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意见稿发布,学习钢结构抗震措施

   日期:2024-11-2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3    
核心提示:2023年7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山东省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意见稿,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解答:轻钢结构的支撑系统是结构审查重点内容。防水通用规范实施前,大多数工程的压型钢板厚度选取0.5mm;解答:结构体系应按钢框架。

2023年7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山东省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的意见稿》。你可以从中学习。后台回复“666”即可领取专业结构PDF。

下图为钢结构部分:

2.6.1《抗震通用规范》第5.3.2条:钢框架梁潜在塑性铰区域的上、下翼缘应设置侧向支撑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还有哪些有效措施?

答:针对钢框架梁潜在塑性铰区的措施,是防止钢框架梁面外失稳、提高延性的抗震措施。除水平斜撑外,其他措施参考:

1、现浇板与钢梁有可靠连接时,可采用加劲肋或竖向斜撑。安装水平支撑时,只能安装在楼板翼缘上;

2 当钢梁刚度满足规定长细比不大于0.3时,可不采取上述措施(钢结构设计标准10.4.3,但有刚性楼板时)。这种性能验证计算也是一种节省成本的方法。

3 很多工程中,个别梁无法支撑、没有板,如转角楼梯间的框架梁、开敞大厅的层间框架梁等,此时需要进行大震弹塑性验证。如果没有发生塑性铰链,则无需采取任何措施。如果是露天大厅的层间框架梁,其作用是减少框架筒外的弯矩和计算长度。层间框架梁可改为钢管梁,并按弯曲构件进行设计。轴向力按钢标准第7.5.1条确定。 (钢结构设计标准10.4.4)。

4 建议结构布置时尽量避免设置独立梁。例如,楼梯间的框架梁放置在平台板上。即可满足钢结构设计标准第10.4.3条的适用条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2.6.2 为起重机刚性框架柱、无纵向柱间支撑的轻钢结构。

答:轻钢结构的支撑系统是结构审查的重点。也许是由于厂房建设过程对空间要求较大,个别立柱不允许设置柱间支撑。无起重机时,允许个别纵轴不设柱间支撑,但应审查相关传动路径。当有起重机时,存在以下缺点: 1)如果没有柱间支撑,虽然起重机梁可以作为刚性拉杆,但不能作为钢柱平面外支点,钢柱面外长细比可能超限,面外稳定性验算超限; 2)对于无柱间支撑的纵柱,起重机的水平荷载只能由工字柱面外承受来控制,不能传递到支撑系统。 3)结构适用性:各柱纵向刚度差异较大,起重机可能卡轨。

2.6.3檩条截面太小,计算表错误。

结构用钢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_结构钢的应用_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

答:多数是因为檩条计算书中的原始数据和计算假设与实际不符。常见问题包括:

1 不含屋顶预留光伏太阳能系统负荷,根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第5.2.1条:“新建建筑应配备太阳能系统”;

2、较高女儿墙或高低屋顶,雪荷载值不足;

3 净截面系数1.0不正确;

4“结构能保证法兰在风吸力作用下受压稳定”的假设不成立。设置双层支撑可以减少檩条的计算面外长度(翼缘稳定性)。只有当有内衬板时,即有与檩条上下翼缘可靠连接的压型金属板时,才能满足上述假设;

5、检查负风压情况时,自重值过大。根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第4.1.1条规定,自重为有利荷载的下限;

6 悬吊物渗漏,应查阅设备图样和建筑图样。

2.6.4 轻钢结构屋面板设计不符合要求。

答:轻钢结构屋面板常见设计问题如下:

1压型钢板厚度太小。 《防水通用规范》第3.6.2条要求屋面压型钢板的公称厚度不应小于0.6mm。在通用防水规范实施之前,大多数工程压型钢板的厚度为0.5mm;

2 屋面连接板要求缺失或屋面板连接要求不符合计算模型要求。屋面板与檩条的连接分为立缝接缝连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式。它们的结构与檩条的计算模型有关。只有连接螺钉后,屋面板才能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

结构钢的应用_结构用钢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_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

2.6.5 屋脊圆钢水平支撑和全长刚性拉杆设置如下图。可以吗?

