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介绍
GB 51022-2015《门式刚架房屋轻钢结构技术规范》第8.2.5条规定:“柱支撑间距应为1.5m。”无起重机时,柱支撑间距宜为30~45m,有起重机时,柱支撑间距宜为30~45m。为什么有起重机时支撑间距比没有起重机时大呢?
天堂微笑
无吊车框架的柱脚通常采用铰接,框架的平面外稳定性主要靠柱支撑和刚性拉杆来保证;有吊车框架的柱脚通常采用刚性连接,其平面外刚度较无吊车刚性框架要好得多,因此可以加大柱支撑之间的间距。
陈叶帆
无吊车时一般采用铰接柱脚钢结构水平支撑计算,有吊车时采用刚性柱脚,不同柱脚其支撑间距不同,但均须计算。
文欣
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附录B中规定的主梁挠度限值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混凝土板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尚未凝固,纯钢梁受力,将增大钢梁的最终挠度值。由于支撑随楼板一起拆除,因此不存在梁单独承受应力的情况。
问题分析
有吊车时,柱支撑间距比无吊车时要大钢结构水平支撑计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支架本身吸收温度应力的能力不同。
一般在没有吊车时采用圆钢的柔性支撑,有吊车时则采用型钢截面的刚性支撑,由于柔性支撑刚度较小,支撑构件本身的变形较大,吸收温度应力的能力相对较小,甚至到了利用螺栓连接间隙吸收温度应力的问题可以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消耗相比,即柔性支撑消耗的能量较小;而刚性支撑刚度较大,支撑构件本身基本没有变形,在纵向水平力作用下,螺栓连接间隙、构件变形较大,吸收温度应力的能力相对较大,即刚性支撑对于水平应力的能量消耗要强得多。
因此刚性支撑之间的间距可以大于柔性支撑之间的间距,这与有无吊车并无直接关系,而与支撑本身吸收温度应力的能力有关。
2)柱脚形式不同。
如网友讨论中提到,无吊车框架的柱脚通常采用铰接,框架平面外的稳定主要靠柱间支撑和刚性拉杆来保证,而有吊车框架的柱脚通常采用刚性连接,平面外刚度远大于无吊车刚架框架,因此可以加大柱支撑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