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绘图分类过程
图纸分类的目的
为了优化设计,保证图纸质量,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建立了完整的图纸评审体系。
适用范围
房屋建设项目、市政工程项目和给排水工程。
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图、设计联系表、施工技术联系表等技术要求文件。
图纸审查系统
1、设计图纸控制:在与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招标或签订合同时,特别强调各专业设计师设计图纸的图纸会签制度,尽量减少各专业设计人员在图纸中的矛盾和错误。
2、图纸验收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接收设计院图纸,检查图纸质量,要求明确,设计及相关人员签字,设计院盖章,现场负责人做好图纸收据记录,保存图纸存档。
3、图纸发放制度:现场工程师代表负责向监理单位发放施工图纸,并做好图纸发放记录,记录收件人姓名、图纸编号、份数、接收单位、验收时间、签名。监理单位负责审核施工图纸,并下发给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单位验收的图纸必须有监理单位施工图的专用印章。
4、图纸评审人员:以下人员必须参加图纸评审
施工方:现场负责人等技术人员;
设计师:设计院总工程师、各专业项目负责人、设计负责人;
监理方:项目总监、副总监及各类专业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专业技术带头人;
其他相关单位:技术带头人。
5、图纸审核时间控制:设计图纸发放后三个工作日内,监理负责组织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公开。设计公开后15个工作日内,由施工单位或者监理负责组织上述单位对图纸进行审核。
6、对图纸进行审核,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审核人员分配给审核人员,就他们发现的问题或对图纸的优化建议进行讨论。
7、图纸评审会议由业主或监理人主持,主持单位制作会议纪要,由与会人员签字。
8、各单位提出的问题或优化建议,必须在评审会上讨论并得出明确的结论。对于需要再次讨论的问题,最终答复的日期在分类记录中明确说明。
9、图纸评审记录由监理人整理并分发给各有关单位执行归档。
10、图纸可集中审核,分段图可审核,分期图纸审核,专业图纸审核,审核的具体形式由监理确定。
11、各参与单位应编制施工图、工程联系表、图纸评审记录。
12、无效图纸设计应当书面通知,各施工单位自行处理。
绘图分类技术
在项目开始之前,需要阅读图纸并审查图纸,然后进行图纸审查工作。图纸审核顺序为:熟悉拟建项目功能,熟悉项目平面尺寸审核,熟悉项目立面尺寸审核,检查施工图容易出错的部位是否存在错误,检查是否有改进
熟悉拟议项目的功能
图纸拿到手后,首先要了解项目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了功能后,再联想到一些基本的尺寸和装饰,比如厕所地板一般会贴在地砖上作为砌块墙裙,厕所阳台地板的地板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规模必须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要满足设备安装等的需要,最后阅读建筑说明书,熟悉工程装修。
熟悉查看工程平面尺寸
那里
在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中一般是三个维度,一是细部尺寸,二是轴间尺寸,三是总尺寸。检查一维之和是否等于二维,二维之和是否等于三维,注意边轴是否为墙体中心线,阅读工程平面图的尺寸,先知施工平面图,再知平面图, 最后了解水、电、空调安装设备的流程,如检查房间布局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在阅读下一层平面图的尺寸时,检查是否与上一层有不一致之处。
熟悉查看工程立面尺寸
建设工程施工图一般有正面立面图、剖面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纸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施工平面图和施工平面图一般标明楼层标高;在梁表中,一般有梁面高程;基础图等详图一般都标明立面图,通过这些施工图可以把握项目的立面尺寸。正面立面平面图一般有三个维度,第一是窗台高度、门窗等详细尺寸,第二是楼层高度大小,并标有立面图,第三是总高度。
检查方法与检查每条道路的尺寸相同,第一尺寸之和是否等于第二尺寸,第二尺寸之和是否等于第三尺寸,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立面图是否与施工平面图一致, 然后检查施工的标高是否与施工图的标高一致,施工图各楼层的标高与施工图相应楼层的标高不应完全相同,因为施工图的楼层地面标高是项目建成后的标高, 而施工图中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只是结构平面标高,不包括装饰面的高度,同一楼层施工平面的标高应比施工平面图的标高高几厘米。有些施工图纸在相应的施工图纸上标有施工图标,如果不注意,施工中就会出现错误。
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部的立面是否与上一层梁底的立面一致;检查楼梯踏面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误,检查梯梁下的垂直间隙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有碰撞现象;当中间楼层有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低于内部;检查马桶和浴室地板的地板是否低几厘米,如果没有,检查是否有防溢出措施;最后,结合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的第二装修施工图纸,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求。
检查施工图纸中是否有容易出错的区域
1、检查护墙混凝土顶面的坡度方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是否有横梁
3、结构平面内梁的钢筋是否在梁表中充分标注
4、检查主梁高度是否低于副梁高度
5、当梁、板、柱跨度相同、相似时,钢筋差异较大,如有,需检查
6、当梁与剪力墙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检查梁的宽度是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撑在剪力墙和柱边上时,检查梁的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叠,检查梁宽是否从墙体或柱上突出,如果是,应提交设计加工
8、检查梁受力钢筋的最小间距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9、检查室内露台门上是否有顶篷,检查结构平面上的顶篷中心是否与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任何差异时,如列表中常说的:同一节段可搭接柱钢筋每侧少于4个,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节段钢筋的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
