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预埋件的分类、施工工艺及预埋阶段要点

   日期:2024-09-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509    
核心提示:二、预埋件施工工艺流程3、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安装各专业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基础型钢预埋、穿墙穿梁套管预埋、设备和管线的固定件预埋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因此,在下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安装专业应配合土建施工。

1. 关于预埋件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埋件可分为受力型预埋件和结构型预埋件两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埋在混凝土中的锚杆,一般采用一级或二级钢筋,也可以采用角钢或其他型钢制作;二是露在混凝土表面的锚板,一般采用3号钢板或角钢制作。在一些预埋件受力较大的部位,往往在锚杆端部焊有挡板,称为小锚板,目的是增强钢筋的锚固性能。对于有抗剪要求的预埋件,需在锚板上焊抗剪钢板,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2.预埋件施工工艺

1)钢筋、钢板切割、加工;2)焊接;3)支模、安装预埋件;4)对照施工图检查预埋件尺寸、位置;5)浇筑混凝土;6)养护、脱模;7)检查预埋件施工质量;8)补修处理。

3. 埋植前阶段所需的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分为设计任务书审查、施工任务书审查、施工技术任务书三个阶段。

1.设计图纸审查

设计交接图审主要通过专业图自审、专业人员间审图等方式,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便设计人员在设计交接时予以解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附图说明是否完整、清楚、无歧义。

(2)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之间有无冲突;设备层尺寸、管井、竖井尺寸、楼板厚度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3)图纸上的尺寸、坐标、标高、管道交点是否一致。

(4)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基础、空间是否适当。

(5)设备级管线入户方式是否合理。

(6)检查墙体、板内预留孔、套管有无遗漏,尺寸、标高是否正确。

(7)检查不同学科之间是否存在错误、冲突、遗漏等。

2、施工技术简报审查

施工技术交底图审查是在设计交底的基础上,依据施工验收规范、检查评定标准、劳务定额等文件,以招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按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为编制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准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图纸重新取样。在设计交接图审查的基础上,将改变或修改的内容以适当的方式标注在图样上;根据工作队出图要求,对图纸进行重新取样,并按照“样本”标准绘制大图,做到真正看懂、吃透,使大图真正成为现场施工的依据。

(2)编制材料清单。在图纸复制过程中,技术和计划人员会参考施工图预算准确计算各种材料,并分层次编制材料清单。

3.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前期控制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保证三级交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为避免技术交底仅仅成为技术管理系统的一项任务,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作用,克服编制工作仅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独自承担,导致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的弊端,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由项目部和班组级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班组级技术交底是在项目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编制,项目部对班组级(工长)技术交底进行审核,班组技术交底主要是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采用模型法进行。

4. 基础施工时的预埋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安装专业会对土建设计提出技术要求钢结构预埋件技术交底,如预埋基础钢筋、预埋墙体及梁套管、预埋设备及管道固定件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在土建施工图中体现出来。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安装专业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预埋电缆穿墙、给排水管道预埋防水套管等工作。

5. 主体工程预埋工作

现浇混凝土楼板。电气、通风、给排水等工种的接地焊接、预埋套管应与钢筋绑扎紧密配合。一般施工流程为:支模→木箱预留洞(给排水、通风专业)→柱头竖向加固、框架梁加固、下层钢筋绑扎→电气管线预埋(动力、弱电专业)→柱头箍筋及上层钢筋绑扎、外模支设→混凝土浇筑。因此,安装专业应在下层钢筋绑扎后、上层钢筋绑扎前,配合土建施工。安装专业的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预制管材折弯→接线盒及接线盒位置确定→接线盒及接线盒固定→管道连接固定→变形缝加工→接地跳线。当管道或接线盒与钢筋网位置发生冲突时,可将影响安装的钢筋推到一边,待管道或接线盒安装完毕后,再将推开的钢筋适当调整到位,或另绑扎一些钢筋。对于土建结构图上标注的预埋件,如电梯井内轨道支架的预埋铁件、尺寸大于300mm的预留孔等,应由土建工程负责施工,但安装质检员也要随时检查,防止遗漏。对于需要安装专业人员自行施工的预留孔及预埋铁件、木箱等,安装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工程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土建工程施​​工到位时,安装专业人员应及时预留到位,密切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及时完成各层的接地环网焊接工作。

