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底忙得不可开交,打算总结一下2024年的CPA考试经历。希望在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能成为各位考生分享经验的好机会!这篇文章挺长的,重点都在最后,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
出成绩那天,科室里贴心的兄弟们默默地走到我身后,眼神里满是期待,可我真的不敢去查成绩。看着寂静的办公室(考结构考试的人很多),没有好消息,我只能默默摇头。忙活到下班,办公室里几乎没有同事。我想,算了,我得面对它了:23+28!这是真的吗?我用老计算器算了好几遍,真的过了48分!我高兴得要起飞了!那一刻,说不开心都是假话。
我2003年毕业于西部一所非二本院校(土木工程是该校的优秀专业之一)。毕业后我回到了贫穷的省城,加入了一家专业性很强的地方小设计院。但这家院子的结构专业特别强钢结构计算器,前后进院子的结构同事,现在都分散在省内各个单位,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骨干。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2006年我顺利通过了基础考试。但从此专业课就成了遥不可及的远景,每年都会报名参加考试,上午和下午的成绩都在10多分。随着行业开始爆发式增长,我开始每年加班画图,一刻也做不完,只有考试前一个月才能翻书看几天。
2011
2011年,孩子要上小学了,需要我去接孩子,我也想安定下来,解决报名的问题。每天除了在外面帮朋友做一些小工作,就是学习。不过我没报辅导班,只是看看历年的考试题,看看知识点。最可笑的是,我放弃了钢结构,平时不学,考试不做题,什么题也不做(幸亏我大学老师,这位师傅讲的是江南话,我一句都听不懂),道路桥梁我完全听不懂。那时候我觉得混凝土裂缝计算(不做力学分析)是最难的题,十道题能做对两道就算幸运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真是太天真了!
2012、2013 和 2014 年
2012、2013、2014年的考试,我都是在某老师那里买了三本厚厚的报名考试书,继续自学(当时要去北京补习,没时间,真的没时间)!考场上的朱老师(朱老师的四大名著都挺好的)成功把我拉回现实!小考生可以试试前几年的题目,确实很好,尤其是跟2010年之前的真题对比。
回到现实,2014年底,老同事又把我拉回了省城某建筑设计院,我又开始加班加点,项目真是接不完,不过个人收入也很可观,也算是赶上了一波红利。
2015、2016
2015年考试暂停了,所以2016年是最大的机会,那一年的通过率现在无与伦比!意外的是考场就在我家旁边,仅一墙之隔。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周五同事告诉我考场位置,我一听说就在我家旁边,心里暗自高兴!可是周六加班的时候在办公室发现问题:无法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的截止时间是周五下班之后!!!好吧,我就在家做了午饭,等12点从考场离开的同事来我家吃饭,他们告诉我难度只比2级高一点,我只能默默吃自己做的饭,不敢打扰。那一年,一批同事通过了考试,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我则继续画画。
2017 年、2018 年
2017年我转变了心态,当年就很轻松的通过了二级结构考试(分数很高,记得是70分),2018年又通过了监理和一级建造师考试。
2019
2019年考前成绩:24+15,下午大盘崩盘。
2020
2020年,中年危机(绝对是70后!)开始蔓延,我又重新拿起了初级结构专业书籍。偶然听到同学间流传着三清2015版的盗版音频和教材(原谅我):天呐,还可以?结构可以这样教、这样学?我发现了新世界!任督二脉被打通了!白老师激情的讲解,不屑的表情,童老师温柔的讲解如春风化雨!那时候报名还没有任何条件,我每天用手机听小说,反反复复。开始报名,马上联系客服,3号客服老师根据我的情况推荐了学习方式,我成功报名了强化讲课+冲刺。然后他每天督促我孜孜不倦地学习。可惜项目还是太多,架构骨干就那么几个,不但要收徒弟,项目离开的人还要到处救火……每天晚上能有1小时看书就好了,老婆事后这样形容我:每次她去自习室看到我假装学习,趴在床上打瞌睡,书就贴在脸上,三清视频自动播放……成绩是:25+21
2021
2021年因为口罩的影响,办公室工作断断续续,有时候坏事也是好事,在家也能有时间学习,继续报三清精讲+冲刺,严格按照两位老师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练好。特别是白钢结构,在白老师的激情讲解下,我学会了灵活运用,能为同事们纠正钢结构设计图上的错误!哈哈哈……但最让人心疼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考试前一周停考!吐槽!