11、检查结构描述与结构平面样梁柱表内容与施工说明是否存在矛盾
12、分体基础体系的双向应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放在长边受力钢筋的顶部,检查施工图基础样图中钢筋是否拉错
查看原始施工图纸以进行改进
主要来自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项目;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工程美学的三个方面
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完善施工图的建议
连续框架梁的相邻跨度在结构平面上会出现较大的情况,当中间支护的负力矩钢筋单独锚固时,会导致梁柱接头处的钢筋过于密集,难以敲击混凝土。
当支座的负钢筋为贯穿长度时,造成梁面钢筋小的梁宽跨度过密而无法捣碎混凝土,可以建议在保证梁负钢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各跨梁的宽度一致, 并且只调整梁高,以便于面筋沟通和浇筑混凝土。当结构建模复杂,某一部分的结构施工难以一次性完成时,在设计中提出:如何保留混凝土施工缝
2、从有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的角度,提出施工图修改建议
在将天花板抹灰和墙面抹灰设计为相同的1:1:6混合砂浆时,可以建议将天花板抹灰改为1:1:4混合砂浆以增加内聚力
当施工图纸未标明电梯井坑、马桶水槽、消防池的防水施工要求时,可建议在坑外壁的水槽池内壁加水泥砂浆防水层,提高防水质量
3、从建筑美学角度提出对施工图的改进
如果阳台的栏杆与外窗相连,请检查栏杆的高度是否高于窗台,如果是,则接缝不美观,建议进行设计。检查外墙饰面的分色线是否连接,如果没有,建议在暗角处闭口;当外墙与内墙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时,询问设计,墙体装饰延伸到内墙的地方最美观,外墙突出部分的顶底面是否与外墙相同。
当柱子的横截面尺寸随着楼面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时,如果柱子突起的外墙成为立面的装饰线钢结构图纸会审记录表,为了使线的宽度在顶部和底部一致,建议突出部分的柱截面不要减小;当柱子布置在建筑平面图砖墙的拐角处,且砖墙的角数小于900个时,如果结构设计中仍使用方柱,建议根据建筑平面图将正方形改为多边形柱,以免柱角从墙体外侧突出,影响使用和美观。电梯大堂(前室)左侧墙面有框架柱突出10~20cm时,检查右柱是否伸出相同尺寸,如无,建议修改为对称。
绘图分类的注意事项
审核图纸是施工前期的主要技术任务之一,因此项目部应组织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在项目施工前仔细阅读图纸并熟悉施工图纸,了解错误、矛盾、解释不清的地方, 工程设计中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尽可能及时提出这些问题,在施工作业前加以解决。
项目部应以谦虚、配合、学习、和谐的态度参加图纸评审会。根据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公司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提供必要的服务钢结构图纸会审记录表,促进图纸评审的顺利完成。图纸复核记录是施工文件的组成部分,与施工图具有同等效力,因此图纸复核记录的管理方法和分发范围与施工图的管理和分发相同,并认真执行。
有关分类图纸的常见问题如下:
1、建筑物、构筑物描述中是否存在矛盾或意图不明确之处;
2、建筑图和结构图中轴线的位置是否一致,相对尺寸是否标明清楚;
3、如果是框架结构,看建筑物的梁柱和结构图的尺寸是否相同,如果是砖和混凝土,看墙体厚度和结构柱的排列是否一致;
4、检查门窗实践是否清晰,书中是否有大样本,书本实践是否有大样本,样本中的开口方向、玻璃材质、龙骨材质等是否清晰;
5、总体设计容易忽略窗台做法、窗帘箱做法、门窗材质、门扶壁尺寸;
6、看结构图说明与说明书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或差异,如有,协商构建哪个标准;
7、从施工角度看,是否存在难以甚至不可能施工的结构节点,如斜顶与平顶的交叉,梁的交叉施工最容易造成问题;
8、楼梯踏面高度和数量是否与标高一致;
9、建筑立面图中结构标高是否与结构图各楼层标高一致;
10、檐口的标高容易出错,所以要适当注意;
11、预留孔和预埋件是否错误或缺失;
12、结构是否解释清楚;
13、材料选型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14、地基与沟槽是否碰撞;
15、标准图纸和详细图纸是否正确;
16、门窗及构件的尺寸、规格、数量是否一致。
熟悉绘图的方法和要点:
先粗后细:即先看平面图、纵图和剖面图,了解整个工程的轮廓,对总长、宽、轴、立面、楼层高度和总高度有大致的印象。然后查看详细信息并检查总尺寸和详细信息尺寸。
图纸将被审查和审查
建筑部分
建筑布局在总体建筑平面图上的位置是否不明确或依据不足,建筑布局是否与实际场地不一致。
先小,后大
先看小样图,再看大样图,检查平面图、纵向图、剖面图中标注的详细做法是否与大样图的做法一致;所用标准组成图集的编号、类型、型号、设计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索引符号中是否有缺失的标记;大样图是否完整等。
先施工,后结构
就是先看建筑图纸,再看结构图;并将建筑图与结构图进行对比,检查轴线大小和立面是否一致,是否有矛盾,杏对上是否有尺寸缺失,是否有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一般的,然后是特殊的
您应该先看一般零件和要求,然后再看特殊零件和要求。特殊零件一般包括基础处理方法、变形接头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饰等技术要求。
图纸与说明相结合
在查看图纸时,通过比较设计的一般说明和图纸中的详细描述,检查图纸与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土木工程和安装相结合
在查看土建图纸时,应有针对性地查看一些安装图纸,并检查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安装图纸中是否存在任何矛盾,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预留孔和凹槽是否一致,并了解土木工程的安装要求, 从而在施工中考虑协作。
图纸要求结合实际情况
就是检查图纸是否不切实际,如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场地高程、地质条件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对于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施工单位能不能做,等等。为了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应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计图纸中的问题。
推荐一个
最专业的钢结构沟通平台
每天都有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