6.预埋件焊接

采用埋弧压力焊焊接预埋件时,焊接时应密切配合引弧、维持弧和顶压,随时清除电极钳口上的铁锈和杂物。同时应及时修整电极槽口形状。如发现钢筋咬边、气孔、夹渣、钢板焊接熔穿、钢板凹陷等质量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清除焊接缺陷。采用手工焊时,角焊缝高度应符合标准要求。采用穿孔塞焊时,钢板上的孔应做成喇叭口,内径应比钢筋直径大4mm,倾斜角为45°,钢筋端部伸入钢板约2mm。焊接时应特别注意严格控制电流,防止钢筋烧伤。

7.预埋件固定

固定预埋件位置是预埋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预埋件的位置不同,所采用的有效固定方法也不同。

1、当预埋件位于现浇混凝土上表面时,根据预埋件的尺寸和作用钢结构预埋件技术交底,有以下几种固定方法:

(1)平铺式预埋件体积较小,可直接绑在主筋上,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其位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角钢预埋件也可直接绑在主筋上,为防止预埋件下部混凝土振松,固定前应在预埋件上钻孔,以便混凝土施工时排气。

(3)施工大型预埋件时,除用锚杆固定外,还应在其上部点焊适当规格的角钢,以防止预埋件位移。必要时,应在锚板上钻孔,以便排气。对于特大型预埋件,应在锚板上钻孔,以使混凝土密实。但钻孔的位置和大小不应影响锚板的正常使用。

2、当预埋件位于混凝土侧面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1)当预埋件距混凝土表面较浅、面积较小时,可采用螺栓紧固卡扣,使预埋件紧贴模板,成型后再拆除卡扣。

(2)当预埋件面积不大时,可用普通铁钉或木螺钉将预先打孔的预埋件固定在木模板上。当混凝土截面较小时,可用延长预埋件锚杆的方式绑扎固定。

(3)当预埋件面积较大时,可在预埋件内侧焊接螺母,并用螺栓穿过锚板、模板,将螺母连接固定。

3、预埋件固定位置的要求:预埋件不得与主筋相碰,并应设置在主筋内侧;预埋件不得凸出混凝土表面,且不得大于构件外形尺寸;预埋件位置偏差应符合规定。

8.预埋过程中其他注意事项

1. 注意预埋工作的人员配备

要做好预埋工作,首先要看懂图纸,仔细阅读,否则会有很多错漏,该预埋的地方就不预埋了。所以在施工前期,预埋人员不但要仔细阅读施工图纸,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前期的看图、审图、技术交底时,如果有外包施工队伍,外包施工技术负责人一定要参加。有些项目在施工前期不愿意外包人员参与预埋工作,认为会增加人工成本,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外包队伍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中的骨干人员参加预埋工作,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带领队伍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了解现场,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各施工单位应相互配合

一般都是土建方先入场,施工到一定阶段后,安装、消防、水电、装饰等单位才进场进行预埋工作,因此各单位的配合尤为重要。土建方在绑扎钢筋时,风井、管道井需要定做木架;较大的洞口周围需要增加钢筋数量;风管穿过墙体大于300mm时需要加设混凝土过梁;相邻的风井、管道井及送风、排烟管道井之间需要用砖墙隔开。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安装单位和土建技术人员相互沟通、配合,共同完成。制定方案不是目的,真正落实才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经常到现场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准确按照技术方案进行了预埋。若不符合标准,要及时纠正,并积极与土建人员协商解决。

注:欢迎关注小编微信公众号“土木智库”,里面有大量小编整理的建筑行业资讯,包括一级建造,二级建造,费用,消防视频和课件,欢迎加入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