现场材料管理的一种控制手段。在协同管理平台里,能够依据进度(月度、周)以及区域(楼层、施工段)和施工班组等条件,对材料用量进行精确的统计。借助协同管理平台,项目以及公司的各个岗位人员,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调取到工程所需要的任何数据,像项目部所需要的各类材料,特别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等主材。
17.钢结构二维码的应用
每一个施工工程都需要千千万万的构件。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地定位构件信息呢?又怎样才能获取构件的动态信息呢?应用鲁班 BIM 技术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在鲁班 BIM 模型里,每一个构件都能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包含此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将生成的二维码打印张贴(或喷涂)到构件上后,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获悉该构件的所有属性、材质、位置等关键信息,从而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