图22 某顶板支撑设置1(部分)

答案:不。水平支撑和刚性拉杆是一个系统。只有将刚性拉杆传递到支撑系统上,才能起到刚架面外稳定的作用。 1)如图所示,拉杆没有与水平支撑连接,刚性拉杆不能传递水平力,也不能稳定平面外的梁; 2)如图所示,拉杆与水平支撑连接,拉杆为轴向受力构件,成为受弯构件,拉杆应按受弯构件计算。这使受力复杂化,会导致圆钢水平支撑松弛,不能起到支撑作用。同理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下图中门架人字柱之间支撑的斜杆采用圆钢也是不合理的。

图23 某些列之间支持设置(部分)

2.6.6 如下图:左上角半开放的门式刚架厂房(厂房装卸区),第5轴有抗风柱。其结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图24 某顶板支撑设置2(部分)

答:存在的问题是:

1)5轴抗风柱上支点风荷载传递路径中断;

结构钢的应用_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_结构用钢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

2)左上角半开放区域屋面檩条承载力不足。抗风柱上支点承受的风荷载宜转移到屋盖水平支撑上,抗风柱顶部与屋面支撑节点之间宜设置纵向刚性拉杆。不符合《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第2.1.2条:“结构体系应有合理的力传递路径”。 (2)半开放式屋顶的负风压比封闭式屋顶大得多。校核檩条负风压情况时,恒荷载为有利荷载,应降至下限。最近的大风对许多轻质结构造成了损害,应该认真对待。

2.6.7 不垂直于刚架的立面上,檐口钢梁长细比不足。

答:有些轻钢结构的平面是梯形的。斜面檐口钢梁既承受檩条荷载,又承受纵向刚性拉杆的作用。它们是具有轴向力的弯曲构件。一般采用工字型材,应满足刚度体系。要求杆件的长细比,且要求受弯构件参与纵向计算。

2.6.8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单跨大于36米时如何考虑风荷载脉动的影响?

答:《工程结构通用规范》4.6.5-1条规定:主受力结构的风载脉动增大系数不应小于1.2; 《荷载规范》第8.4.2条:对风荷载敏感或跨度大于36米的柔性屋顶,应考虑风压脉动;门刚度规范没有区分不同跨度对风荷载值的影响。建议:对于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单跨大于36米时,按门规4.2.1确定刚架风荷载时,新脉动增大系数1.2为额外。

2.6.9 什么情况下可以判断为钢梁平面外的支点?

答: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对力传递路径的分析,可以防止受压法兰的横向位移。

根据《钢标准》第6.2.1条规定,当楼承板密集敷设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连接,并能防止梁的受压翼缘产生侧向位移时,梁的整体稳定性梁不需要计算;轻型钢结构的压型钢板+檩条只能作为钢梁平面外的弹性支点,平面外的计算长度通过计算确定。

当没有刚性盖板或楼板时,当次梁或刚性拉杆能将水平力传递至结构侧抗力系统时,可作为稳定支撑点;否则就不能。例如:当建筑物顶部钢结构框架上没有楼板时,只设置梁平面外的次梁,而不设置钢梁平面外的支点。应添加水平支撑。

如图所示:夹层没有楼板,仅增设次梁来提高梁的面外稳定性是不合理的。

图25 某屋顶次梁设置(局部)

结构用钢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_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_结构钢的应用

2.6.10 检查漏水山墙的刚架。

答:虽然山墙框架方向荷载较小,但山墙框架柱为双弯构件。山墙框架梁的面外计算长度需要根据刚性拉杆的间距来确定(因为角撑不适用)。山墙墙抗风柱的面外稳定性取决于刚架,刚架柱的整体稳定性可能达不到要求。如果山墙框架柱超限或房屋较高、山墙门窗洞口较大、墙板蒙皮效果较弱时,建议增设圆钢柱支撑(以加强墙体的面内稳定性)。框架立柱,增加框架整体水平安全储备的刚度)。

2.6.11 钢楼梯不采用滑动支座,整体计算不考虑钢楼梯的影响。

答:《抗震通用规范》第5.1.3条规定,框架结构房屋应考虑楼梯刚度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实施得很好,但钢框架的很多项目还没有实施。

2.6.12 吊车梁替代刚性拉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耐火极限应与纵向刚性拉杆相同; 2) 起重机梁兼作刚性拉杆的轴向力应计入计算。 3)节点结构:由于节点错位,应添加角撑来纠正错位。 《钢结构设计标准》第7.5.1条:支撑节点不应引起被支撑构件的平移或扭转); 4)支撑节点应承受轴向力。结构。

2.6.13 有一栋钢框架中央支撑结构住宅楼。由支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所占比例约为30%。如何落实多道防线的要求?

