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潮起潮落
大桥广厦
前言
苏州河,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到苏州河,不了解的人会以为这是苏州的一条河。稍微了解的人都会想到外白渡桥、上海邮政大楼、四行仓库等地标建筑。另外,你真的了解苏州河吗?
苏州河曾经是一条入海的大河。唐代,苏州河最宽处有20里。到了宋代,苏州河已淤积,但河宽仍达10里。宋元时期,由于人们开荒,苏州河逐渐变窄。明初,苏州河宽仅1里、500米,洪水频发。户部尚书夏元吉奉命治水,连通黄浦江。吴淞口成为黄浦江入海口,史称“黄浦夺宋”。此后,黄浦江不断壮大,成为一条入海的巨河,而苏州河则成为一条安静的支流。
▲黄埔宋代示意图
上海社科院著名上海历史专家郑钻认为,苏州河按功能可分为三段:
目前,苏州河上从黄浦公园河口至外环路的各类桥梁有30座。这次步行游览将探索苏州河从恒丰路桥到黄浦公园口的桥梁和高楼大厦。
本次活动将回答以下问题:
徒步路线
本次徒步从横峰路桥出发,顺苏州河而下,到达外白渡桥。全程约5公里。沿途步行、拍照、讲解预计需要3.5小时左右。
领取及退回
1、集合:本周六(6.13)上午9:00在地铁12/13号线汉中路站10号门集合。
2、回程:建议乘坐地铁10/12号线天潼路站。
主要景点介绍
本活动将依次经过以下景点:
恒丰路桥和旧舢板厂
成都路桥南苏河创意园
新闸桥杜月笙仓库阜新面粉一厂
乌镇路桥
西藏路桥及四行仓库
浙江路桥、怡和包装厂联合检验办公室
福建路桥
山西路桥
河南路桥滨江大厦上海总商会
失踪的江西路大桥和自力大厦
四川路桥&上海邮政大楼
乍浦路大桥及共济医院
外白渡桥和上海中心大厦
参考和推荐书籍:
[1]薛立勇,《苏州河的潮起潮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2]向慧芳,《在上海美法租界寻找往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
[3]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方志微故事——街坊与建筑的记忆》上海自力钢结构,学林出版社,2018年。
[4]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方志小故事——变迁与更新的印象》,学林出版社,2019年。
恒丰路大桥和旧舢舨厂
横丰路桥始建于1903年,由清末闸北商人沈永提议,目的是连接闸北与苏州河南岸的租界。这座桥原本是木结构的。 1947年,国民政府将桥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因此,这里一度被用作英国侨民停泊划艇的场所。横丰路桥又名“舢舨厂桥”。
▲西方侨民训练苏州河划船
成都路桥南苏河创意园
成都路桥是为建设南北高架桥而修建的一座高架桥。该桥建于1995年,宽55.5米,是苏州河上最宽的桥梁。
成都路桥旁有南苏河创意园内的两栋仓库建筑:一栋仓库建于1933年,砖木结构,装饰艺术风格,中间呈山形;一栋仓库建于1933年,砖木结构,装饰艺术风格,中间呈山形;一栋仓库建于1933年。另一个仓库建于1902年,为中国纺织建设集团仓库,外墙由透明的青砖和红砖组合而成。
新闸桥杜月笙仓库阜新面粉一厂
新闸桥东侧建有清雍正年间的石门一座,称“新闸桥”。现在的新闸大桥建于1916年。
杜月笙仓库是建于1908年的中国商业银行第二仓库。1935年,杜月笙担任中国商业银行董事长、总经理,仓库易主,成为杜月笙的私人粮仓。 2017年,仓库被改造为八号桥艺术空间。
阜新面粉一厂是荣氏兄弟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工厂,是荣氏立足上海的开始。
乌镇路桥
乌镇路桥建于1929年,原为木桥。 1937年淞沪战争期间被炸。948年国民政府将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西藏路桥及四行仓库
西藏公路大桥是1922年工部部修建的混凝土桥梁,又称“吉来火厂桥”、“新垃圾桥”。
四行仓库是抗战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淞沪会战的发生地。因谢晋元与“八百壮士”在此作战而广为人知。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纪念馆”。
浙江路桥、怡和包装厂联合检验办公室
浙江路桥又名老垃圾桥,建于1880年,原是一座木桥。 1906年,工部部在这里修建了苏州河上第二座全钢桥。桥上铺设了一辆有轨电车。
▲曾经连接有轨电车的浙江路桥
▲如今的浙江路桥
怡和包装厂是一栋三层红砖房。 1907年,怡和洋行将怡和丝绸厂的包装部门扩展为包装厂。该建筑当时是一家包装厂。 2011年,来自意大利的修复团队对怡和包装厂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公共安置司法所旧址位于七浦路与浙江北路交汇处。它是在公共租界中设立的司法机关。
▲合审法庭审理案件
汇深公色楼以艺术性和实用性着称。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风格古典,被上海人称为“新衙门”。
