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简介
工业建筑的功能通常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来确定。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等工业建筑中。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和场地地形的影响,地下混凝土廊道主要用于不同中转站之间工业物资的运输,是物资供应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属工业结构。它由底板、顶板和两侧垂直壁组成,形成矩形箱状结构。根据材料的特性,廊道的倾斜角度在0°至18°之间。之间。
图1 暴露在地面的地下混凝土廊道现状
图2 地下混凝土廊道内现状
02 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的结构要求
⬛ 材质
(1) 混凝土
根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规定:蓄水或水处理结构及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2) 钢筋
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
⬛抗渗等级
(1)根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应以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为基础,满足抗渗要求。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图3《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2)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的规定:地下工程部分宜采用自防水混凝土,其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4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 保护层厚度
(1)根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地下结构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2)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规定: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50mm。结构的迎面,结构的其他部分应根据环境而定。其使用条件及耐久性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
⬛ 构件厚度
(1)根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规定:钢筋混凝土蓄水或水处理建筑物的墙体和底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
(2)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规定: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主要承重侧壁厚度不应小于250mm,非承重侧墙、隔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
⬛ 走廊长度(伸缩缝间距)
(1)根据《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的规定,地下结构伸缩缝间距可采用下列数值:
图6《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2)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2规定: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变形缝最大间距宜为30m,变形缝在预制综合管廊结构宜为40m。
03 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损伤缺陷
(1)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全部位于地下或部分结构位于地下。廊道结构与外部直接接触的材料为饱和土。使用过程中,楼道结构内部存在设备振动、地面灰尘及被水冲走的情况。由于目前的使用情况,廊道顶部及两侧剪力墙混凝土保护层锈蚀膨胀、剥落、外露钢筋锈蚀等损坏问题屡见不鲜;
图7 地下廊道顶板混凝土保护层大面积剥落,钢筋裸露、腐蚀。
图8 地下廊道竖墙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裸露、锈蚀。
图9 地下廊道顶板与竖墙之间轴处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筋裸露、锈蚀。
图10 地下廊道裸露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钢结构伸缩缝间距多少,裸露钢筋锈蚀。
(2)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伸缩缝处的防水处理非常重要,但在实际使用中,伸缩缝处的渗水、渗漏问题较为突出。
图11 地下廊道伸缩缝渗漏水
04 结论
工业走廊是企业生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转移原材料的主要通道,是工业生产线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使用状况均较差。这使得廊道结构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业主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应足够重视,加强地下混凝土廊道结构的使用管理钢结构伸缩缝间距多少,建立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必要时委托专业结构检查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