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职场人,每天都要与电脑接触,处理大量数据和内容,我一直在寻觅一台笔记本,它能切实提升我的工作效率,还能兼顾使用时的舒适度。以往用过一些轻薄本,有的屏幕太小,看着让人疲惫,有的在处理多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而那些性能强劲的本子,又常常过于笨重,很难轻松携带出门。直到最近,我体验了全新推出的Hi MateBook D 16笔记本,它有16英寸护眼大屏,能带来智慧体验,还有全新英特尔®酷睿™5处理器,给我带来了高效、舒适的全场景办公体验。
16英寸护眼大屏:专注办公,舒适体验
我首次打开Hi MateBook D 16的屏幕时,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令我印象深刻 ,这块屏幕为16英寸 ,采用超窄边框设计 ,屏占比高达90% ,视野非常开阔 ,感觉内容都要从屏幕里跃出来了 。
我发现,这块屏幕尺寸大,并且其比例很适宜办公。Hi MateBook D 16运用了16:10的黄金比例,屏占比高达90%,能使视野变得更为宽阔舒适。和我过去常用的16:9屏幕相比,纵向显示面积有了明显增加,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浏览数据表格以及文档时,能满足需求,让信息获取更高效,工作更顺畅 。
请提供需要改写的句子,以便我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这块大屏在保护眼睛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获得了德国莱茵TÜV硬件级低蓝光认证,还支持DC调光无频闪技术,能有效减少蓝光和屏幕闪烁对眼睛的刺激,这些技术参数听起来或许有些抽象,不过实际体验后,我能清晰感觉到眼睛的疲劳感比以往减轻了。上午我编辑长篇Word文档,下午参加视频会议,晚上调整设计素材,一天办公下来,并未感觉眼部有明显不适。Hi MateBook D 16的雾面防眩光屏幕在不同光线环境下表现稳定,即便在阳光直射的窗边,反光干扰也很低,视觉体验一直舒适。
在屏幕素质方面,100% sRGB广色域能使屏幕色彩显得较为准确且生动,对于基本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处理而言,这块屏幕足以满足需求。
Hi MateBook D系列有14英寸版本,即Hi MateBook D 14,它也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硬件级低蓝光认证,还支持100% sRGB色域,不过其显示面积较小,适合进行轻量化任务,它重量仅1.39kg,厚度只有15.9mm,十分轻巧。如果你的工作场景大多是外出奔波,对便携性要求非常高,或者日常任务主要是文档处理和网页浏览,那么更轻巧的Hi MateBook D 14会是更合适的选择。但如果你和我一样,经常需要处理更复杂的表格,经常需要进行多窗口并行操作,对屏幕尺寸带来的效率提升有更高需求,并且希望在相对轻薄的机身上获得大屏体验,那么Hi MateBook D 16的16英寸大屏会是更好的工作搭档。
多屏协同:我的设备仿佛“合体”了
跨设备协作具备便捷性,这会直接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我以前常因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信息同步而感到头疼。Hi MateBook D 16拥有跨设备互联和多屏协同功能,凭借一拉即合的超级连接,能让笔记本与手机、平板、耳机等设备实现无缝互联,进而打造出如同“设备合体”的体验。
在PC端控制中心的超级终端界面进行简单操作,手机即可连接Hi MateBook D 16,PC桌面上会显示手机桌面,Hi MateBook D 16支持在PC上同时打开多达3个手机窗口。比如我打开微信,进行聊天,打开微博,进行阅读,打开淘宝A,进行购物,在一个屏幕上就能完成这些操作,或者同时打开三个新闻APP,以此了解新闻资讯,这非常方便。而且,Hi MateBook D 16的键鼠能够操控手机应用,这样效率就更高了。
文件传输变得非常简单,因为我能在Hi MateBook D 16与手机之间进行文件拖拽互传,这比传统文件传输方式方便得多,更惊喜的是,手机视频通话可直接在PC端接听,如此我不用在不同设备间频繁切换,而是在一块屏幕上管理两台设备,提升专注度,也提升了效率。
强劲性能:稳定高效,应对复杂任务