▲可以观看的小视频
福建路桥
福建路桥,又称老闸桥。清康熙年间,这里建有三孔石门一座,称老门。老闸桥曾多次重建。 1968年,市政府在此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山西路桥
江山西路大桥建于20世纪30年代,又名彭唐弄桥。所谓面盆,就是洗澡的地方。可以肯定的是,五塘巷在山西路桥建成后就已经存在了。
河南路桥滨江大厦上海总商会
河南路桥始建于1875年,原又称“铁桥”、“天后宫桥”。
滨江大厦由沙逊公司投资兴建,共和公司设计,于1935年竣工。该建筑是一座面积较大的商住楼。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单体住宅楼。被称为“亚洲第一公寓”或“亚洲第一江景公寓”。
上海总商会原为清政府使团总部旧址、天后宫旧址。 1912年,上海总商会在此修建会议厅和办公楼。该建筑由同和阳兴公司设计,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风格经典。
▲天后宫楠木殿已迁至松江广场塔园
失踪的江西路大桥和自力大厦
江西路桥,建于1880年左右,又名水管桥、自来水桥等,1942年被日寇拆毁,此后再也没有重建过。
塔普大厦是英国上海自来水公司于1921年兴建的营业厅,由共和洋公司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建于1921年。
自力大厦是英国上海自来水公司于1888年兴建的一座旧办公楼,三层砖混结构,典型的殖民地外廊风格。
四川路桥&上海邮政大楼
四川路桥又名李白渡桥、三白渡桥。
上海邮政局大楼为欧洲折衷主义风格,建于1924年,是第一座华人所属的邮政总局。该建筑耗资320万银元,由上海著名的迎上寺久胜公司设计。被誉为“远东第一馆”。
乍浦路大桥及共济医院
乍浦路大桥连接乍浦路和虎丘路。因紧邻外白渡桥,故又称“二渡桥”。上海开埠后,美国主教斯文惠莲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浮桥。 1873年改为木桥,1927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
▲乍浦路“推桥”
共济医院始建于1864年,当时称上海总医院,中文名称为共济医院。它的前身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原共济医院全景
▲如今的共济医院旧址
外白渡桥和上海中心大厦
外白渡桥是上海第一座钢桁梁桥。该桥于1907年底竣工。1908年,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新建的外白渡桥。
上海中心大厦,又称百老汇大厦,自建成以来一直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是富人和高雅人士的聚集地。
团队负责人介绍
3w,山东青岛人,理工博士上海自力钢结构,电力行业高级工程师。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创始人、文案、团队负责人。下班后,我喜欢在城市里散步,在上海的老房子里走走,探索历史建筑背后的文化底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动报名
申请人数:
本次活动报名人数仅限32名,先到先得。
报名费:
疫情期间,为确保安全并提高译译效果,公众号为每位参会人员准备了接收器和耳机(接收距离100米)。您可以使用公用耳机,也可以自带普通圆孔耳机。参加者需缴纳每人58元。活动结束后,接收器和耳机需要归还给领队。
参与者要求:
注册步骤:
① 扫描以下群组二维码,进入活跃群组。
②将此通话发布到朋友圈并保留1天以上,并将朋友圈截图发送至活动群。
③ 户外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保障赛事参与者和主办方的权益,赛事要求参与者自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如果您的工作单位已经有意外伤害保险或者您已经购买了长期意外伤害保险,则无需再次购买。如果没有,您需要在支付宝或天猫上搜索综合意外险购买一日或一年意外险。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屏幕截图作为证据。
时间节点:
奖励政策
上海行走的光影公众号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了解这座城市的美丽,结交更多的“行走的朋友”。公众号鼓励活动参与者将徒步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整理成游记并提交。一经录用,活动报名费将予以退还,游记鉴赏收益将在提交后一周内全部作为投稿报酬。
提交方式没有限制。它可以是一篇游记、一篇散文、或者是一篇反思。照片需本人拍摄,不少于10张,可以使用1-2张网络照片,但必须注明出处,避免版权纠纷。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