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 奇瑞展台被围得严严实实 奇瑞旗下奇瑞 星途 捷途 iCAR 智界各品牌展台内外 都是人潮涌动 拥挤不堪 这里面 有来自全球的5000名海外嘉宾 还有行业媒体代表等
他们有的驻足在鲲鹏天擎发动机旁,其热效率达48%。有的欣赏瑞虎9L的设计美学。有的沉浸于风云A9的伯牙音响系统。还有人惊讶于捷途纵横G900水陆两栖车。有人探索模块化飞行汽车等“黑科技”。从中感受中国技术的“海陆空”全场景覆盖。
奇瑞集团全球品牌阵营联袂亮相上海车展
这一盛大场景,令不少外国媒体感慨:“中国车企已从‘追赶者’变为‘定义者’”。外宾有着很高的“打卡”热情,这是奇瑞“技术出海3.0”战略的具体成果体现。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在加速重新构建,奇瑞把技术当作矛,突破了“低价低质”的旧标签,开启了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质变,对中国汽车的全球形象进行了重新定义
车展上出现的“奇瑞现象”显示出 奇瑞借助“理工男”风格的技术创新 以及生态赋能 构建起了一套独特的全球化进阶方法论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产品出海”迈向“技术立潮头”。奇瑞的展台已不是传统的“商品陈列馆”。如今,它成为了一个全球路演场,承载着技术信仰。
溯源奇瑞出海的“三级跳”
回顾奇瑞出海历程,和中国汽车全球化进程相同,能分成三个阶段,各阶段都有鲜明特征与战略重点。在1.0的产品出海阶段,奇瑞靠性价比打开国际市场大门。2001年,首批风云轿车出口到中东地区,随后开拓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全新QQ定义小车高质感出行新时代
风云、QQ等车型依靠相对低的成本以及较为实用的产品设计,很快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奇瑞累计出口超100万辆汽车,初步构建起覆盖五大洲的营销网络。这一阶段出海,使奇瑞认识到,仅出口产品,没有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很难在国际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于是奇瑞进入本地化生产的2.0阶段。此阶段核心战略是从“产品销售”转为“生态建设”。通过在海外建生产基地。达成本地化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一体化运营。在本地化生产进程里 奇瑞着重于在当地构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这使得海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扩大 重点市场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越了部分国际品牌
如果说1.0和2.0阶段是奇瑞于海外市场进行积累与沉淀,那么自2021年起的出海3.0阶段,便是奇瑞的全面爆发。在这个阶段,奇瑞将“技术创新”当作核心驱动力。构建起“研发-制造-供应链-服务”四位融合的全球化体系。达成了从“卖产品”到“输出技术标准”的跨越。
解码奇瑞出海3.0的三重跃迁
奇瑞实现了技术领先。这得益于3.0阶段的全球化体系。奇瑞一直是这一阶段的领跑者。在保持领先的过程中。奇瑞完成了三重跃迁。
第一重跃迁是从“参数领先”转变为“规则制定”。这是3.0阶段的核心内容。不久前在奇瑞混动之夜活动上,为使中国混动更好迈向全球,满足全球多样需求,奇瑞与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发布《奇瑞汽车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其中,奇瑞的技术主张是全域架构与全维突破。奇瑞的技术标准是以全球需求定义技术高度。奇瑞还倡议共筑中国混动技术共同体,推动中国混动技术建立更高标准。
第二重跃迁是技术普惠与文化共融的双向奔赴。这是3.0时代的出海利刃。在西班牙,奇瑞与老牌车企EV MOTORS合作。合作复活了停产十年的工厂。西班牙工业和旅游大臣霍尔迪·埃雷乌在活动上致辞。他表示埃布罗与奇瑞的联盟是西班牙与中国企业间合作项目的典范。他希望未来能在西班牙看到更多这类合作
第三重跃迁是从“成本红利”到“生态定价权”的转变。这是奇瑞乃至中国汽车出海的关键利器。以往中国车企靠“低价换市场”。如今奇瑞车型价格可与豪华品牌媲美。这种溢价能力背后。是奇瑞拥有1630万全球用户。其中海外用户有470万。这是他们对“技术奇瑞”投出的信任票。
这些案例表明 奇瑞的全球化不再是单向输出 而是变成了双向奔赴 奇瑞技术 文化 用户深度融合 正在重新塑造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2024胡润品牌榜》表明,奇瑞品牌价值增长了163%。它进入了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前三名。这不但彰显出奇瑞集团在汽车领域具备硬核实力,还凸显出其品牌价值以及市场影响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从“三大件”到“海陆空”全维突破
出海24年,奇瑞始终处于领先位置,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方面连续22年占据首位。2024年,奇瑞集团销量达260.4万辆,出口量为114万辆,不仅创下中国车企出口新纪录,还比第二名多出近22万辆。2025年一季度,奇瑞出口汽车25.5万辆,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汽车驶向海外。
这样的成绩源自28年对核心技术的执着钻研。奇瑞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动力技术实现直道超车的历程。
1999年,奇瑞首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下线,结束了中国汽车没有自己发动机的时代。2025年,奇瑞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8%,超过了丰田的41%以及大众的43%,创造了全球新纪录。其混动专用变速箱综合效率为93%,电机转速突破30000rpm,功率密度为13kW/kg,这些指标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核心支撑源自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技术创新。集团构建了全球研发体系,其中涵盖北美、欧洲、上海等八大研发中心。集团累计申请专利29000余件,累计授权18000余件,发明授权专利占比37%,在行业中位居前列。强大的研发实力使奇瑞达成了从“三大件”到“海陆空”的全维突破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发表讲话
本届车展上,其“海陆空”全场景技术引发关注。在陆地上,鲲鹏超能电混CDM以及鲲鹏黄金增程CEM给用户带去了混动技术体验。这种体验兼具性能与节能。在海上,捷途纵横G900配备800V高压航行推进器。其采用IP68级防水设计。这使得它能够在1.5米水深的环境下连续运行40分钟。它开创了民用两栖车的先河。在空中,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运用模块化分体设计。借此实现了陆空模式的无缝切换。
技术展区内,30000rpm超高速电机亮相。大圆柱电池系统亮相。氢燃料电池等创新成果也亮相。这些黑科技密集亮相。背后是奇瑞以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突破。成就了“技术护城河”。
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新范式
此次上海车展,让业界看到奇瑞成功证明了一件事。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能让世界为中国买单的正是技术与品质。奇瑞通过深化技术协作。整合全球资源。重构产业链生态。以“技术奇瑞、全球奇瑞”的姿态。用“中国方案”为全球汽车产业注入新动能。使“中国智造”成为引领变革的核心力量。成功树立了全球化的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