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州河桥梁家族又添新成员。昨天下午,随着钢结构最后跨准确就位,苏州河安源路大桥新建工程竣工。此举标志着安源路桥建设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该桥预计今年四季度竣工通车,将成为满足市民和非机动车过江需求的“慢桥”。设计师用精致的设计打造了连接苏州河两岸的步行空间,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公共空间。
工地
一旦过了河安远吧钢结构,水中就没有障碍了。这是安源路跨苏州河大桥的一大特色。这座新桥横跨静安区和普陀区,西起苏州西路,东跨苏州河,沿光复路登陆。采用三跨钢桁架连续梁结构,辅以双索,实现一跨过河。施工负责人表示:
“桥梁主梁在工厂预制,运至两侧分段组装。桥体坡度平缓,高差自然过渡,步行、非机动车过苏州河十分方便。”和无障碍设备。”
效果图
该桥设计精巧,跨度呈“C”字形。这是安源路大桥的又一特色。安远路大桥景观设计方案是从众多向社会征集的优秀方案中评选出来的。这座桥呈极具观赏性的C形造型,漂浮在苏州河上。设计凸显苏州河人文休闲的文化内涵,呈现两岸城市风貌形象,形成两岸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者此次在苏州河上“搭积木”,实现毫米级安装。为什么我们说“积木”?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整座桥被分为18段,其中12段需要现场拼装,拼装成6段吊装段。现场使用150吨浮吊进行吊装。
由于工程钢结构总重约1100吨,且为异形桁架,结构复杂,安装精度要求高。为确保精度误差不超过7毫米,施工单位精心组织策划,制定了钢结构吊装专项方案安远吧钢结构,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保施工顺利实施。
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采取多项措施控制噪音、扬尘、交通,为工程“保驾护航”。由于该项目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横跨静安、普陀两区,因此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扬尘要求极高。为尽量减少施工噪声、扬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桩基施工时间段,尽量减少夜间施工,严格落实噪声治理、扬尘治理、交通管理等各项措施。
作为上海“一江一江”工程的重点工程,这座新桥对于实现连接苏州河中心城区滨水区、联网“一江一江”慢行交通的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