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要点
1、预埋螺栓质量控制
(1)施工基础预埋螺栓时,首先熟悉图纸钢结构 煤,了解图纸意图,制作安装样板。
(2)利用安装模板及钢筋将预埋螺栓定位在柱的主筋及模板上,保证预埋螺栓不因土建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而发生位移。
(3)螺栓间的间距、高度可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螺栓螺纹不受损坏。
(4)土建工程完工后,应用经纬仪、水准仪对地脚螺栓的标高、轴线进行复检,并做好记录,提交下一道工序验收。
2. 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施工通常经过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两个阶段。
钢结构制造一般工序分为:放样→下料→拼板→切割→组装→埋弧焊→钻孔→装配→校正与成型→铆接件下料→制造与装配→焊接与焊接检查→防腐、除锈处理、喷漆、编号→构件检验、出厂。
在钢结构生产中,应根据钢结构生产工艺流程,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如控制关键部位的加工、主要构件的工艺流程及措施、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3.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1)钢结构焊接前,必须检查焊条质量合格证明,并按使用说明使用。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第一、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第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透等缺陷。焊缝应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和位置检查焊工钢印。
(3)不合格焊缝不得擅自加工,应确定修改后的工艺后方可加工,同一部位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4.连接工程质量控制
(1)绑扎搭接时,应按图要求的间距计算每柱的箍筋数量,并先在从下层伸出的搭接钢筋上绑扎箍筋,然后再绑扎柱筋。
(2)在搭接长度内,钢筋拉杆不应少于3根,且拉杆应朝向柱内侧,以利于箍筋向上移动。
(3)当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支撑脚或混凝土支撑脚,以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
(4)柱主筋若采用光面圆钢筋搭接,则角部钢筋钩子应与模板成45°角,中间钢筋钩子应与模板成90°角。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时,箍筋应比柱筋直径小一个直径,以方便连接。同时必须将销钉固定牢固,避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5. 部件安装质量控制
(1)钢结构安装前应检查构件质量,若构件永久变形、缺陷超过允许值,应进行处理。
(2)安装钢柱时应检查柱脚下的铁垫是否牢固、平整,防止柱脚下的地脚螺栓不稳固。
(3)检查柱子是否垂直、有无位移,安装过程中,在结构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4)当钢结构安装形成固定空间单元并经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将柱底板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间隙用膨胀混凝土第二次灌注。
(5)检查主体钢结构的垂直度、整体平面弯曲度。
6.紧固件连接质量控制
(1)注意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加工质量及安装前的防护,防止污染、生锈。安装前应进行高强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检查高强螺栓的出厂合格证及批号,不同批号之间应进行比较。高强螺栓定期进行拉出轴力试验。
(2)高强度螺栓必须安装自如,不得敲击、不得扩孔,因此钢结构 煤,在钢结构制作时应配制一定的胎架模具,控制其变形,构件运输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固定措施,保证其尺寸的稳定性。
(3)钢结构安装时,板材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间隙不大于0.8mm。紧固时应严格控制和检查,紧固螺栓的力矩扳手应经过校准。最终紧固后,应对每个螺栓逐个进行检查,对紧固不足或过紧的应予以紧固或更换。
7. 除锈及喷漆工程
(1)施工人员应根据图纸要求和除锈程度采用不同的除锈方法。
(2)涂装工程质量控制应保证钢结构涂装前,涂装构件表面不应有焊渣、油污、水、毛刺等异物,涂装层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涂装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防火涂装工程必须由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单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