2022
2022年,我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赢!我会继续报名三清精讲+冲刺,3月1号正式开始学习。口罩影响扩大,给了我更多的学习时间。恰巧大儿子也在家上视频课(大儿子上大学了),我每天都陪大儿子学习,记得精讲课程视频看了不下三遍,每个知识点,几乎都能看到,下意识地想到老师提到的陷阱,正算逆算每个公式都能想到,自己也能做到。这里要感谢同事们教我如何用卡西欧991计算器做复杂的计算!混凝土裂缝计算,不用翻书找公式,只看题目条件,基本3~4分钟就能算出答案,准确率99%!桩基、大直径桩、湿陷+后注浆+人工挖孔+扩头,一气呵成计算,坑坑洼洼都是肌肉反应!高钢规程的常见计算都没问题。当然还有几点我学得不够好:预应力、高楼概念、路桥承重墩身刚度等。不过两位老师不是在视频里反复说:能学会他们教的80%就够了,够了!
考试前一周,考试暂停!投诉,强烈投诉…!
2023
2023年,口罩就完蛋了!眼下行业不景气,设计行业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单位薪酬改革、考核步步逼近,中年危机越来越让人焦虑……然而作为省城一家大型建筑设计院,大量项目设计开工,项目越来越多,却迟迟不见成果,难见效益!怎么办?客服三号老师没有放弃,鼓励安慰,家人不断支持,好消息是今年可以考两次,领导也开始为我们这些40多岁的老家伙们的前途着想,支持我们抓紧时间去考。
有了22年的基础,学习明显顺利很多,今年三清考虑到我们补考考生的现状,把22年的视频延长到了补考之前。今年的重点有三点:第一,继续巩固熟悉的内容,做到知识点吃透,真题、模拟题不死记硬背!第二,继续摸索,不熟悉的考点尽量去理解,按照白老师说的,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考题简单就做,太难就放弃;第三,练题,反复练三清精疆、崇尚建材的题,还买了兰老师的真题和修改题,找了往年某校的题。每天逼着自己回家按照考试的分钟数做题。
补考:18+26!
其实我考完试回家后,检查答案,就是这个结果。今天早上我被王老师的专业能力彻底打败了。看着群里好消息的截图,我真是一头雾水。我找到3号客服老师,向他诉苦。老师详细分析了我的情况,鼓励我,告诉我不要放弃,给我信心。他(她)相信我能行,只是运气差了点,只要我下半年把握住机会,一定能考上。他(她)怕我放弃,就推荐给了白老师,让白老师给我一些学习建议,给我打气。哈哈,白老师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没建议,这个分数太低了,想过关,努力,加油!这一盆冷水,真是把我给打醒了!一点点的运气,一点点的优越感,都被撕成了碎片!
冲刺计划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学习不太刻苦,那就好好学习吧!每天在办公室至少三小时视频+课本,每晚四小时试卷,每周六一套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训练。周日复习试卷,总结错题!我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只为保持大脑清醒(喝酒真的很累,喝了一杯要好几天才能恢复)。感恩身边领导和同事的理解,感恩家人的支持!
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前一天就到了酒店,好好休息了一下,应该是考试前一天或者考试当天吧。听了佟老师的考前鼓励和考试提示,心里很平静。睡觉前看了看错题总结,看了看自己总结的答题技巧,简单回顾了一下每门科目的陷阱,就早早睡觉了。
早安,又是早安!我看了看题目,发现三清的课上我几乎都见过。嗯!开始吧。砌体,k,没字了,有两个我没有答案!木结构?这是什么?放弃吧!混凝土,天呐,这计算量,我怕是年轻十岁也做不出来!听佟老师的,先做简单的!钢结构,嗯,不错不错,比三清的题还简单,是三清魔训的功劳还是王老师的仁慈?哈哈!第一轮我做了3个小时!我数了一下,22道题,把答题纸都填满了,还要再努力啊!我又从头开始,每一道看中眼的题都要有答案(我的毛病,错误率一直很高)。最后,我大概做了27道题左右。
交完卷子,脑子一片混乱,胳膊麻木!我打电话给老婆,说不想考了,想回家。她说,就当是一次训练吧,不要在乎成绩。这跟两位老师平时教我们的一样,不要放弃,下午我放你一马又怎么样?我简单吃了午饭,在床上休息了一个半小时,睡不着,但脑子恢复了!
