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在制作钢结构时,如果钢材表面存在锈蚀、麻点或划痕,那么这些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能超过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数值。
A. 1/3 B. 1/2 C. 2/3 D. 3/4
答案:B
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时,不得进行剪切和冲孔。
A. -15 B. -20 C. -25 D. -30
答案:B
钢结构安装的一般程序中,紧接着钢柱安装的工序是( )。
D. 开展钢梯的安装行动。
答案:B
基础的轴线、标高允许偏差为( )mm。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采用两点起吊的方式来安装钢梁。当单根钢梁的长度大于某个特定长度(具体数值未给出)时,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 3 至 4 个吊点,或者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
A. 18 B. 20 C. 21 D. 25
答案:C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进行施拧时,施工所使用的扭矩扳手的扭矩相对误差,不能大于( )。
A. ±3% B. ±4% C. ±5% D. ±6%
答案:C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包含初拧和终拧这两个步骤。初拧的扭矩值可以取终拧扭矩的某个比例。
A. 30% B. 40% C. 50% D. 60%
答案:C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 )扣。
D. 4 到 5
答案:B
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 )倍,屋面工程完成后所测的挠度值也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 )倍。
A. 1.1 B. 1.15 C. 1.2 D. 1.25
答案:B
设计若对涂层厚度没有要求,那么室内涂层的干漆膜总厚度应当为( )μm。
A. 100 B. 125 C. 150 D. 175
答案:B
多选题
钢结构制作内容包括( )。
E. 实施构件的验收。
答案:AB
金属结构制作的一般程序包括( )。
E. 进行构件的吊装作业。
答案:ABCD
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 )等清除干净。
A. 铁锈 B. 油污 C. 污物 D. 油漆 E. 水分
答案:AC
钢结构安装的基础验收要求包括( )。
C. 基础的轴线以及标高的允许偏差为正负 5 毫米。
E. 地脚螺栓露出的长度在 0 到 +20 毫米之间。
答案:ABD
框架和管廊安装时,支撑安装要( )。
C. 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的允许偏差要小于或等于 3.0mm。
顶紧接触面的面积中,应有 70%以上的部分紧贴;顶紧接触面的面积中,应有 75%以上的部分紧贴。
答案:ACE
高强度螺栓连接要求包括( )。
钢结构安装单位应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复验。
B.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施拧只能采用扭矩法
C. 高强度螺栓安装时应能自由穿入螺栓孔,不得强行穿入
D.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分为初拧、复拧和终拧
E. 高强度螺栓拧紧宜在 48h 内完成
答案:ACD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检查的内容包括( )。
C.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梅花卡头被拧断的情况。
D. 节点数检查数量 E. 螺栓孔扩孔情况
答案:ABCD
钢结构安装注意事项中,关于多节柱安装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
B. 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可从下层柱的轴线引上
C. 避免造成过大的累积误差
D. 多节柱安装顺序无要求
E. 多节柱安装需控制垂直度
答案:ACE
关于吊车梁和吊车桁架,说法正确的有( )。
组装并焊接完成后,是允许下挠的;组装并焊接完成后,是不允许下挠的。
E. 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其具备垂直度。
答案:BCD
关于防火涂料厚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A. 薄涂型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符合有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方面,其 80%及以上的面积应当符合相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
C. 厚涂型防火涂料最薄处厚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 80%
D. 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无具体要求
E. 厚涂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需全部符合耐火极限设计要求
答案:AB
案例题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项目,在进行钢结构制作时,部分钢材的表面出现了较为深刻的划痕。施工单位觉得这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于是继续开展后续的加工工作。在进行钢结构安装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地脚螺栓的中心出现了偏移情况,且偏移量超过了规范所要求的标准,施工单位采取了一些补救性的措施。在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施工里,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去进行初拧和终拧的操作。
问题:
钢材表面划痕较深时,施工单位是否可以继续加工呢?如果可以,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请说明理由。
地脚螺栓中心偏移超出了规范的要求,那么施工单位能够采取哪些补救的措施呢?
在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过程中,若未按照规定进行初拧和终拧操作,会产生哪些后果呢?又应该怎样进行整改呢?
答案:
钢材表面若有锈蚀、麻点或划痕,其深度不能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的 1/2。因为较深的划痕可能会影响钢材强度以及整体结构性能,所以不能对其继续进行加工。
补救措施有以下两种:一是在原基础上重新钻孔,然后植入新的地脚螺栓;二是对偏移的地脚螺栓进行校正(在允许的情况下),比如使用千斤顶等工具进行微调,之后再对周边的混凝土进行加固处理等。
后果方面:有可能致使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无法达成设计所要求的紧固力以及抗滑移要求,进而对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产生影响。- 同时,对已完成的部分节点按照规定比例进行终拧扭矩检查等。
某钢结构管廊工程,施工单位是在地面进行拼装作业的。在拼装期间,他们发现有部分构件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因而需要对其进行返修。在进行构件吊装的时候,由于没有对构件的刚度进行足够充分的评估,所以导致了部分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了变形的情况。
问题:
(1)地面拼装的管廊结构焊缝需返修时,应如何处理?
在进行构件吊装之前,要怎样去对构件的刚度进行评估呢?又可以采取哪些加固的措施来避免构件发生变形呢?
构件在吊装期间出现了变形,这对后续的施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处理呢?
答案:
地面拼装的管廊结构焊缝若需返修,需在地面完成返修工作。需先分析焊缝不合格的原因,像是焊接工艺不当或者焊材有问题等情况。接着制定返修方案。之后按照方案进行返修,返修完成后要进行无损检测,只有检测合格了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吊装工作。
在构件进行吊装之前,能够通过对构件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像惯性矩、截面模量等这些方面钢结构地脚螺栓用几条,来评估构件的刚度。如果构件存在刚度不足的情况,就可以采取一些加固措施,比如增加支撑,或者设置临时加固杆件,又或者在构件的薄弱部位粘贴钢板等钢结构地脚螺栓用几条,以此来防止构件发生变形。
构件在吊装期间发生变形,这会对管廊的安装精度产生影响,使得各构件之间难以连接,并且会降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处理方式如下:对变形构件进行评估,要是变形程度较小,就可以运用机械矫正等方法来进行校正;倘若变形较大,凭借常规方法无法矫正,那就需要重新制作构件,与此同时要分析变形的原因,对后续的吊装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