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9 日,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机务区项目举行机库网架钢结构封顶仪式,此项目由航天设计院设计。航天设计院的总工程师苏丽以及二综院的领导和项目组成员受邀参加了该封顶仪式。据悉,该项目预计在 2019 年 6 月能够全部竣工,到 2019 年 9 月便可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新机场也被称作北京第二国际机场,它被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是一个超大型国际机场。近期将建设四条跑道以及一条军民两用跑道,还有 70 万平米的航站楼,客机近机位有 92 个,主楼能够满足 7200 万人次的使用需求,指廊能够满足 4500 万人次的使用需求钢结构网架支座,计划在 2019 年年底建成。远期在 2040 年,依据客流吞吐量 1 亿人次以及飞机起降量 80 万架次的规模来建设七条跑道和约 140 万平米的航站楼。机场预留控制用地是按照终端在 2050 年,以客流吞吐量 1.3 亿人次、飞机起降量 103 万架次以及九条跑道的规模来预留的。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能够极大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广泛连接。还能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
北京新机场在建设,东航将整体搬迁至新机场钢结构网架支座,要在新机场建立维修基地,且该基地将成为东航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基地,这是东航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 年 3 月,北京新机场东航机务区项目规划方案正式开始招投标,这表明东航全国范围内四大主基地的建设规划已步入实施阶段。北京基地作为全国四大主基地之一,其地位很重要。航天设计院二综院项目组集体努力,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顺利完成了项目投标方案的设计。在众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中,他们脱颖而出并成功中标。
北京新机场区域位置
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机务区项目,是航天设计院二综院近三年里的第二个与东航合作的机务设计项目。该项目从中标开始,历经方案深化设计,接着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最后顺利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整个过程历时近八个月,期间经历了诸多曲折和坎坷。在二综院院长安日红的引领下,从最初的工艺设计方案开始,历经评审会议、项目实施文件以及各阶段会议纪要的签署等环节。北京新机场东航机务区项目设计小组的各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诸多困难,于 2017 年 10 月下旬成功完成了施工图设计,这为该项目后期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航天设计”品牌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新机场东航机务区规划用地面积为 189826 平方米,约合 284.77 亩。总建设规模是 154537.92 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 85106.45 平方米。
一期工程包含北区机库大厅及附楼,还包含机务业务楼,同时包含食堂,也包含北区值班用房,还有工装设备厂房,以及航材库,包含北区能源动力中心,有特种车库,有机务油料库,有机务化工品库,有机务维修卡口,有门卫,有空侧机动车辆维修厂房,有空侧非机动车辆维修厂房等。
东航机务区鸟瞰图
北区机库大厅是整个机务区的核心建筑之一,其附楼也是。机库大厅的面积为 15200m²,平面的长度是 147 米,宽度是 99.7 米。它能够满足两架波音 777 系列客机的维修机位要求,也能满足一架空客 A321 系列客机的维修机位要求,还能满足五架空客 A321 系列客机的维修机位要求。机库大厅属于大跨超限结构,针对工程的技术难度和跨度,设计采用了下部钢筋混凝土柱加网架屋盖的结构。因为机库有使用需求,所以屋架网架采用了三边支撑的方式,在大门处设置了边桁架,边桁架与网架相连。边桁架把网架相当一部分的荷载传递给了两侧的支柱,同时也减小了网架的整体挠度。节点采用的是焊接球,支座采用的是抗震球铰支座。整个总体结构方案一次性通过了超限审查,并且得到了专家的好评。与国内相同规模的机库相比,用钢量大约节省 20%,并且在国内机库设计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摄影:郝振山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