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名称
二、项目概况
2.1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厦门(新)站区域,总建筑面积约226107.63㎡,地上建筑面积约124774.52㎡(其中商业街:9070.03㎡;裙楼:77993.73㎡;快捷酒店:37710.76㎡),地下总建筑面积约101333.11㎡。用地南北两侧分别为商业区、酒店区。地下室共两层,局部有夹层;地上商业区由5层裙楼和21层酒店组成,商业步行街为2层店面,位于北侧的拟建25层酒店为延期建设项目,不在本次建设范围内。
合同总工期1002天,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1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0月27日,项目要求创建“福建省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2.2主要钢结构构件:
2.2.1 区域 A
柱子(下图为示意图),所有柱子可分为以下3种,结构为BH500×350×14×28钢柱,只是长度不同,分别为16800mm、5600mm、11200mm。
立柱GZ1、BH500×350×14×28
长5.6米,重约1吨(9274.49);
长16.8米,重约3吨(9274.49);
主梁GKL1、BH1500×350×22×28(403.24kg/m)。
长23米,重约10吨(9274.49美元);
9米长,重约3.7吨(3629.15)
次梁CL1、BH600×200×10×14;
9米长,重约0.8吨(799.76);
BH400×200×8×14;
长2.7米,重约0.2吨(181.77);
…
2.2.2 B 区
GZ1列,(与A区相同)
主梁GKL2、BH700×350×12×16(123kg/m)。
长18800米钢结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重约2.31吨;
长9米,重约1.1吨;
次梁CL3、BH400×200×6×8;(48kg/m)。
长8.1米,重约0.39吨;
长3.0米,重约0.144吨;
2.2.3 主要结构形式
无论是柱还是梁,都是H型钢结构,主要节点如下图所示:
2.3 工程材料
2.3.1本工程钢柱、主梁、次梁等主要构件采用合格的Q345B型钢,其余采用合格的Q345B型钢;其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且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钢材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抗冲击性能合格。
2.3.2高强度螺栓:采用10.9级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88)规定的钢材。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执行。
2.3.3 螺柱(圆柱头焊接螺柱):φ19*80,应符合《圆柱头焊接螺柱》GB/T10433的要求,材质为Q-235级合格钢。
2.3.4 预埋件、连接板、加固板等应采用合格的Q235B级钢材,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
扫二维码关注“云建设平台”,发消息至“数据库”下载“3600套工程质量检测数据包”,实时更新!
见证取样和测试信息包
2.4主要钢结构构件:
2.4.1 区域 A
柱子(见下图),所有柱子可分为以下三种,结构为BH500×350×14×28钢柱,不同之处仅在于长度,分别为16800mm、5600mm、11200mm,支架则依设计需求而定。
3.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1、钢结构是用H型钢板组合而成,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由合格的焊工采用全熔透坡口对接焊、角焊、坡口熔透焊等方式对主要构件、次要构件及相应构件进行焊接而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
2、钢结构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资质。钢结构原材料、成品到货应进行检验,凡涉及安全性、功能性的原材料、成品均应按照《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复检。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实施质量预控制,这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
3、钢结构施工现场的监理主要以设计院的钢结构施工图为依据。
四、监管工作流程
1、原材料、成品运抵现场时,施工方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材料检验报告,并附原材料、成品出厂验收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所有涉及安全、功能等的原材料、成品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复检,监理方应参与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应在报告上签字,同意运抵现场,在预定位置使用。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工后,施工方应自检后报监理方检查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施工方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记录、交接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4、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建设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段工程(分部工程)进行。
钢结构(细分)分为:
①钢结构焊接工程。②紧固件连接工程。
③钢部件、钢构件加工工程。④钢构件装配工程。
⑤钢构件预装工程。⑥钢结构安装工程。
⑦金属波纹板工程。⑧钢结构涂装工程。
所有钢结构工程相关的安全和功能检查,以及钢结构工程相关的目视检查均纳入监理工作流程。
简化流程如下:
资质审查→施工图提交→材料及成品进场提交→施工工艺提交→分部(分项)工程提交→结构验收→钢结构验收及质量评定。
5.钢结构工程监理关键控制点及目标值
1.监理工作文件依据:
规范、标准和文件清单
⑦ 钢结构工程相关施工图纸、安全文件及专家论证方案。
二、督导工作重点
①对所有钢结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应进行严格的现场检验,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其品种、规格、产地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材料的复验在取样时必须有监理机构的见证。
② 应严格执行钢结构各工段(分工段)的一般规定、主要控制项目及一般项目的强制性规定,并严格工程的检查与控制。
③钢结构焊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考试合格的项目和核准的范围内进行焊接。焊接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加盖焊工印章。
④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焊缝探伤检查,低合金结构钢应在焊接完成后24小时进行焊缝探伤检查。本工程第一、二级焊缝按设计要求进行100%焊缝探伤检查,检查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并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
⑤ 施工单位应对首次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进行工艺评定,并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
⑥预埋锚栓的数量、规格、尺寸、轴线位置应多次校核,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隐埋。用钢模、管架固定后方可浇筑短柱混凝土。
⑦ 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应满足螺栓实际最小荷载试验;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应满足预拉复拉试验;高强螺栓连接应满足施工扭矩试验;高强螺栓连接的摩擦面应满足抗滑移数试验。
⑧组装钢构件时,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节点与腹板节点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组装后的起重机不应发生偏斜。
⑨ 钢结构吊装时,应划分吊装区域,确定吊装顺序。吊装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钢柱安装→柱间支撑安装→屋面梁安装→屋面支撑安装→吊车梁安装→屋面条安装→二次构件安装
钢结构吊装工艺流程如下:
基础及钢构件验收→标出基础纵、横轴线及构件安装位置→吊装1轴钢柱并在地面拼装屋架→调整钢柱→吊装第一根屋架→吊装其他轴线钢柱并调整钢柱→安装水平支撑→再次调整开间→安装柱间及杆件支撑→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整个钢架安装完成→安装杆件、拉杆并调整→安装门架→主体钢结构验收
⑩ 钢结构吊装时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1、具体操作应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
2、起重作业全过程应有专人指挥,指挥员应佩戴指挥员袖标,戴明显安全帽。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穿安全工作服、安全鞋、安全手套。
3、整个吊装区域用显眼的警示绳围起来,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工作区域。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在场并进行安全检查和检查。
钢结构的金属波纹屋面板、墙板、天沟、防水板、角板等固定应可靠、牢固;防腐油漆及密封材料铺设应完好,其连接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结构的油漆涂层数和涂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目标值:
应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及附录H、L中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标准。
六、督导工作方法和措施
1、严格执行钢结构检验规程。当钢结构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时,应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返工或更换元器件(附件)的检验批次应当重新检验;
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应当接受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的检验、认可。
若试验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但该检验批次经原设计单位认可,满足结构安全和功能要求,则可予以验收。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①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②监理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应要求建设单位予以整改。
③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施工单位。
④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⑤ 按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开展监理工作,承担建设工程监理责任。
3、采取现场监督检查、平行检验的形式,对钢结构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方并予以纠正;必要时钢结构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发出监督通知书,限期整改,并重新进行检验。
4、监督施工方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检查施工方技术(安全)交底材料,必要时参加班组技术交底会议,督促施工方落实“三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