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东莞,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充满生机。走进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还有拼搏、奋力拼搏的干劲。
据统计,2023年,东莞国企建设项目共有37个列入全市重大项目东莞钢结构雨棚,总投资1492.21亿元,截至目前,共有35个项目已开工、在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建设势头。
国有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承担主体责任,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正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施工现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经过有序施工,横跨市中心核心区东莞大道的立体慢行系统2号桥终于在5月1日正式通车。
“终于完工了!”家住东莞的何女士得知消息后表示,“二号桥通了以后方便多了,我们从国贸到市民中心不用再经过地铁站了,也不用在地面的红绿灯前等很久了。”
2号桥由东实集团旗下东莞市冠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建筑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将连通国贸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及西会展中心绿地。
二号桥被网友称为“东莞中心城区最有人气的桥”,工程概算1.57亿元,主线长617.7米,起点位于元美东路西侧中心绿地,终点位于东莞大道东侧民英国际商贸城附近。建成后将连通观想银巷、市民服务中心和民英国际商贸城,为市民通勤、购物、休闲带来更多便利。
2 号桥顶棚效果图
另一边,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配套项目东莞松山湖水厂一期(以下简称“松山湖水厂”)施工现场忙碌不已,700余名施工人员正紧张忙碌地进行各水处理构筑物主体结构及室外水处理工艺管道的土建施工。
“工程已进入攻坚阶段。”相关负责人说,“5月初,我们将完成所有管桩施工、南北系列细格栅封盖、南系列砂滤池封盖、5364米厂内扁平管线封盖。”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配套项目东莞松山湖水厂效果图。
松山湖水厂由东莞市水务集团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约291.8亩,总建筑面积约48460平方米,日产规模约110万立方米,总投资38亿元,是目前亚洲一次性建成的最大单体水厂。项目建成后,对保障东莞市安全供水、为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攻坚克难 保质保量
伴随着欢呼声,4月2日,由东莞交通集团市政路桥公司承建的中虹路一茶一特大桥中跨顺利贯通。
中虹路连接中堂、望牛墩、洪梅三镇,为省、市重大项目,全长约19.3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东莞市西北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干道,有效缓解水镇发展区货运交通压力。一马特大桥是该项目的关键节点工程,主桥的合龙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工程突破阶段,为项目如期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作为本项目重要节点工程,东莞交大市政路桥公司组织参建单位成立专题攻关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特别是克服三年新冠疫情影响,科学合理安排工期,确保主桥按期完工。在合龙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精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落实技术人员全程驻场监护,实时监测混凝土温度变化,确保浇筑质量符合要求。
作为东莞首座矮塔斜拉桥,在东莞交通集团市政路桥公司的努力下东莞钢结构雨棚,一马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而东莞首座“山姆会员商店”项目仍在攻坚克难。
东莞首家山姆会员商店正在由市属国企东实集团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冠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建筑公司”)承建,计划于2024年12月竣工。
“该项目层高较高、地下停车面积较大,给项目施工带来难度。”东莞建筑公司副总经理曹乐介绍,山姆会员商店项目有两大难点需要攻克。一是项目需要建设大型地下室,需要挖5米多深的基坑;二是项目一、二层层高均为9米,意味着必须大规模使用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
为攻坚克难,施工现场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成立突击队的目的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到SAM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项目一线永远高高飘扬。”东实集团总工程师、关建公司党支部书记杨凤平说。
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轨道交通建设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高端商务东莞”蓄势待发,“轨道上的东莞”也正在加速推进。
记者从东莞交通集团获悉,截至目前,地铁一号线一期25座车站中19座已封顶,24个区间中11个已贯通。在该集团旗下地铁一号线公司的“快马加鞭”下,该项目将在今年年内实现全线区间全面贯通,目前已完成66%的轨道铺设,22座车站正在改造中。
不仅轨道交通一号线取得进展,二号线三期工程也在加速推进。二号线三期工程起自虎门火车站至交谊湾站,全长17.13公里,总概算造价148.64亿元,由东莞交通集团旗下市轨道公司承担。2022年8月20日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初期通车。如今,虎门北站等多个车站已进入车站围护结构施工。项目正加快推进征地拆迁、管线迁建等前期工程,全力推动各工地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另一方面,备受瞩目的东莞港四期工程也传来“好消息”,随着地基处理一区三块插板节CB15、CB16、CB17的试插完成,预示着这一工程地基处理施工将大规模开展。
东莞港四期工程总投资约46.3亿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协调和支持下,被列入政策性发文金融工具支持项目,并已签约投资4.3亿元。泊位岸线总长999米,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建设,设计年吞吐能力180万标箱,是东莞历史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深水集装箱码头,并被纳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
【南方+记者】石梅
【通讯员】李曦
【作者】 石梅
【来源】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