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23上海振华智能装备与技术交流论坛在广州举行。 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港口机械及海洋工程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港口航运业、海洋工业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交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上海振华重工董事长刘成云在主论坛上致辞。 他表示,振华重工的产品现已进入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1.5万台振华制造设备矗立在全球码头,覆盖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100名港口。 秉承“每年创世界第一”的目标,振华重工累计创造了50多个“世界第一”,拥有20多项港口机械领域领先的核心技术,参与了70多项占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的%,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提供自动化码头整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作为全球港口机械领域的领先企业,振华重工已连续26年占据全球行业市场份额第一,产品服务于107个国家和地区。 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无疑是振华重工在港口机械及海工领域自主研发的14款新产品的发布。 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与港口密切相关的新品有10个:
1、新一代水平运输车IGV具备“规划路径”思考能力,搭载卫星导航定位、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 它可以成为一种灵活的“运载工具”,无需磁钉引导。 “工人”上海振华重工钢结构,自由穿梭于码头堆场之间。
2、全新的“U”型堆场布局。 在这种布局下,外部卡车和IGV可以直接进入集装箱区域进行作业。 通过三级智能闸门后,外部集装箱卡车可直接前往堆场的目标港位。 取放箱子后,可以沿着“U”形路径离开港口,而IGV则可以沿着相邻的“I”形车道从海边行驶到堆场。 站点之间的操作分为内部和外部流量,安全高效。
3、散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多种自动化技术,实现设备信息互联。 它是振华重工为散货码头量身打造的自动化产品,让操作人员在洁净、舒适、智能的操作环境中实现整个作业过程的一人掌控的目标。
4、新一代TOS系统PORTMANUS是终端的“超强大脑”。 通过构建一体化管控架构,高度整合终端资源和规划调度,促进终端资源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它还具有分组管理的优势,给码头管理者更清晰、更准确的决策依据,让码头的信息神经网络自由沟通。
5、自动化立体空箱堆场,采用轻质钢结构和导槽,装卸设备和堆垛设备分离,提高整体装卸效率; 它采用激光扫描、视觉识别等自动化技术,让空集装箱存取更加智能、高效。 空箱库的设计可以为码头节省大量的土地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空箱堆场的抗风能力。
6、AB型岸桥,其主要特点是轮压小、风阻小,这得益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 首先,大梁系统更轻,大梁截面高度降低,不仅降低了轮压,还降低了风载。 其次,锚定状态下整机重心降低,减少了暴风雨条件下的倾覆力矩,抗风能力更强。 最后,变桨缠绕系统使用的钢丝绳和滑轮更少,比传统码头起重机减少50%以上,更加节能环保。 基于这些优势,AB岸桥非常适合传统码头及风速较高区域的升级改造。
7、新一代绿色低碳轻量化码头起重机重量小于500吨。 与内河码头传统轻型岸桥相比,整机重量减轻15%。 首先,风荷载显着降低,门框、梁的风荷载降低30%-50%; 同时减少了小车和俯仰的总功率上海振华重工钢结构,因此能耗低; 由于整机重量减轻,轮压也减轻; 此外,整体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8、S-ASC型高速自动化轨道起重机,小车速度可达300m/min,起升速度45.90m/min; 另外,在卷绕系统防摇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吊具平移范围更大,可达250毫米。 此外,还采用了“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使系统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更能适应系统参数和工况的变化。
9、高效环保卸船机。 拥有独家专利的四窗投料装置和全封闭螺旋输送装置,彻底解决了粉尘问题。 同时设备运行噪音低,噪音值降低至75分贝以下。 此外,螺旋卸船机具有重量轻、码头压力小、操作简单等特点,支撑干散货码头升级发展。
10.电气化流动机械。 ZPMC已成功将绿色能源应用于跨运车、AGV、IGV、内装车、正面吊、叉车等流动机械。 续航能力完全满足终端操作需求。 随着新氢能源的使用,让流机设备进一步从低排放走向零排放。
此外,振华重工还发布了全球最大起重能力的自航式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亚洲首艘海上风电SOV运维母船、浮式风力发电机风光水产养殖一体化海上工程装备、我国第一艘海上风电SOV运维母船。 补偿栈桥等一套海洋工程核心部件,书写了“高端、智能、绿色”装备制造的无限可能。
在“高效绿色智能码头建设的探讨与畅想”高端对话环节,来自振华重工、广州港、宁波舟山港、中远海运港口、招商港口集团、和记港口集团(HPH)、马士基港口的代表集团(APMT)与迪拜港口世界(DPW)的专家齐聚一堂,就智能技术在未来智慧港口的应用、绿色能源的采用、减少碳排放、改善港口环境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的物流效率。
在“港口装备智能绿色创新”分论坛中,以“智能”为主题,振华重工分享了制约自动化码头发展关键瓶颈的水平运输系统,包括无人驾驶、路侧感知、云系统和码头系统。 “车-路-云-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成果; 展示自平衡起重AB岸桥、轻型岸桥、S-ASC型轨道起重机,以及作业效率更高、粉尘排放更低的螺旋起重机、卸船机、自动化等港口机械新产品、新技术和突破拆装锁机,打通自动化码头运营的“最后一公里”。 这些创新成果将为各自领域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论坛还展示了振华重工推出的自动化仓储物流装备技术。 该技术使滚装码头商用车和集装箱的存储更加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推动港口运营模式变革,提高码头工作效率。 以及投资和运营经济学。
论坛上,振华重工举行了万台港机吊具专场下线仪式。 吊具是港口机械装卸关键环节的配套设备。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振华重工集装箱吊具产品现已拥有单箱、双箱、液压、全电动等8个系列200多个型号。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10000台国际标准集装箱吊具的交付。
据港圈(ID:gangkouquan)了解,振华重工已在中国福建厦门、山东青岛、上海洋山、上海、天津、广西钦州、广州南沙等地开展业务,并在意大利、印度、阿联酋等地开展业务。阿联酋、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方政府参与自动化码头建设,持续推进码头智能化建设。 截至目前,振华重工已参与国内外近60个自动化码头项目建设,建造了全球70%以上的自动化码头。
在振华重工的全球战略布局中,除了拥有优秀的软硬件能力走出去外,供应链的建设也非常关键。 对此,上海振华重工委副书记、总裁欧惠生表示,公司供应链管理方面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成立供应链管理委员会,开展顶层设计。设计公司供应链管理并协调供应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二是优化流程,实行统一集中采购、公开集中采购。 三是加强全链条管理,与供应商实现优势互补; 第四,实现供应链数字化,招聘、采购数据全部上线,实现产融结合,建立库存管理系统,提高物资周转率。
展望未来,从传统港口机械制造商到现代智能码头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振华重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树富二手钢结构负责人陈强在接受港口圈(ID:gangkouquan)采访时表示,振华重工拥有丰富的装备制造经验和国际一体化背景,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此外,振华重工还十分重视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目前拥有专业工程师团队1600余人。 这支强大的技术团队也将加大软件研发和运维工作的投入,为智慧港口提供基础。 建立授权。
港圈(ID:gangkouquan)认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上下游物流链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作为港机装备龙头企业,振华重工一直在积极适应变化。 。 一方面,振华重工瞄准未来港口智能化、绿色发展趋势,率先投入智慧港口建设浪潮。 另一方面,振华重工也在加大在港口机械设备后服务市场的布局,做强主业。 在不断拓展业务版图的同时,这是他们对如何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