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沈有荣
为逐步减持股票,振华重工(600320.SH)计划减持四家上市公司股票。
5月27日晚间,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选择适当时机出售所持有的青岛港等四家上市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
振华重工称,此举是为了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回收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截至2023年末,振华重工资产负债率为77.77%,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公司每年的财务费用高达数亿元。
从2019年开始,振华重工股票投资规模激增,经过几年的收缩,至2023年底,公司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规模约为7.12亿元。
振华重工对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21年至2023年上海振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近三年合计亏损5.39亿元。
近年来,振华重工盈利能力不稳定,2020年至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在4亿元左右波动。
振华重工的分红能力也不稳定,过去四年中,公司有两年没有进行现金分红。
股票浮动收益已连续三次为负
振华重工正在减少对股票投资的资产配置。
根据最新公告,振华重工及其子公司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香港)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港口机械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计划根据市场情况在适当时机出售部分或全部交易性金融资产。
具体而言,振华重工拟出售所持有的青岛港、中通信号、华伍控股、中远海运4家上市公司股票,出售数量分别不超过6247.2万股、1.23亿股、840.18万股、151.8万股。
按拟出售数量上限及公司5月27日收盘价计算,振华重工将分别套现约5.32亿元、7亿元、4990万元、2283万元,合计套现约13亿元。
对于上述股票出售,振华重工表示,此举将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回收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公司财务健康状况。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振华重工的股票投资规模较大。
2019年末,公司股票投资17.09亿元,投资标的包括华伍股份5.9%股权、青岛港1.59%股权、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1.4%股权、中国远洋海运0.91%股权、申万宏源0.001%股权。
2020年末至2023年末,上市公司股票投资金额分别为15.92亿元、11.45亿元、8.69亿元、7.12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振华重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数量在逐年减少,期间,标的公司持股比例和股价都有变化。
例如,2022年末,振华重工持有华武控股5.3%、青岛港1.59%、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1.16%、中国远洋海运0.02%、申万宏源控股0.001%等。
对比发现,与20219年末相比,振华重工略微减持了华屋控股、中国远洋海运控股的持股。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振华重工投资上述上市公司并未获得太多利润。
在不考虑减持套现因素的情况下,财务报表反映,振华重工对上述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2019年至2023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0.88亿元、0.94亿元、-2.36亿元、-2.76亿元、-2700万元,近三年合计亏损5.39亿元。
资产负债率超过70%
振华重工称,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确实需要降低负债水平。
2019年末至2023年末,振华重工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5.04%、78.47%、77.47%、76.83%、77.77%,均处于较高水平。
当然,这与振华重工的高合同负债有关,同期,该公司的合同负债分别为8.23亿元、111.95亿元、123.86亿元、133.48亿元、192.31亿元。
剔除合同负债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3.94%、64.35%、61.66%、59.76%、55.11%,呈下降趋势。
即便继续下降,公司的有息负债依然相当可观。截至2023年末,振华重工货币资金51.05亿元,对应短期借款47.8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6.51亿元,长期借款151.05亿元,长短期负债合计285.38亿元。其中,短期负债134.33亿元,是货币资金的两倍多。
近年来,随着利率下行、负债规模缩减,振华重工财务费用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至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14.97亿元、11.18亿元、6.64亿元、7.75亿元、5.46亿元,2023年财务费用虽然下降幅度较大,但仍超过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1.85亿元。
振华重工是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公司在港口机械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连续多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近年来,公司积极实施智能制造升级,2020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跨运车、装船机等产品实现市场突破。
不过,振华重工近年来的经营业绩并不亮眼。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96亿元,同比增长12.76%;净利润5.15亿,同比增长16.24%。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6.55亿元、259.78亿元、301.92亿元、329.33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7.89%、14.67%、16.22%、9.08%;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4.40亿元、3.72亿元、5.20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8%、4.17%、-15.44%、39.80%,波动较大。 同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0.58亿元、-4.4亿元、4.15亿元、2.74亿元,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2022年下降33.91%。
独家深度推荐:
陈发树父子离职 云南白药受重大冲击 一季度营收仅增2.49% 研发停滞
东益日盛两年亏损10亿 旗下分公司被传跑路
李兆廷咄咄逼人,导致欠债数千亿,东旭集团两家公司5年累计亏损126亿,还被起诉。
华铁应急易主,胡丹峰套现近19亿,业绩负债率上升,43亿债务压力
九芝堂8年盈利30.9亿,却分红30.4亿被退市
明阳电气被国网列入黑名单,公司业绩数据相差1800万,张传伟质疑其诚信
铜陵有色完成67亿收购,净利润减少15亿,内幕交易、短线交易轮番上演
华夏银行息差收窄,收入下降逾20%,分红比例降至23%,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垫底。
康师傅方便面收入下降2.84%,或将大幅提价,六成收入来自饮料
广汽本田销量连续三年下滑,裁员逾千人上海振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12万辆新能源产能或将闲置
青海春酒被曝股价跌47% 4年亏损逾11亿 高价廷华酒“只做外销”
牧原股份负债746亿 关联收购35亿涉及利息转移 多项异常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