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广州白云火车站近日完成约4000吨钢结构花瓣拼装。 “云山、水珠、木棉花”的外观雏形已正式出现。
据中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站项目负责人介绍,白云站站房一期工程钢结构花瓣为格构式变径斜柱结构,由12片飘带花瓣,15片内花瓣,25片外花瓣,总共52片花瓣。作品。其中,丝带花瓣高15米,最大悬臂10米;内花瓣高15米,最大悬臂15米;外花瓣高19米,最大悬臂28米。体量大、节点多、悬挑长是白云站钢结构花瓣的主要特点。高空作业风险大、特殊环境作业面广、跨专业作业多、既有线附近施工防护要求高。该节点项目是重点和难点。
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技术管理团队在中铁广州局集团站指挥部领导下,做好新时代铁路客运站建设新技术方案编制工作,高品质、高标准。在“精益求精”上做文章,在“细节落实”上下功夫。通过邀请集团内外专家组攻关,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编制了《钢结构安装专项方案》等10余项专项施工方案。实现关键流程宏观调控,有效攻克关键部位。
与今年3月18日的整体屋顶改进技术不同,这次内外花瓣采用吊装安装技术组装,从第一片样板验收到完成内外花瓣整体拼接,从嵌杆焊接完成后,临时支撑装置已从现场拆除,许多主要节点“如期完成”,许多关键工序“必须在完成时完成”。
依托BIM技术构建白云站工程可视化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施工钢结构 广州,有效解决管道冲突、钢结构节点复杂等问题。项目组将“BIM+物联网+移动+云+网络+终端”的理念和技术引入施工现场。建设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智慧施工与智慧车站无缝对接,打造信息化管理、全要素联动的“数字一体化工程”。
在钢结构管理方面,应用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覆盖钢结构6个阶段16个环节,实现钢结构施工全过程质量可追溯钢结构 广州,确保钢结构源头受到严格控制,过程受控,事后可追溯。 。项目组大规模使用智能机器人。 “无轨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采用光视觉传感技术、焊缝跟踪智能系统和焊枪摆动系统。它不需要预设轨道或引导设备即可在部件上磁性行走。 ,即可完成焊接操作,可实现90度垂直向上、垂直向下、水平爬行焊接。此外,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基于BIM结构变形智能监测系统”的新型实用专利,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钢结构的全面监测,有效预测钢结构的变化趋势,强化钢结构安全质量。监督工作。
广州白云站是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的重要项目,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项目。是按照“大湾区在轨”火车站建设理念打造的世界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接管广州站、广州东站全部普速公交车。预计2023年底建成,将为国家铁路发展和“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有效动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 记者:黄清 通讯员:王天水 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李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