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在焦作书写“最美画卷”
207国道胶温高速公路(西环线)工程沁河大桥施工现场。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国中铁集团的子公司,中铁七局自2003年成立以来扎根河南,足迹遍布全国及海外近20个国家。一大批工程荣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国家队”爱河南,更爱焦作。郑焦铁路建成通车后,在焦作市承接了6个重大项目。去年以来,中铁七局在焦作投资100亿元,占河南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这是新建的太焦铁路河南段。起于山西、河南交界处。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山川,飞越太行山南麓的低矮丘陵,直奔焦作站与郑焦铁路接驳。全长33.4公里,总投资30亿元,今年底将与山西段同步通车。这是中铁七局在焦作的一朵奇葩。
7月25日,随着最后500米长钢轨铺设完成,新太焦铁路轨道铺设完成,全线进入精细调试阶段。由中铁七局承建的新建太焦铁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和“米”字形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规划的网络。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后,必将为焦作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工程指挥员、总经理张爱民说:“郑焦铁路通车后,打通了焦作南部、东部、北部的主要通道。新建的太焦铁路通车后,向西北地区开通后,到达太原的时间将缩短为2小时,焦作融入太原2小时经济圈后,其在区域布局中的地位和品位将显着提升。对拉动焦作人流、物流、资金流、投资、商贸、旅游等产生巨大影响。”
这就是国道207胶温高速公路(西环路)项目。 7月23日,记者在项目沿线采访时看到,跨胶温高速大桥城区段两侧施工任务已全部完成,准备通车。示范段、博爱县段、温县段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该项目是中铁七局焦作市重大建设项目。
去年7月13日,中铁七局数千名建设者齐聚焦作,沿41.35公里长的工程路线安营扎寨。他们为207国道胶温高速公路(西环路)工程建设打响了战场,吹响了冲锋号。数字。开工以来,他们冒着严寒、酷暑、疫情,坚持高标准安全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总投资11.8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15.87亿元的74.55%。今年年底,除南水北调大桥跨线节点外,全线将建成通车。
焦作市焦温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克表示:“207国道焦温高速公路(西环路)项目是焦作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南北纵线乌兰浩特至乌兰浩特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华北、华南的交通大通道,也是连接云台山风景区、焦作影视城、陈家沟风景区的快速出行通道。是贯穿焦作市南北的三大城市重要道路之一。郑焦焦、郑洛焦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融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引领焦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上图:7月25日10时43分,太焦铁路晋豫交界处,施工队伍开始焊接最后一根钢轨。五分钟后,整条轨道铺设完毕。
这就是焦作市白马门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也是该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上游5.6公里。目前施工路段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以东400米处人民路至解放区交界处,全长4.45公里,总投资1.15亿元。该项目将通过疏浚河道、蓄水、建设节点公园等综合手段,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态观光廊道。记者在该项目人民路节点看到,新建的太郊铁路高架桥由东向西飞驰。 50米宽的河道上长满水草,景观石点缀。用生态砖建造的菱形块护坡种植花草,种植微地形。槐树、云杉等错落有致的树木花草,与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铺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园小道,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瑰丽的画卷。
3月14日,市委书记王小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以贤来到白马门河工程施工现场,检查河道治理、园林绿化、种植情况并讲话高度评价它。项目项目经理张卓政信心十足地说:“白马门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如期竣工后,一定会成为焦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建的西子午大道建设项目,也是城市主干道之一,毗邻风景秀丽的城东公园。记者在这里看到,长1.2公里、宽56米的主路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非机动车道、雨污分流管铺设、路缘石、道路平整石预制安装等工作有序进行。今年秋季后,绿化、美化能够如期完成,将对促进城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间部分
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在焦作建设中彰显
勇于跨越、追求卓越,体现了中铁七局翻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信心。用智慧和汗水,用一流的企业品格、一流的团队、一流的品质,打造出蜚声海内外的优质工程。成功的企业家精神。打造百年产品,树行业丰碑,是中铁七局不变的追求。这种创业精神和追求,在每一个助力“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的项目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和体现。
207国道、327国道大桥沥青路面已完成。
国道207胶温高速公路(西环路)工程全长41.35公里,将途经5县(市)6个乡镇25个村庄,一处过沁河,二处过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三道口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全线共有桥梁15座,其中特大桥1座,大型桥8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
据悉,跨沁河大桥、南水北调大桥均采用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结构,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波形钢腹板箱梁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轻”、“新”、“环保”等特点。七局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6项新型智能设备和9项重大技术创新,成功申请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基于波形的悬臂自升式异步吊篮新技术。钢腹板施工不仅可以在三个工作面上平行施工,互不干扰,而且可以实现波形钢腹板的灵活吊装和快速准确的对位焦作钢结构,同时在桥梁左右两侧进行施工。可同步悬臂正向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克服了大跨度桥梁悬臂施工和吊装的难题。 2020年7月,中铁七局申报河南省地方标准《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并获得立项。
正在建设中的西子午线大道。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伟国 摄
南水北调工程中跨干渠桥梁的施工难度最大。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要求,施工期间不允许一滴污水落入运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铁七局创新发明了自升式异步吊篮施工新技术,采用全封闭防护、底兜。 ,实现现场浇注不漏一滴水。记者在温县北冷乡西南冷南水北调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现浇施工。该桥横跨南水北调干渠,需箱梁112根,目前已完成80%。
记者在全长1.8公里的沁河大桥施工现场采访时,远远看到红色架桥机正在缓缓行驶,同时正在进行吊装箱梁、吊篮施工。时间。大桥下部结构已完成。该桥需要168根箱梁和150根50.5米长的T梁。其中一半以上已生产完毕焦作钢结构,正在逐步运输安装。
West Meridian Parkway 正在铺设沥青。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书新 摄
中铁七局在国道207胶温高速公路(西环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次受到市公路局的表彰。施工公司在2019年市公路局普通干线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中获得“AA”级。成绩好。
新建的太焦铁路河南段分为两个招标段,总投资30亿元。按照上级要求,该项目将于今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中铁七局为第二标段。除15.4公里的施工任务外,还负责主复线33.4公里的钢轨铺设以及377孔支撑梁的预制安装。由于前期梁、梁的限制,影响,确保今年通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白马门河(人民路—普济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建设中。
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七局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困难再大,说了算、决定怎么做”的精神,确保今年9月全线联调联测顺利,年底顺利推进。年。自去年11月通车以来,组织了一场攻坚战。预制梁场500多名员工分三班倒。他们吃住都在工地,24小时工作。今年1月下旬,春节期间,我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确保全线支撑梁预制安装工作于5月中旬完成,为后期桥面铺装和钢轨安装创造条件,获得中铁七局专项批复。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我们组织员工开展连年作业。为了打赢制梁架桥攻坚战,他们首次使用了三台900吨架桥机。经过日夜奋战,4月13日顺利完成制梁任务,5月13日全部架设完毕。这是一场美丽的战斗,中铁七局等单位为此发来贺电。项目指挥部赢得了“架桥精神”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