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大跨度钢结构公共建筑设计跟踪调查公益行动的通知》。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大跨度钢结构公共建筑(以下简称大跨度建筑)因结构失稳而导致的屋面坍塌事故钢结构铆钉连接图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2023年8月23日8时28分左右,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长镇路7号宁波宇飞化妆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扩建厂房项目发生特大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该项目存在钢结构焊接质量差、钢柱沿弱轴失稳等诸多问题。
2021年11月26日13时24分左右,浦东新区申江路与中科路张江中心区77-02地块项目现场发生钢结构倒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
2019年6月8日17时30分左右,鄂托克旗棋盘井园区建元煤焦化项目储煤棚施工现场发生钢结构倒塌事故,造成当场2人死亡,2人受伤。
2019年5月20日凌晨1点左右,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东洲大道旁一家名为“0776”的酒吧钢架屋顶发生坍塌,造成3人死亡,87人受伤。
2018年3月2日15时50分左右,长治黎城县国能新能源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环保棚式钢结构网架施工期间发生重大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
原文如下:
关于开展参观大跨度钢结构公共建筑设计公益行动的通知
国家甲级综合工程设计、甲级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学术院校、协会,有关公共建筑业主:
大跨度钢结构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礼堂、交通站场、医院门厅、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其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公共建筑(以下简称大跨度建筑)因结构失稳倒塌事故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深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有效防范和化解大跨度建筑安全风险,我部决定组织具有我部核发资质的甲级设计单位开展大跨度建筑设计回访公益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清醒认识当前大跨度建筑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牢固树立“隐患排查”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没有事故就是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单位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责任意识钢结构铆钉连接图片,主动提供公益服务,按照“突出重点、问题导向、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本单位设计的大跨度建筑进行设计审查、功能审查、整体使用审查,向大跨度建筑业主提供公共安全提醒。
业主是建筑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充分认识到设计审查是帮助自身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的有效手段,应与设计单位密切互动配合,积极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及时消除风险,严防事故发生。
二、后续项目范围及技术要点
(一)跟踪项目范围。主要跟踪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各类大跨度建筑,采用钢结构屋盖,单跨度大于24米或悬挑长度大于8米。标准不高、使用环境较差的大跨度建筑。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和大型博物馆、机场航站楼、高铁候车楼等建设标准高、管理严格、维护规范的公共建筑,可不纳入跟踪回访范围。
(二)回访技术要点。各设计单位在进行现场回访时,应重点检查:建筑使用功能、使用环境、使用荷载是否与原设计一致;钢结构整体体系、钢结构节点连接是否与原设计一致;是否存在因多次防水施工而增加荷载的情况;屋面是否违规堆放材料;钢结构构件、支架涂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锈蚀、变形、开裂、松动等情况。本次设计审查不属于安全检查,不对大跨度建筑进行整体安全评估,回访结论不作为后续对设计单位或业主追责的依据。
1.做好统筹安排。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协调指导本地区注册的甲级设计单位开展回访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支持本地区注册的乙级设计单位开展回访工作。要充分调动相关学术协会作用,共同组织推动设计单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回访工作。将后续公益行动相关事项告知区域内大跨度建筑业主,鼓励业主主动联系原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回访。
(二)开展现场回访。各设计单位通过微信小程序“设计回访公益行动”填报项目信息,开展现场回访。现场回访期间,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确保人身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对未能开展现场回访的大跨度建筑,设计单位可向业主发送安全提醒。相关大跨度建筑业主应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使用环境、维护保养等程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避免事故发生。
(三)探索长效机制。鼓励业主与设计单位签订长期服务合同,定期进行设计回访,我部将遴选一批优秀设计单位作为设计回访重点联系单位,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困难、经验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精心组织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设计退还公益行动的重要意义、典型案例,宣传大跨度建筑安全使用和维护常识,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广泛支持的良好氛围。要主动发声,讲清楚设计退还公益行动与安全监督检查的区别,打消大跨度建筑业主顾虑,让业主充分认识到设计退还是为了“自己好”,推动后续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激励力度。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设计单位跟进工作的激励表彰。对主动申报重点联系单位和认真负责开展跟进工作的设计单位,要加大激励力度。对个人要通过表彰等方式给予鼓励,按规定给予信用奖励。对积极配合设计跟进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大跨度建筑业主,要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报,给予表彰鼓励。
(三)及时进行总结。本轮设计后续公益行动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本地设计单位后续工作进展情况,对后续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总结工作情况,总结工作成果,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于2025年1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报送我部工程质量安全监察司。
请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定工作联系人,并于2024年6月30日前将联系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我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 年 6 月 25 日
(本文件自愿披露)
∨
建筑施工
由于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
特点:露天作业、多维交叉作业等。
各类安全事故犹如“食人虎”
时刻威胁生命安全
钢结构知识点
一起来看吧
↓↓↓
什么是钢结构?
钢结构是用钢铁材料制成的结构,是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由型钢、钢板制成的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处理。构件或部位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常见钢结构建筑材料】
常见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脚手架】
【大型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房屋】
【钢桥】
【钢结构海洋石油工程装备】
钢结构建筑倒塌事故的常见原因
钢结构腐蚀损伤
钢结构发生锈蚀后,其承载能力会降低,耐久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坚固性会遭到破坏,甚至可能引发事故。
【钢结构腐蚀】
钢结构变形
钢结构变形会影响装配、连接,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诱发钢结构变形事故,常见的变形主要有:钢材的冷加工变形、钢材的初始变形、高温引起的变形或碰撞引起的变形、制作安装过程中的变形、焊接过程中的变形等。
【钢结构变形】
钢结构材料缺陷
由于钢结构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缺陷,造成钢材的韧性和塑性降低,钢材性能的降低引发事故。
【不同品质钢板的比较】
钢结构耐火性能差
钢结构的突出缺点是耐火性能差,在火灾过程中,钢结构产生的热量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承载力逐渐下降,造成钢结构倒塌。
【火灾导致倒塌】
钢结构不稳定
钢结构或构件极易因失去局部稳定性或整体稳定性而发生事故,若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不采用适当的临时支撑体系来维持钢结构的稳定性,则容易造成钢结构失稳进而倒塌,甚至倾覆。
【钢结构失稳导致倒塌】
钢结构疲劳破坏
疲劳破坏是指钢构件、结构在反复交变载荷作用下,当应力水平远低于钢材的屈服点或极限抗拉强度时,发生的破坏现象。例如:钢材反复使用使截面容易发生突变、焊缝过于集中等。
【钢铁材料疲劳导致崩塌】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持权属证明联系本平台,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本公众号转载部分视频、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非商业性教育科研。
超过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