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张少杰
数百亩的厂区里植被茂盛,工人们在现代化的车间里忙碌工作,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沟壑纵横的荒地。
这就是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在兰州新区投资建设的产业基地——甘肃省建设投资钢结构有限公司。
“随着2014年一期10万吨产能钢结构项目投产,公司承接的钢结构项目越来越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甘肃建工总经理吴晓燕中投钢构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产能,钢结构二期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建成后产能将达到2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钢结构企业。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集生产、加工、安装、研发为一体的结构生产企业。
他顶着风沙、酷暑,白手起家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和白银市交界处,兰州、西宁、银川三省会城市共生带中部承揽钢结构,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全国第五个新区。 2013年6月,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作出决定:在兰州新区投资数百亿元打造产业基地,实现集团跨越式发展。作为甘肃省政府重大项目之一,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兰州新区打造产业基地,推动甘肃省建设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产业基地。基地,甘肃建投钢结构公司诞生。
“当时,没有成熟的企业团队,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的只是一片荒芜的沙丘。”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洪武说。和吴晓燕一起搬进兰州新区的张先生,依然记得创业初期的艰难。
面对艰苦的创业环境承揽钢结构,创业者们开始了白手起家的艰难历程。白天,伴随着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在烈日炎炎下,大家与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着如何加快工程进度。晚上,大家又聚集在色板房,摊开图纸,研究解决白天发现的问题。最忙的时候,很多人一个多月没回家。
如今工厂已经建好,如何开拓市场、承接项目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怀着拿大单、树品牌的想法,钢结构公司创业者们踏上了新的征程。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仓储项目全钢结构生产加工任务是钢结构公司投产之初接到的第一个大订单,工程总造价约6.67亿元,包括10个钢架结构单体建筑,主体结构用钢量1.8万吨,所有钢结构梁、柱、楼板、金属维护体系檩条、波形钢板等均由钢结构公司加工制作。
按照合同规定,该项目主体钢结构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钢结构公司全体人员放弃休假,春节期间拼命加班赶工,最终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该项目主体钢结构历时半年,整个工程竣工。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仓储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锻炼了队伍,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临夏国家大剧院、临夏体育馆、兰州新区建投等“订单”专用车制造基地项目也纷纷落地,为钢结构企业加速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重视人才、发展科技、成果丰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如何立足高起点,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化钢结构企业,是甘肃建投钢结构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为此,钢结构公司确立了“以科技研发深化为龙头,以加工制造为配套,以集约化发展为方向”的发展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研团队的支持,企业想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企业就是一句空话。”吴晓燕说,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快速建立起成熟的科研队伍,钢结构公司采取引进人才和自我培养“双管齐下”的方式,牵头成立了公司技术研发部。经过多方寻觅人才钢结构公司积极与高校对接,吸收一批技术精湛、管理过硬的生产精英和技术工人,同时,积极从国内知名钢结构企业和公司引进人才。一批专业、有理想的大学生充实到各个部门,公司的发展逐步步入良性轨道。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引领作用,钢结构公司还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北住宅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西北钢结构设计研究中心。中心,并在兰州新区共同开发建设了甘肃首座钢结构住宅,为未来甘肃省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甘肃建投钢结构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拥有博士研究生1名、教授级高工2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5名、高级工程师10名、等各类专业人员100余人的人才队伍。结构设计师、建造师、工程师等,是一支专业知识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公司先后获得10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研究成果“大悬臂大跨度结构液压同步顶升施工技术”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建筑结构设计先进技术示范企业”。区域曲面空间网架结构”等多项技术经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先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主持编制了甘肃省地方标准《轻型钢结构设计规范》填补了我省轻钢结构设计领域的空白。
由于在行业中的突出地位,甘肃建投钢结构有限公司成为迄今为止我省唯一一家取得钢结构专项设计资质的钢结构建筑企业。
高起点、严管理,塑造现代企业
甘肃建投钢结构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团队意识到要成为一家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必须形成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因此,公司在成立之初,公司把企业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大力推行国际通行的“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管理模式和“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品质、安全)管理理念。
为将先进的管理模式融入企业,甘肃建投钢结构公司于2015年初提出了“管理年”的概念,公司各部门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结合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推进制度“废改建”,解决原有制度空洞、不适用、不可操作等问题,共修订完善43项管理制度,并汇编成统一的《国务院关于印发<2017年部门规章制度和部门规章制度的通知》。 《意见》要求,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重点在落实“两个责任”、选人用人、资金使用管理、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完善制度。
经过不懈努力,2015年9月底钢结构公司顺利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并取得监督审核认证证书该证书由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标志着钢结构公司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跨入现代化企业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