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以下严格规则:
4.2.1钢材及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标准的要求。
4.3.1 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4.1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大六角螺栓、扭剪高强螺栓、钢格栅用高强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螺钉、拉铆钉、钉子、地脚螺栓(机械型、化学试剂型)、锚栓等标准紧固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附件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大六角螺栓、扭剪高强螺栓出厂时应附有扭矩系数、紧固轴力(预拉力)检验报告。
5.2.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焊工证,持证上岗的焊工必须按照考试合格的项目和认可的作业范围进行焊接。
5.2.4 按设计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检测检查其内部缺陷。当超声波检测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检测。内部缺陷分类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分级》GB 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GB 3323的规定。
圆管T型、K型、Y型节点的焊接球节点桁架焊缝、螺栓连接球节点桁架焊缝及相关线焊缝的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一次焊缝和二次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类应符合表5.2.4的规定。
注:探伤率的计算方法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对于工厂化焊缝钢结构用大六角头钢结构用大六角头,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小于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检测;
(2)对于现场安装的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焊接条件下的焊缝数量计算百分比,检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且不应少于 1 条焊缝。
6.3.1 钢结构制造、安装单位应分别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及复检。现场加工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8.3.1 吊车梁、吊车桁架不应发生挠度。
10.3.4 单层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3.4 的规定。
11.3.5 多层、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3.5的规定。
12.3.4 钢网架结构应在整体组装完毕和屋面工程完工后测量挠度值,实测挠度值不应大于相应设计值的1.15倍。
14.2.2 涂层材料、涂装道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干涂膜总厚度应为:室外150μm,室内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道涂装干涂膜厚度允许偏差为-5μm。
以上数值为涂层干膜厚度的平均值。
检验数量:随机抽检10%,同一型号的零部件不少于3个。
检验方法:采用干漆膜检测仪检测,在每个部件上测试5个位置,每个位置的数值为相距50mm的3个测量点的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14.3.3 薄涂层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满足相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厚涂层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应在80%及以上的面积上满足相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且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