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仓美术馆:工业建筑改造的冒险尝试与文化价值

   日期:2024-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16    
核心提示:煤仓的物业持有者及其未来美术馆的进驻方在这次废墟中的展览看到了工业建筑粗砺的表面与展览空间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力量,欣然接受了基于保留主要煤仓空间及其结构的改造原则,不仅把原来的画廊升级为美术馆,更是直接将美术馆命名为“艺仓”美术馆。设计单位: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大舍建筑+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gooood分享

回顾艺仓美术馆的设计,不失为一次冒险的尝试。

▼远景

工业文明是上海城市自身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工业时代城市功能的更新,众多工业建筑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拆除还是改造,如何改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在上海,有无数的工业建筑因工厂搬迁而成为临时废墟。其中一些将被保留,而大部分将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新的建筑或公共绿地。然而,在黄浦江两岸上海钢结构拆除,随着2017年浦江公共空间连接规划的推进,人们认识到保留更多工业建筑的空间和文化价值。

▼丰富的景观环境

老白渡煤仓的改造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当时它几乎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幸运的是,2015年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这里设置了案例展的分展场。任凤路和刘一春以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为主题。在一个部分拆除的煤仓废墟上,他们借助视频、声音和舞蹈举办了一场题为“重装”的艺术和建筑展览。空间展览让人们认识到工业建筑的价值以及将煤仓改造成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煤仓及其未来博物馆展览所在地的业主看到了将工业建筑的粗糙表面与展览空间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力量,并欣然接受了保留主要煤仓空间的想法。其结构改造原则不仅将原来的画廊升级为美术馆上海钢结构拆除,而且将美术馆直接命名为“艺仓”美术馆。

▼博物馆外观

然而,升级改造后的艺仓美术馆对展览空间的需求远大于现有煤仓。为了更好地组织空间,尽量减少对现有煤仓结构的破坏,设计采用悬挂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煤仓。屋顶拆除后留下的顶部框架柱支撑着一组巨型桁架,然后逐层悬挂。悬吊水平楼板的一侧因上部悬空而受到竖向受力,一侧与原煤仓结构连接作为竖向支撑,不仅完成了煤仓作为展览空间的流线组织,利用水平线条与黄浦江景观建立了原本封闭的仓库建筑所缺乏的公共联系。略微交错的水平层次既是空间又是景观,似乎暗示着黄浦江的流动。编织成V字形的细长垂直吊架也赋予了改造后的艺仓美术馆特殊的形式语言。与现有直通顶层的钢桁架楼梯的外观也很协调。

▼去掉屋顶后剩下的顶层框架柱支撑着一组巨型桁架,然后用这个桁架一层层垂下来

▼水平层次略微交错,既是空间又是景观

▼V型编织细长垂直吊杆赋予艺仓美术馆特殊的形式语言

煤仓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构。它原本是一个生产单位,北面不远处有长长的高架煤炭运输通道。作为以浦江相连的老白渡绿地景观空间,煤仓和高架廊道的更新如何成为新的滨江绿地公园的一部分是一个更重要的课题和出发点。如何有效保留现有的工业结构,既展现其作为工业文明遗迹的历史价值,又赋予其新的宣传和服务功能,是设计中必须解决的课题。高架走廊还采用了悬挂式钢结构体系。该钢结构由原来的混凝土框架支撑。它不仅作为原结构的加固和高架走道的二级结构,而且还作为高架走道下方的玻璃服务。空间天花板的悬挂结构意味着这些玻璃体积不再需要垂直支撑。在展现这种细长轻质结构与原有粗糙风化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时间张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极佳的视觉透明度。性,极大地保证了景观层面的空间感。

▼走廊单体

▼高架连廊也采用了悬浮钢结构体系

作为老白渡景观绿地的一部分,整个煤仓和高架走廊满足了新的文化服务功能,创造了新旧关系的并置。同时,如何在浦江连接中建立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是一个更具潜力的设计任务。高架走道、走道下方的玻璃艺术及服务空间、上下楼梯、蜿蜒于水池上方的折叠坡道、直上三楼的钢桁架大楼梯、以及偏转的连接艺术仓库登上大楼梯的一半。博物馆二层平台的天桥、闭馆后仍可到达并通过的各层观景台和咖啡吧、经过博物馆后南侧的反转坡道和公共卫生间博物馆,都是建筑独一无二的归属。老白渡工业煤渡区城市更新后的宣传及新文化形象。它将公共美术馆功能与原有工业遗产有效结合起来。在满足美术馆内部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公共空间极大的自由度。这也给新时期美术馆的运营带来了新的思路。可能性。

上海钢结构改造施工队_上海钢结构拆除_拆除钢结构公司

▼成分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

▼新旧结构的结合

▼走廊观景好

当人们经过河边的平台时,就能看到至今保存完好的煤仓漏斗。进入博物馆,除了期待里面发生的精彩展览之外,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旧煤仓结构也充当着另一种永无休止的展览,作为艺仓艺术的空间核心博物馆,向人们讲述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故事。最重要的是,这些昔日的废墟在新生命中被保留为“活物”而不是“死物”。

▼在美术馆里可以看到原来的煤仓漏斗。

上海钢结构改造施工队_拆除钢结构公司_上海钢结构拆除

▼博物馆内部

▼楼梯间

▼建筑与景观

▼夜景

▼一楼平面图

上海钢结构改造施工队_拆除钢结构公司_上海钢结构拆除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三层夹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顶面

拆除钢结构公司_上海钢结构改造施工队_上海钢结构拆除

▼部分

项目名称:艺仓美术馆(原老白渡煤仓改造)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老白渡河畔,潍坊路与浦东路之间

设计单位: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刘一春、陈一峰、王维石、沉文、陈浩、王龙海、陈小艺、丁洁如、周梦蝶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滨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中建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约9180M2

设计时间:2016.2-2016.10

施工时间:2016.12

摄影:田芳芳

受到350万粉丝的喜爱

年访问量轻松过亿的网站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