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仪保养与使用注意事项及回弹检测技术一般规定

   日期:2024-06-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42    
核心提示: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5.结构实体检测要求4)、混凝土强度实体检测:主体结构混凝土一般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采用1%酚酞溶液和碳化深度检测仪检测。

养护结束后应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准试验。

eq \o\ac(○,3) 回弹锤使用后应将冲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冲击杆、杆前端球面、刻度盘表面及机壳上的污垢和灰尘。回弹锤不使用时应将冲击杆压入仪器内,冲击结束后按下按钮即可锁紧机芯。回弹锤应放入仪器箱内,平放于干燥阴凉处。

4.2.4 反弹检测技术

4.2.4.1 一般规定

eq \o\ac(○,1)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试验需提供下列信息

工程名称和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单位名称;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名称、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水泥类型、强度等级、稳定性、制造商名称;砂、石类型、粒度;外加剂或添加剂类型、用量;混凝土配合比;

建筑材料、模板、浇筑、养护、成型日期等的测量;

eq \o\ac(○,2) 必要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

eq \o\ac(○,3) 检测原因。

4.2.4.2 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试验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进行,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检验:适用于生产工艺条件相同、混凝土等级、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相同、养护条件相同、龄期相近的同一结构或构件。按批检验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10~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个。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所抽取的构件应具有代表性。

4.2.4.3 各部件或部件的测量区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构件或部件的测区数量不宜少于10个,对于尺寸在一个方向小于4.5m,另一个方向小于0.3m的构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

2)相邻两个测区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距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0.5m,且不应小于0.2m;

3)测量区应选择在构件相对可测的两个面上,或一侧,且分布均匀。测量区必须布置在构件的重要、薄弱部位,并应避开预埋件;

4)测量区域的面积不应大于0.04平方米;

5)试验表面应为混凝土表面,表面应清洁、平整,无松散层、泥浆、油脂、涂层、蜂窝状物、表面粗糙等缺陷,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松散层及杂物,不得有残留粉末或杂物。

6)受撞击时产生振动的薄壁、小型部件应予以固定。

4.2.5 回弹值测量

1)检测时回弹仪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检测面,缓慢加压,准确读值,迅速复位。

2)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测区内,相邻两测点净距不应小于20mm,测点不应在孔隙或裸露的石材上,同一测点应打一次。每个测区应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个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估计为1。

3)碳化深度测量

4)回弹值测量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量区域数量的30%,取平均值作为构件每个测量区域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的范围大于2.0mm时,应在每个测量区域测量碳化深度值。

5)碳化深度测量:可用适当工具在测量区域表面打一个直径约15mm的孔,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内粉末、杂物应清理干净,不可用水冲洗。同时在孔内壁边缘滴上1%酚酞酒精溶液。当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界线明显时,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界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每次读数应精确到0.5mm。

4.2.6 实体反弹

1)需回弹的楼层数应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由监理、施工等方共同选定;需回弹的结构或构件的数量必须满足要求。

2)本层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28d强度后,由项目生产经理、技术总监带头,施工质量安全部负责落实,到现场对该层结构混凝土进行实物回弹。

3)回弹过程应在现场监理工程师或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的现场监督下进行,应随机抽取试件进行回弹,并在相应的表格上做好回弹原始记录,记录须经现场监理人员签字确认。

4) 反弹前先用砂轮或砂纸将表面打磨平整,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浮浆,然后进行反弹。

5)回弹完成后,用随身携带的小锤敲碎结构表面,将事先配制的酚酞酒精测试溶液滴在表面,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结构或构件的碳化深度值。

4.2.7 回弹值的计算

1)计算测量区域平均回弹值,应从测量区域的16个回弹值中去掉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剩下10个回弹值按下式计算:

计算测量区域平均回弹值时,应从测量区域的16个回弹值中去掉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剩下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Rm…………测量区域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再根据实测值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平均回弹值,并利用《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技术规范》中的附录结合现场实测的碳化深度值,查明该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4.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4.3.1钢筋保护层厚度

地下保护层厚度:

主体结构保护层厚度:(类别:1)

4.3.2 试验次数

1)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要求及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固定牢固,保证结构保护层厚度正确。对梁、板构件应按2%、不少于5个构件抽检,其允许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对钢筋保护层进行实物检验时,应按规定进行检验,监督抽检时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4.3.3 检测位置

eq \o\ac(○,1),对所选的梁构件,应检查所有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对所选的板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每根钢筋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1点。

eq \o\ac(○,2),对于梁、板构件,应按2%且不少于5个构件抽检。当有悬臂构件时,抽检构件中悬臂梁、板构件的比例不应小于50%。

4.3.4 检测位置规划如下:

4.3.5 允许偏差

1)检验钢筋保护层厚度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

2)板类构件:+8mm -5mm;梁类构件:+10mm -7mm

3)柱、墙构件:+8mm -5mm

4)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检验,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合格率应在90%以上。

4.3.6 检测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无损或部分破坏性方法进行,也可采用无损方法加校准的方式进行部分破坏性方法检验。采用无损方法检验时,所用检验仪器应经计量检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验误差不应大于1mm。

