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机场钢结构施工全面启动,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及换乘中心工程初显“凤凰展翅”之势,这座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因其世界级的技术难度、完美的施工质量和快速的建设速度而备受赞誉。
从太空俯瞰,主航站楼核心区形似“蝴蝶”,八根C型柱将钢结构屋面自然划分为六个区域,两根C型柱之间可容纳整个水立方。主航站楼钢结构屋面投影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面。近4万吨的钢结构屋面采用8根C型柱、12根支撑筒、6根内部独立柱、幕墙蜂窝桁架和幕墙单柱组合支撑。落差30米的自由形态钢网架结构,由圆钢管制成的杆件组成,以焊接球为节点。网架最大悬挑47米,在部分受力较大的部位采用铸钢节点。测量定位、钢网架拼装、钢结构吊装都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
混凝土主体结构提前封顶后,北京建工集团李建华团队根据项目总体规划和今年主要施工任务,制定了“室外封顶围护、室内机电管线安装为两条主线,建筑正面为重点”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前周密组织部署。针对钢结构屋面不规则曲面、满焊结构等施工难点和重点,基于BIM系统仿真和智能施工技术制定优化施工方案,提出屋面网架采用“分块吊装”、“分块吊装+局部高空散装”和“整体吊装”三种形式吊装。通过全站仪、机器人进行精密测量定位,计算机系统综合控制吊装精度,确保整体安装进度和质量。
截至目前,屋面钢结构施工已全面展开,1100余名钢结构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目前C型柱已完成3组,另有5组正在吊装;7组支撑管已完成吊装;屋面钢网架C1区域拼装完成10%,C2-1区域完成40%,C2-2区域完成80%,C3区域正在架设钢网架框架。随着幕墙最终版设计图和四性试验设计图的确认,除钢结构施工外,项目总承包部还组织3000余名建设者进行结构后浇带、机电安装、二次结构样板等工程施工。
多个专业施工项目同时、交叉开展,共有90余支队伍参与。今年主航站楼施工任务更重、时间更紧迫。为充分调动全体参与人员积极性,确保6月30日完成屋顶网架钢结构施工、年底完成航站楼封顶目标,新机场于3月24日举办劳动竞赛。
据悉,本次劳动竞赛共分三个阶段,共有27支队伍参赛北京钢结构施工方案,从今年4月1日开始,到12月30日结束。最终评选出机电安装综合评比、二次结构及装修综合评比、钢结构综合评比、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劳务管理、后勤管理、团结协作等单项优胜单位若干名和劳动队伍,以及先进个人。随着劳动竞赛的开展北京钢结构施工方案,新机场全体建设者将继续确保建设过程中“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进度零延误、环保零违规、廉政零风险”,以伟大时代精益求精的“民族工匠”精神,把航站楼建设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诚信工程。(记者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