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结构工程因其强度高、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而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施工质量的检测手段也逐步完善。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施工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施工工序,直接决定着钢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就焊缝质量检验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焊缝内部缺陷质量检验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第5.2.4条规定,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级、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查内部缺陷。当超声波无法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照相。探伤。
1.1 探伤次数
一级焊缝探伤率为100%,二级焊缝探伤率为20%。对于工厂制作的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对于现场安装的焊缝钢结构焊缝检测价格,应按相同类型、相同焊接条件下的焊缝数量计算百分比。这是因为钢结构中的焊缝一般较长,每条焊缝都按照规定的百分比进行检验,有利于保证每条焊缝的质量。安装焊缝一般不长,计算焊缝数量是可行的。有些探伤报告不区分生产和安装,只填写探伤比例,或者只进行一项探伤,这是错误的。
1.2 如何理解“要求全焊透的一次焊缝和二次焊缝的设计”
焊缝有三种类型:对接焊缝、角焊缝和角焊缝组合焊缝。角焊缝不存在“焊透”问题,但对接焊缝和组合焊缝存在焊透问题,即存在部分焊透和全焊透问题。焊缝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只有一级和二级全熔透焊缝需要进行内部探伤试验。全焊透焊缝可达到3级,不需要内部探伤;角焊缝可以为2级,仅指外观质量按2级进行检验,不需要进行内部探伤。
1.3 常见需要内部探伤的部位
由于规范中要求进行内部探伤的部位比较抽象,具体操作中常见的需要进行内部探伤的部位有:梁、柱的腹板与翼缘板之间的焊接接头、梁与柱之间、梁与柱之间的长对接焊缝。其端板角接组合焊缝、框架结构梁、柱连接的角接组合焊缝等。
1.4 探伤方法
超声波探伤操作程序简单、快速,对各种接头形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裂纹和未熔合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因此,内部探伤优选超声波探伤。当超声波探伤无法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规定,对于厚度小于8mm的钢材对接焊缝,不应采用超声波探伤来确定焊缝的质量等级,而应采用射线探伤。否则,厚度小于8mm的钢材对接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只能采用三级焊缝。
1.5 焊缝质量等级评定
焊缝探伤缺陷的评定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一级焊缝评定为II级,二级焊缝评定为III级。
1.6焊缝内部质量存在隐患,需施工技术监督。
例如,Q345 应该与 E5016 和 E5016 焊条焊接。如果换成E4303焊条,价格会便宜一些,焊缝内部缺陷也会减少。探伤后质量合格,但焊缝强度会降低。
2、焊缝表面质量检验
GB50205第5.2.6条规定: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等缺陷。如有疑问,请使用渗透剂或磁粉检测。
2.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表面探伤?
《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表面检验:①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同类焊缝进行100%表面检验; ② 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部位进行表面探伤; ③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 ④ 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2.2 探伤方法
应使用磁粉检测来检查铁磁材料的表面缺陷。只有当由于结构或材料原因而无法使用磁粉探伤时,才可以使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对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渗透探伤适用于检查非磁性材料表面的开放缺陷。表面探伤要求被检工作表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光滑度。
2.3 裂纹缺陷
不允许有裂纹缺陷存在。无论焊缝要求的质量水平如何,任何类型的焊缝都不允许出现裂纹。因为裂纹末端非常锥形,在使用过程中在很小的应力作用下就可以扩展。同时,除了弧坑裂纹(3级焊缝允许小于5mm的弧坑裂纹)外,其他裂纹的产生不是焊工个人操作的问题钢结构焊缝检测价格,而是材料(主材料、焊材)的选择问题。 )以及焊缝设计的致密程度、焊接技术和措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裂纹的发生呈批量式。
不要以为经过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验过的焊缝表面就不会出现裂纹。由于灵敏度限制,这两种方法对表面细微裂纹的检测远远不如磁粉。发现裂纹时,应将其全长铲除,并同时铲除两端延伸50mm的部分。
这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