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您周围的城市
前言|前言
随着2020年“新十年”的临近,承载西安重要功能的城市新坐标相继落成。
这些城市坐标成为西安走出“城墙时代”的塑造者,也是城市未来版图变迁的见证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东部的浐灞、西部的西咸、高新已经成为“新十年炒作”的格局。
时代|西安东部的发展时代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成为北京新的象征;广州亚运会后,“小蛮腰”刷新了广州的形象。城市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改写了城市本身的形象。
一个城市的发展西安钢结构吊装,规划和定位是第一位的——杭州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十多年前,“西湖”就如同西安的城墙一样,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在西湖整体“申遗”和城市发展的带动下,杭州已进入钱塘江时代。
因此,杭州的城市布局证明,高瞻远瞩的规划与超大型城市活动形成了“大小齿轮”的完美结合。
杭州“一江两岸”G20峰会暨亚运会◎来源/见水印
城市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系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相反,整个城市体系就会陷入混乱。
因此,杭州从“三边云山一城”到“一江泉水流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杭州的产业也在这一时期不断调整和深化。正因为如此,杭州才得以在2016年主办举世瞩目的G20会议; 2022年,杭州将举办第19届亚运会。杭州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堪称典范的道路。
对于千年古都西安来说,由于城市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各个区域承载着不同的城市使命。 “以绿地换空间”的城市东部,成为“国际文化承载区”。
《三轴定长安》东轴布局 ◎出处/见水印
“大西安”总体规划遵循多轴多轴发展思路,实现“大西安”与整个关中城市群规划有机衔接,带动大关中发展。
这背后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格局:目前,西安经济建设有三个万亿级产业,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先进制造业,三是现代服务业。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下,城市东部(东轴)是西安国际文化的承载区。
西安下一个“新十年”,重大活动、活动将在西安东部举办。这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接待能力、交通组织、公民素质、服务能力、治安水平等都达到了新的标准,这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多年来,西安一直被城墙包围。这一次,因为“大西安时代”,再次有了新的突破——从“城墙时代”到“新长安时代”。
时代|属于西安新坐标时代
那么,如此庞大的世纪工程为何会诞生在西安东部呢?
事实上,2004年作为生态区设立的浐灞已多次举办欧亚经济论坛,还举办过世界园艺博览会、F1摩托艇等。随着大西安新规划的发布2017年,浐灞成为西安“国际文化交流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届全运会是全运会首次在西部地区举办,也成为西安百年来规模最大的城市盛会。其独特、标志性的“石榴花”盛开在灞河沿岸。
丝路国际会议中心
总建筑面积| 207,000㎡
楼层数 | 5层(地上3层,地下2层)
空间设置|会议厅、宴会厅、多功能厅
开始时间 | 2017年11月7日
完成时间 | 2019年7月31日
丝路国际会展中心
净展览面积|72000㎡
空间设置|多功能展厅、标准展厅
开始时间|2017.11.7
完成时间|2019.11.27
西安奥体中心
面积 | 106,000㎡
总建筑面积|156,000㎡
座位数 | 60,000
开始时间 | 2017年11月7日
完成时间 | 2019.11.30
为将西安建设成为未来的“国际会展城市”,未来西安的目标是每年举办各类展览300-400个。其重要载体之一是“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今年12月11日,该项目更是获得全省“单笔金额最大、期限最长、时间最短、利率最低”的开发建设银团贷款,总额达70亿元。
根据其定位,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是西部地区设施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国际性”场馆。建成后将成为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的场所,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城市和国家提供展示、会议、交流、交易的大型综合展览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西安,国际品牌酒店云集。随着西安“新十年”的开启,众多国际国内赛事将在此举办,灞河沿岸地区将成为西安五星级酒店最密集的地区。
西安东部国际酒店群与城市关系图
◎深化/程基智库
例如,本文第一幅图中的图片是“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该中心使用钢材6.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7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如果整理一下时间表,你就知道什么叫“只争朝夕”了:2018年3月14日开始隔震支座安装,3月28日开始钢结构吊装,5月30日钢结构封顶,6.5万个62天完成万元吨钢结构吊装。日均起重能力1050吨,峰值日起重能力2550吨。创造了新的“西安会展奇迹”。
对外事务|梳理东部外围经济带
2007年4月,国务院批准欧亚经济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西安钢结构吊装,永久会址设在浐灞。迄今为止已举办了7届。
欧亚经济论坛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机制。作为公共外交、政策协调、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的平台,已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窗口、全球讨论欧亚问题的首要平台、陕西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发展外向型经济。
正是因为欧亚经济论坛的存在,西安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这些也为西安国际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为领事区建设铺平了道路。
欧亚经济论坛主要活动
▶ 2007年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签署《西安共识》,成为欧亚地区国家开展能源、旅游、金融、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纲领性文件。
▶2011年第四届欧亚经济论坛推动首批丝绸之路“走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在多哈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 2013年第五届欧亚经济论坛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3个城市签署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
▶2015年3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欧亚经济论坛列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之一。
2013年,外交部同意西安市在浐灞建设领事馆区。目前已入驻各类涉外机构35家,是西北地区唯一的领事馆区。该区域已成为大西安对外开放、商贸交流的产业新区。
不难看出,整个浐灞遵循“中部繁华,南北秀美”的空间布局,依托欧亚经济论坛,着力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此,规划建设了总部经济园、博览园、国际金融商务区、领事馆区、雁鸣湖公园、湿地公园六大园区。
腾讯云大数据中心◎新闻动态
其中,文化和金融是浐灞的两大核心发展核心。作为西安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为众多外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必然趋势。
2017年《陕西省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十三五”规划》指出,西安要“建设‘一带一路’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是浐灞金融业务区。
因此,位于浐灞中部核心区的金融商务区建立了监管机构、金融总部、要素市场、金融服务、后台服务和商务配套等六大金融功能板块。地铁3号线的动脉增强了金融商务区与主城的互动。未来,桃花滩南侧横跨灞河的通源大桥也将有效缓解区域交通流量,完善区域路网。
目前,金融商务区已引进金融机构、总部、中介机构、要素市场等项目300多家,已投入运营或在建项目100多家。中国银行全球客户服务中心、软件中心、中国建设银行西安运营中心、前海人寿金融中心项目、金盾护航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金融商务区项目分布图◎新闻资讯
预计到2020年,金融商务区将集聚金融机构100家以上、经营机构1000家以上,容纳金融从业人员10万以上。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西安市金融业新增增加值的50%以上,占陕西省金融业新增增加值的30%以上金融业。将为陕西省金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增速达到20%以上,金融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部分项目落户金融商务区◎新闻中心
此外,亚马逊、腾讯云大数据中心、西安浐灞国际金融中心等一批项目已入驻,初步形成“金融总部+后台+要素市场+金融配套”的产业布局。
这只是东部地区的一个缩影。当承载城市功能的载体不断实现时,资源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聚集。新地标相继落成,使浐灞成为大西安重要的功能承载区,未来也将成为“新长安时代”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