4.4 混凝土楼板厚度检测

4.4.1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各楼层楼板标高,并根据楼板设计厚度确定钢马鞍高度,保证各位置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且允许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楼板厚度允许偏差为5mm。

4.4.2 进行楼板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由建设、监理、施工方共同选定;

4.4.3 拟检测楼板厚度的楼面梁板模板拆除后,应进行楼板厚度抽检,每层选点数不应少于3个,具体检测位置应在每层预留洞口及预埋水电管线边缘处,也可采用机械设备在楼面上钻孔检测;

4.4.4板材厚度允许偏差为+8mm、-5mm。

检测时应根据不同的楼板厚度分别对混凝土楼板厚度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检测记录,检测计划如下:

4.4.5 混凝土板厚度检测方案

4.5 外观实测

4.5.1 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必须对模板工程进行过程验收和交接验收,因此必须对模板工程进行实际测量。

安装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3)模板安装完毕后,由生产经理牵头,质量安全部负责验收。验收过程中,现场进行实际测量。检查项目包括表面平整度、标高、层高、整体高度、垂直度、截面尺寸、轴线位置、相邻两面高差、底模板上表面标高、预留孔尺寸及中心位置、预埋钢筋、预埋管线、预留孔中心线位置等。每项不低于10个点进行抽检。内部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预埋件及预留孔的允许偏差: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4.5.2钢筋工程

1)钢筋绑扎后,对钢筋安装工程进行实物测量。检查项目包括绑扎钢筋网、绑扎钢筋骨架、受力钢筋、绑扎钢筋间距、钢筋弯曲起点、预埋件等。每个检查项目不少于10个检查点。内部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质量控制的允许偏差如下:

4.5.3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应对其构件的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接口尺寸、电梯井、表面平整度、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留孔中心线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点数不少于10个。

2)检测项目的允许偏差如下:

5.结构实体检验要求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A.混凝土强度试验以混凝土浇筑现场制备、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准。混凝土强度试验用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的保留、养护及强度代表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由监理(施工)方与施工方共同选定相同养护条件下试件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份;

2)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每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取试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

3) 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养护条件的试件,其保留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数量及重要性确定,且不应少于10组钢结构实体检测,且不应少于3组;

4)混凝土强度物理试验:主体结构混凝土一般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采用1%酚酞溶液、碳化深度测定仪检测。取样的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应具有代表性,取样层数应不少于总数的1/3。取样混凝土个数应不少于混凝土构件总数的10%,且不少于3个。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分别取样;

B.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其取样数量、检验方法、允许偏差及合格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查的结构部位,应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程度,由监理(施工)方、施工方共同选定。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可采用损伤法、局部损伤法,也可采用无损法、与局部损伤法校准。采用无损法检测时,所用检测仪器应经计量检定,检测操作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本项目采用专用钢筋扫描仪进行检测。

3、梁、柱、板等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均应抽样检验。对梁、板构件,应按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抽样检验。当有悬臂构件时,抽样构件中悬臂梁、板构件的比例不应小于50%。具体做法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E。

4.对选取的梁构件,应检验所有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对选取的板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每根钢筋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1点。

5、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钢结构实体检测,对于梁构件为+10mm、-7mm;对于板构件为+8mm、-5mm。

C.现浇板厚度检测

1、采用钻孔尺法;

2、抽样的现浇板应具有代表性,抽样楼层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3。每层抽样现浇板数量一般不应少于1块,每块板应随机测量4个点;

3、用钻孔测量法检测现浇板厚度的钻孔直径宜为12mm至16mm,板底基础部分长100mm;表面应平整光滑,采用具有足够刚性的不锈钢制成。测量工具应采用游标卡尺或卷尺,精确到1mm。

6、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本工程拟使用塑料垫块产品,既保证了工期要求,又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下面就混凝土钢筋保护层使用塑料垫块的介绍:

1)楼面塑料垫块采用十字榫扣设计,当钢筋压在垫块上时,十字榫扣将钢筋牢牢固定,不会左右移动,在混凝土干固拆除模板后,楼面底部再也看不到橡胶垫的痕迹,楼面底部非常平整、光亮。

2)横梁塑料垫块采用双面保护层设计,即靠近模板和楼面底板的地方都有保护层,小尺寸的像弧形的给墙体模板用,大尺寸的给楼面用。垫块中间的凹槽是专门设计用来穿入钢梁的,当钢筋放在垫块上时,横梁的细钢筋正好卡在里面,这样横梁整体钢筋就不会晃动,牢牢的固定在垫块上。当横梁垂直时,可以当楼面垫块使用,是一物两用的设计。

3)马凳是配合楼板底部的地垫使用的,用来支撑第二层钢筋,同时也作为模板与钢筋之间的间距,上面有凹槽设计,当钢筋放到马凳上时,就牢牢的卡在上面,防止钢筋脱落。

4)加强施工技术交底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项目技术负责人将结合工程具体操作部位,向施工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交底。除口头交底外,还会出具书面记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