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安全隐患多,监理如何做好质量安全管理?

   日期:2024-09-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578    
核心提示:冬季施工周期大致为11月到次年2月,对各项保温和安全措施要求高,难度大。重点内容应该包括: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1、针对冬季变化要提前编制好专项钢筋作业指导书,组织钢筋作业进行学习,避免盲目施工。

冬季气象条件变化多端,逐日气温较低,雨雪冰冻天气频繁,容易导致室外施工环境恶劣,用电、火灾荷载大,地质条件差,施工材料的反应时间与常温相差较大等问题,容易留下安全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监理人员做好冬季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把握冬季施工重点

1冬季施工期大致在11月至次年2月,对各种保温、安全措施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2冬季施工面临低温、温差大、大风、雨雪、冰雪等不利气象因素,也是各类工程事故的多发时期,同时由于冰冻等原因,一些安全质量风险直到天气转暖后才暴露出来,给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3、由于冬季特殊的气候特点钢结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加上节假日多、人手不足、环保禁令多,适合施工的时间非常有限,赶工期造成的安全事故较多。

4、冬季由于取暖、保温的需要,用火、用电增多,特别是生活区工作人员容易忽视用火、用电安全,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消防安全。

做好前期准备

1、首先要制定好冬季施工计划,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精准节点,专人落实。

2、科学制定冬季施工专项计划。重点内容应包括: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供应计划、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验制度等。

3、建立专门的冬季施工监测机构,及时跟踪天气变化,实时监测施工时室外温度,砂浆、混凝土的温度等,按照正常标准进行比对,做出正确的决策。

4.有条件的项目,可在重点区域建设时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大规模建设。

钢结构冬天施工_冬季钢结构安装安全施工方案_钢结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做好自我管理

注意饮食和起居

很多人以为冬季进补就是大吃大喝,这是错误的。暴饮暴食、不讲卫生,往往是引发肠胃疾病的诱因。因此,所有现场人员一定要记住在指定用餐地点就餐,不能随意进补,防止过热。当然,饮酒驱寒一定要适度,不能贪多;睡觉时关窗盖被子,衣服被褥要换成冬季的。另外,衣服一定要晾干,被褥要勤洗勤晒。如果无法避免在风雪或雨天施工或巡检,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雨雪中,以防感冒和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有条件的话,在户外工作后洗个热水澡,没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

照顾好你的身心

冬季恶劣天气较多,尤其在相对偏僻的施工现场,人的情绪会变得忧郁,表现出疲劳、烦躁、易怒等症状。

因此要适当减轻工作压力,多锻炼身体,多参加集体活动,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

落实专项建设措施

钢结构安装

1、钢结构运输、堆放时必须做好防滑措施,注意安装加固链,同型号构件堆放时,要保证合理的平整度,保证垫块在同一垂直线上,防止构件滑落。

2、安装前,构件须在负温条件下复检,如发现构件变形量大于安全标准,须在地面修复矫正后,方可起吊安装。

3、当部件上有雪、冰或结露时,必须及时清除,并注意防止运行时损坏涂层和结构。

4、绑扎或吊装钢构件时所用的钢缆与吊钩直接接触时,应加防滑垫。直接用吊环、吊耳吊装构件时,应检查吊环、吊耳的焊缝有无损坏。随构件一起吊装的节点板、安装人员使用的梯子、校正用的夹具、绳索等必须绑扎牢固。

5、负温安装时,所用专用机具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钢结构安装后应立即进行矫正,并进行永久固定。当天安装的构件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确保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和结构安全。

6、安装高强度螺栓接头时,必须清理干净一切杂物,任何冻结的杂物必须熔化并撇除干净。螺柱焊接前应根据负温值测量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等参数,确保螺柱在负温下的焊接质量。

钢筋工程

1、针对冬季的变化,应提前制定专门的钢筋操作指导书,组织钢筋操作人员学习,避免盲目施工。

2、冬季室外温度过低时,钢筋加工棚应采取封闭保温措施,保证钢筋在温度过低时不弯曲、不直螺纹。现场绑扎应采取防风、遮蔽措施。

3、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划伤,使用前必须彻底清除积雪、冻土等杂物。

4、在负温条件下使用钢筋时,应加强检查与检测,保证无变形、应力变化等现象;应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气压焊等焊接方法,并注意防止过热、烧伤、裂纹等缺陷。

