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约2000吨的钢屋顶结构“跳出地面”,高达18米。
羊城晚报记者李志文、通讯员王天水报道:18日下午4点左右,经过约8个小时的工作,广州白云站一期工程屋顶钢结构拔地而起,成功上升18米。由此,白云站云、水、木棉花的外观雏形开始显现。
据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白云站一期改造后的屋面钢结构全长252.1米,宽48.6米,投影面积面积12252平方米,总重量约2000吨。 ,整体吊装区域共有球节点2494个,拉杆11267个。项目组使用了30台液压升降装置,全程数字化操作,将支点高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屋顶升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白云站正式进入内外装修阶段。
站房钢屋盖结构为何不直接建在空中?据介绍,屋顶钢结构施工工艺复杂广州钢结构房屋,连接节点较多,因此需要先在地面完成整个屋顶的拼接,然后利用液压装置将整个屋顶吊装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白云站还部署了中国铁建集团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这也是国内最先进的平台之一。通过该平台,将白云站钢结构“设计、深化、生产、运输、安装、检验”六个阶段的全流程数据与钢构件三维模型一一绑定,实现超过10万个钢构件的全面集成。 3D可视化生命周期流程追踪与精准管理。
据悉,广州白云站预计2023年底建成运营,是广州“五主四辅”铁路枢纽的主要客运车站之一,车站规模为11座车站广州钢结构房屋, 24 行。项目建成后,将接管广州站、广州东站全部普速公交车。此外,白云站近期拥有两条地铁线路,远期拥有4条地铁线路,使其成为涵盖铁路和城市公交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