下午,我快速看了一眼试卷,嗯,王老师想得周到,不辜负三清!那就开始吧。高楼,路桥,基础!我一口气做完了,用的是秘籍!三个半小时,33道题!高楼钢铁题计算量太大,放弃了。两道路桥题暂时没做。最后两道基础题太乱了,估计是我脑子不行了,觉得两道题太麻烦,就放弃了!其实我基本已经到极限了,我一般上午下午考三个半小时的模拟三清,脑子就开始挂了(我45岁了)!填完卡,随机又找出两道题,咦,算了一下就出来答案了!惊喜!
考完之后,我的情绪很低落,主要是早上心里没底。回到家钢结构计算器,我跟老婆说,我太累了,不考了!第二天,我把考试材料全部收拾好,把废纸卖了,放进小儿子的存钱罐里!当时我就想,我得认命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玩了!
天道酬勤:23+28!这是最终结果!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来总结一下:
01
继续加油!继续加油!继续加油!
坚持!坚持!坚持!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这个职业,选择了注册考试,就要坚持。大家都希望复习一两年就能考上,这样就好了。像我一样,坚持了20年,一路跌跌撞撞,也取得了成绩。你们肯定不用像我一样,花这么长时间,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我暗自感谢我的几位领导,在各种场合(大多是在酒吧)对我孜孜不倦的教导:考上,考上,考上!(当我告诉他们我考上的消息时,他们在电话里笑出了声,露出了真挚的喜悦)
考试没通过并不代表你不能继续在这个行业工作,通过了考试也不代表你的水平很高,但是通过了考试意味着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
02
选择三清,就要相信老师,相信自己!
选择三清,就要相信老师,相信自己!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训练自己。在我看来,听了三清白老师和童老师的讲座,我真的听不下去其他院校老师的讲座了!我试过不下两所其他院校的课程,快进半小时就放弃了!我每年至少看三遍两位老师的视频,每节课都标注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不懂的薄弱环节,就回去再听一遍。我真的领悟了一个成语:三日入梁!我在课余时间做题的时候,每到一道题点,两位老师的讲解,原理,陷阱等等,不时在我耳边回荡。我所在的设计院不乏设计大师、设计大佬,相互交流也是常有的事。他们或许拥有很强的技术能力,但是相比于教学和解决问题,我认为这两位老师绝对更胜一筹。
03
实践
练习!在了解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之后,我个人基础比较薄弱(非重点大学本科,对钢结构没有了解,对路桥也没有了解,单一的基础知识点,结构力学早早就还给老师了),所以平时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基础无非就是桩基础、筏板、单基础,而且大部分都是机打的。前两年的学习很吃力,一点一点开始,做真题,做三清模拟题(我觉得还是那7套爽,三遍还不够,嘿嘿!),做几道老师真题修改过的模拟题。慢慢的,每个周末模拟考试成绩基本都在54~62左右(分数主要体现在考试状态上)。
04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其实这个题目是老生常谈的题目,老师说,机构说,视频说,两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48分和80分没什么区别!但是在考场上做起来比较难,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多练习。首先我受益于周末的模拟题,每次时间控制在三小时四十分钟左右,题量控制在35题左右。慢慢的练到有些题一眼就能做完,但是先不做,因为性价比太低,以后再做就可以了。
05
错题解析
错题解析!这个也是老话题了,现在小学生也有错题本,更何况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进的学习理念。考试前我带着错题本去酒店,前一天晚上看模拟题的错题和扣分点。我23年来的上一次错题本几乎全是:选错答案、读错题号、用错公式等等。错题本我都带着,时不时翻看,提醒自己,同一个坑可以掉两次,但不能原谅自己第三次。
06
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因人而异。听老师的话,培养适合自己的结构化考试技巧。这也很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可能会改变结果。
啰嗦了这么多,在短视频短文盛行的今天,估计没人能看完这么长的文章,文中一些时间点可能受记忆影响,不太准确,还请见谅!文中提到的学业、公司、同事,请不要当成是个人的事情!哈哈哈!
再次感谢三庆团队,感谢白老师,童老师,感谢客服3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