5、焊工对焊接接头首先进行外观检查,再由质检员检查验收,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返工。采用钢筋连接件连接时,必须经负温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结构冬天施工_冬季钢结构安装安全施工方案_钢结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6、雨雪天气禁止在现场进行焊接作业。需要进行焊接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和防护措施。焊接后尚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与冰雪接触。

模板工程

冬季施工时,模板外侧是否加保温层及保温层厚度由热工计算确定,模板及保温层的拆除时间通过计算混凝土成熟度值及与试验混凝土同条件的试块确定。

混凝土工程

1、应优先采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如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C42.5,水泥最小用量不小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2、搅拌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应含有冰、雪、冻块或其他容易发生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应使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掺入这些物质的材料。

3、混凝土中加入的外加剂最好是无氯外加剂,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保证其低温期早期强度和负温硬化,防止早期冻结。

4、为保证混凝土搅拌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水加热温度,水温控制在70-80℃(不宜高于80℃),搅拌时先加骨料,后加水泥,保证出机温度≥15℃,入模温度≥10℃。

5、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及污物,用热风机预热模板:采取防风、防冻保护措施。一旦发现混凝土结冻,应重新加热搅拌,使混合料具有适宜的施工性和和易性后方可浇筑;浇筑时采用机械分层振捣,严格控制层高,振捣速度要快。

6. 维护措施

钢结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_冬季钢结构安装安全施工方案_钢结构冬天施工

1)冬季使用混凝土时,应添加早强减水剂或防冻剂。混凝土浇筑后,采用综合蓄热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并有专人负责测温。

2)冬季施工时,要有专人测温,监测混凝土的进模温度、养护温度,直至混凝土达到临界抗冻强度。

7. 冬季混凝土质量检测

1)测量加热时和加入搅拌时的水的温度。

2)测量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时和倒入模具时的温度,每个班次至少四次。

3)混凝土养护温度测量方法

采用蓄热方式维护时,测温孔(点)应设置在易于散热的位置;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测孔均垂直于梁、板水平方向设置,梁每隔10m设一个测孔钢结构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孔深为梁高的1/3;楼板每隔30m2设一个测孔,孔深为板厚的1/2。

4)测温方法:测温时按测温孔顺序进行。将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住孔口,留在孔内3~5分钟。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平齐,仔细读取读数,并记录在测温记录表上。同时,用保温材料像以前一样盖住测温孔。

5)对所有测温孔进行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

6)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混凝土养护初期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若达不到规定温度,应立即增加保温覆盖层数。

7、规范规定,至少应在与常温同等条件下多留置2组试件,一组用于测定混凝土冻结前的强度,即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于试验28天后的强度。应在浇注现场用浇注结构的混合料制作混凝土试块。试件在压力试验前应停放在有正温条件的室内,待解冻后再进行压力试验,停放时间需为4-12小时。

8、待混凝土冷却至5℃时方可拆除模板及保温层。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脱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承重构件的模板应在构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

砌筑工程

1、砌筑前应将页岩砖、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石材等砌筑材料表面污垢、冰雪、霜冻等杂物清理干净。存放期间被雨雪覆盖或受冻的砌筑材料不得随意使用,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后方可使用。

2、石灰膏、粘土膏或钙石膏等材料应保温贮存,若受冻应按解冻规程解冻后方可使用。

3、砌筑砂浆不应小于M2.5,重要部位及结构不应小于M5。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冬季砌筑不得使用不含水泥的砂浆。使用砂浆外加剂前必须详细掌握其化学成分及性能,用量要准确。

脚手架工程

1、冬季施工前,所用各类脚手架进场前必须经过严格、仔细的检查,确保其配置安全,基础牢固可靠,不会在冬季温差作用下发生过大变形,造成应力集中,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来路不明的产品。

2、冬季大风、降温、雨、雪等气象条件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严禁施工,严禁人员随意进出施工现场;雨雪天气复工前,必须及时清除脚手架上的积雪、杂物,减少脚手架上的额外荷载,避免发生滑倒事故。

3、大风天气应实时加强脚手架与结构物连接,提高其抗风荷载能力。天气转暖时应及时检查脚手架基础是否稳固,避免因土壤解冻造成脚手架下沉、倾斜,引发事故。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