对于我这种有着“重度办公需求”的职场人而言,笔记本的性能是关键指标。Hi MateBook D 16配备了全新英特尔®酷睿™5处理器。在实际使用时,我显著感觉到它处理日常办公任务轻松自如。
我使用Excel来开展复杂数据计算,运用Photoshop处理多图层设计,还剪辑了一段4K短视频。结果表明,Hi MateBook D 16在应用打开速度方面、功能响应时间方面、保存速度方面,都极为流畅。并且,如果大家对性能有更高要求,能够通过Fn+P切换到“高能模式”,性能释放会更充分,能察觉到风扇转速有所提升。
说到风扇,它的散热表现相当出色。Hi MateBook D 16配备了双鲨鱼鳍风扇,散热效率很高,而且运行安静。在高负载运行大约30分钟后,机身表面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键盘区域触感温和,适宜长时间使用。
续航方面,Hi MateBook D 16配备了70Wh的大容量电池。前几天出差途中,我在高铁上持续处理文件,查看报表,回复邮件,时长约5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时,电量剩余较多,彻底消除了我在差旅途中对电量的焦虑顾虑。
网络连接是影响日常办公体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Hi MateBook D 16有超材料天线带来超稳Wi-Fi体验,在测试中,我把Hi MateBook D 16放在距离路由器约20米、隔两堵墙的弱信号环境里,它依然能流畅播放1080p视频,视频会议也不卡顿,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有可靠表现。
Hi MateBook D 14机身更为轻薄,其电池容量为56Wh,尽管续航略短于Hi MateBook D 16,不过对于注重便携且日常使用场景不太极端的用户而言,应对大部分移动办公也是可靠的。
AI智慧赋能:注重办公需求,超多实用功能
AI正在改变办公的方式,Hi MateBook D 16具备AI慧眼功能,Hi MateBook D 16具备AI音效功能,Hi MateBook D 16具备AI空间功能,它会把智慧体验融入日常工作中。
印象最深的是与视频会议相关的AI慧眼功能,我在家办公时背景难免比较乱,AI慧眼的虚拟背景功能帮我瞬间切换了环境,换成了一个干净专业的背景,保护了隐私还避免了尴尬,而AI音效功能能有效抑制周围环境噪音,通话双方都能获得更清晰的语音。
借助AI空间,我能够迅速找到各类AI工具,像是写邮件、生成总结,甚至软件开发等,感觉仿佛拥有了一个随时准备就绪的智能助理库,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寻找到相应的AI来提供帮助,工作效率又提高了一些。
此外,Hi MateBook D系列预先安装了正版Windows 11家庭版,还配备了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版,其中涵盖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打开箱子就能使用,能帮助我学习、娱乐以及工作,让我实现更多可能!
总结
Hi MateBook D 16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和体验优化,这是通过深度体验实现的。它有16英寸舒适护眼的大屏。它具备打破设备壁垒的多屏协同功能。它还有全新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性能强劲,并且有AI智慧功能加持。它几乎覆盖了我日常办公中的所有痛点,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 。
如果你需要一台能处理较高强度任务的生产力工具,能胜任多窗口并行操作,又非常看重屏幕的舒适度和面积,追求设备间的智能协同体验,还不希望笔记本过于笨重难携带,那么Hi MateBook D 16绝对值得你重点考虑。如果你的日常主要是基础办公,更看重轻薄便携以及移动性,那么Hi MateBook D 14会是更务实的一个选择。
我相信,Hi MateBook D 16能凭借硬核实力和智慧体验,成为许多职场人士工作中的可靠助手,帮助大家更从容地应对日常挑战,开启高效、智慧的办公新可能。我也相信,D 14同样能凭借硬核实力和智慧体验,成为许多职场人士工作中的可靠助手,帮助大家更从容地应对日常挑战,开启高效、智慧的办公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