分析:在钢框架-中央支撑系统中,支撑是第一道防线。大地震时,支撑首先屈服。内力的重新分布增加了框架承受的地震力。钢框架是第二道防线。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破坏顺序是:中心支撑因拉压滞回耗能而首先被破坏,前提是支撑跨度的柱必须足够强度并设计为弱剪力。支撑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然后进入帧销毁模式。对于支撑跨度的钢柱在大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尚无补充设计方案。建议参照《钢结构中央支撑框架设计标准》T/CECS804-2021,加强支撑跨框架柱的设计。确保第一道防线可靠。抗阻规定仅对第8.2.3-3条第二道防线框架内力的调整作出规定。对于支撑承受30%倾覆力矩比的结构,未调整框架剪力以满足上述规定,相当于少墙体的框架结构。结构承载力验证和围护结构设计(不包括变形)应基于无支撑的纯框架模型进行。

2.6.14 如图所示,为轻钢结构。天窗的结构布置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不符合《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第2.1.2条:“结构体系应具有合理的力传递路径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能够将结构可能承受的各种作用从作用点传递到阻力成分。”天窗框架的纵向水平荷载应转移至屋顶支撑系统。天窗框架纵向刚性拉杆的节点应与水平支撑的节点对齐,否则力的传递路径将被中断。

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 pdf_结构钢的应用_结构用钢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

图26 某天窗框支​​持设置(部分)

2.6.15计算多层钢结构刚重比时的荷载子系数不符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的规定。

答:刚重比是指结构的横向刚度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它是影响重力二阶效应的主要参数。 《混凝土通用规范》和《钢结构通用规范》都对结构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提出了要求,但都没有明确规定刚重比计算时的恒载和活载子系数。比率。应该按照规范的实现顺序来理解。 《可靠的建筑结构》《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应约束《高技术钢规程》JGJ3-2010和《高技术钢规程》JGJ99-2015,其恒载和活载分项系数应为按照《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第8.2.9条第1.3条和第1.5条GB50068-2018。在进行二阶效应计算时,设计人员应手动干预结构计算分析软件,修改荷载分量系数以进行刚重比计算。

2.6.16 钢框架顶层仅有抽柱,屋顶采用轻钢屋面。如何控制顶部结构布局和指标计算?

答:结构体系应以钢框架为主。指标计算应按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

2.6.17 对于具有封装柱基础的多层钢结构,底部柱的长度应计算至短柱顶部还是基础顶部?

答:若柱脚顶部设置拉拉梁或混凝土短柱的线刚度不小于底层钢柱线刚度的10倍,则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可按下式计算:短柱的顶部。此时的设计应以围护结构嵌入短柱顶部和基础顶部为主。

2.6.18 采用刚性连接裸露柱底座时,是否理解并适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8.2.8-6Muj,base > ηjMpc?

答:本条是对抗震设计时柱根处可能出现的塑性铰的要求。若满足大震抗震性能指标时柱根处无塑性铰,则无需满足此要求。另外,如果不符合要求,应修改柱脚形式,采用封装或预埋柱脚。

2.6.19 门刚性结构屋面檩条计算时,什么情况下勾选“屋面板可防止檩条上翼缘侧向失稳”选项?什么情况下检查“结构能保证吸风作用下法兰压力的稳定性”?

答:当屋面板与檩条采用螺钉连接时,屋面板可以防止檩条上翼缘的横向失稳;屋面板厚度不应小于0.45mm。当受压翼缘受衬板约束并能防止檩条断面扭曲时,檩条下翼缘的整体稳定性无需计算,衬板厚度不应小于0.35mm。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