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国际焊接学会(IIW)发出通知
武船重工参与建设
荣获国际焊接学会“Ugo Guerrera奖”
国际焊接学会,简称IIW,成立于1948年,是从事焊接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国际组织。该研究所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专家。乌戈·格雷拉奖以 IIW 前主席的名字命名。它是国际钢结构工程和焊接领域的最高奖项。授予近十年来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大型优秀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团队。自2000年起每三年评选一次。此次港珠澳大桥工程获奖,是继2010年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后,我国第二次荣获国际钢结构焊接工程最高奖。
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全长55公里。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钢结构桥全长22.9公里,用钢42.5万吨。是目前国内外建造的最大的海上钢结构长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它对钢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公司承建的CB02合同段全长7.154km,包括深水区部分非通航桥梁上部结构钢箱梁、江海直航航道桥钢箱梁、钢索塔。钢结构总重量约16.4万吨;本次招标标段的三座海豚形钢索塔的制作和安装是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的一大难点。
在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长的钢结构桥梁,五川重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设计建造了新型隔膜焊接机器人系统、多头龙门自动焊接机、板材机组以铣边机等先进设备为主导的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板单元生产线,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无损制造技术、超大型节段滚装技术、钢缆塔成套制造工艺、2560吨138#钢缆塔整体周转在香港成功应用实施港珠澳大桥,填补行业空白,带动钢铁产业发展。桥梁制造技术不断进步。
钢箱梁板机组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132.6m长钢箱梁大断面滚装船
109.8m海豚形钢索塔一体化卧式制造
公司在港珠澳大桥钢结构项目中的主要焊接技术创新包括:
01
开发板材单元高效焊接系统
公司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研发出高效板单元焊接系统,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板单元制造。焊接系统共有6个操作臂,可实现板单元上所有U肋/板肋的同时焊接。焊接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3倍最长的钢结构桥梁,同时实现稳定的焊缝熔深和良好的外观成形质量。 。
02
研制出国内第一台U型筋单元机械矫正机
过去,U型肋板单元的焊接变形只能通过消防工程来矫正,效率很低。由于手工操作,温度控制困难,温度过高会影响母材的性能。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U型肋单元机械矫直机。与热矫直相比,工作效率提高2倍以上,有效减少对基材的损伤。
03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项目业主的统一部署下,公司开展了钢箱梁U肋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采用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8mm厚U型肋角焊缝的焊缝熔合情况。深入探究内部缺陷,提供设备选型、检测参数、缺陷信号读取方法、检测结果判断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U型肋角焊缝的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4
机器人焊接技术的应用
钢箱梁板单元焊接生产线配备隔板焊接机器人系统,采用先进的离线偏置和电弧传感器跟踪技术,有效提高焊接精度,实现隔板单元的高质量焊接。
05
超厚板对接焊工艺
钢索塔钢塔底座承压板厚150mm,需由四块150×2658×10628mm超厚板焊接而成。焊接变形较难控制。经过工艺创新和过程控制,最终实现了底座承压板。无马装配焊接即可满足焊后不需校正的平整度要求。
本应用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开元推荐并入选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联合申请。该奖项将于 2022 年 7 月在东京举行的第 75 届国际焊接学会年会上颁发。
文字及图片:技术中心
编辑:刘畅、周建仁
校对:陶晶、程晶晶、李洪熙
审稿人:黄超
主办单位:武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建战略领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