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大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

   日期:2024-02-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9    
核心提示:“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使鞍山从魁梧的钢铁巨人化身为破浪乘风之鲲鹏,五大产业齐飞并进。围绕沈阳经济区建设,立足发挥地区产业优势,鞍山市迅速搭建起支撑发展的四梁八柱,钢铁、菱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城市融合经济体“五业并举”得到大力推进。打造东北振兴隆起点

辽河岸稻浪滚滚,千山万水下南果飘香。 此时,位于辽东半岛中部的钢都鞍山迎来了一年中最丰富的季节。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鞍山振兴发展的伟大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鞍山市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东北振兴特别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重要指示和省委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两翼融合”经济发展战略,全力调整结构,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整体形成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经济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变化,老工业基地正在走上高质量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之路。

解放思想先行谋划“两翼融合”经济发展战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什么是“初步”? 新时代浪潮中如何“预判”? 对此,鞍山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谋划,并迅速开展了精准定位和有效行动。

“缺点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新动力在哪里?” 大型调研座谈活动成为鞍山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重要切入点。 这一大规模的研讨活动从去年10月开始。 两个月后,共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51项,发现不足995项。 暴露问题并不丢脸,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鞍山市党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正视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不断增强,都得益于这一理念的坚持和落实。 鞍山市委对比“四个缺点”并组织认真梳理:营商环境方面,诚信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办事难”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不高。 投资少、招商后续服务、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从经济结构看,经济发展潜力不足,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 钢铁、菱镁、装备制造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5%以上。 新兴产业集群项目占项目总数不足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不足15%。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在推进改革方面,体制机制不活跃,创新发展不足,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不高兴; 一些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粗放,缺乏有效的服务和指导。 对外开放方面,外贸依存度在10%左右,利用外资规模和金额较小,各行业普遍缺乏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总体水平“散、低、低”。小”,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干部思想观念跟不上新时代,存在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导致发挥不出优势、不抓住机遇。 政策运用不力、不作为、迟缓的问题,做事怕麻烦、怕麻烦的心态不同程度地存在。 不掩盖、不护短板,以问题为导向,让全市上下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形势的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思路。

知己知彼、自强不息,努力谋划鞍山改革发展; 知难而进,努力解决突出矛盾; 知新又快,努力激发全市创新活力。 鞍山坚持立市以民、企业兴市、依法治市。 结合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产业发展战略,考虑自身在国家和全省的发展战略地位,最终科学确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 布局思路:把鞍山建设成为东北振兴的起点、科技人才聚集地、钢铁菱镁、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崛起带、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北方。

内外、上下、历史、现实、未来,鞍山用多维度的理念和举措,描绘了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树立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风向标。社会发展,形成了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的环境。 以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鞍山传统工业化城市转型升级“两翼融合”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

其中,“一翼”是大力发展钢铁、菱镁、装备制造业; 另一个“翅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融合”“文化化”是指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大产业融合、互补、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更好带动“吃、住、行、购、买”等消费产业。文娱”,形成各市场主体互惠互利、四大产业与“吃、住、行、购、娱”城市综合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目标是用五到十年打造五个产值超千亿的经济体,即形成钢铁、菱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和城市一体化经济,彻底改变鞍山经济结构。

“双翼一体”经济发展战略,让鞍山从魁梧的钢铁巨人,变成破浪乘风的鲲鹏,五大产业并进。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在一处思考、一心工作,正在齐心协力,推动振兴发展驶入快车道。 市场主体进一步活跃,稳定和谐社会正在形成。 鞍山正在重拾信心,焕发出新的前景。 活力。 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税收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 。

五业并举,实现内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70年前,鞍山在“高粱地”创造了钢铁生产的奇迹。 70年后的今天,鞍山也能在新时代涅槃! 这是鞍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的誓言。 这是9252平方公里的钢城里牢记使命的践行。 这是鞍山360万人民的美好愿景。

围绕沉阳经济区建设,发挥区域产业优势,鞍山市快速筑起支撑发展的四梁八柱,大力推进钢铁、菱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五业并举”。和城市一体化经济。 事物不能无因而生,也不能无转化而变化。 鞍山市也在积极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聚集。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全力向欧洲开放西流市场,参与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17+1”合作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 加快鞍山港、德林陆港二期、西流国际物流园区、隆基物流园区建设,为有效整合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形成均衡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提供了不竭动力。

目前,鞍山市钢铁产业已形成以鞍钢为龙头、地方企业为补充,集采矿、焦化、烧结、冶炼、轧钢、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体系。 可生产700多个品种、6万多个产品。 产品多种规格。 其中,鞍山钢铁集团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七、中国第四; 后营集团作为鞍山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自2007年以来一直是辽宁省县域经济民营企业中纳税第一大企业; 保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H型钢生产的龙头企业; 辽宁紫竹集团已成为全球少数能够生产Z型钢板桩的企业之一。

在菱镁产业方面,鞍山现已形成以镁耐火材料、镁建材、镁化工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集群。 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今年上半年,全市菱镁产业实现总产值115.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8%。

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鞍山市积极引导智能制造企业与沉阳国际软件园对接,共同培育科技创新实体。 装备制造业正在向成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抓住正华集团参与海城石油机械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契机,推动新集团在石油装备制造、工程服务、能源开发等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打造财富 500 强企业。 目前,全市有装备制造企业190多家鞍山钢结构,产业规模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 主导产品有冶金矿山设备、输变电设备、专用工程机械及车辆、通用机械、节能环保设备、汽车等6大零部件板块,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5家。 10亿元。

高新技术是产业变革的引擎。 以此为基础,以“大创新、大服务、大平台、大产业”理念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鞍山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的助推器。 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和“研究院经济”,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研发团队参与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目前,全市拥有研发机构491个,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8个,省级研发机构143个。 建成院士工作站21个,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高新技术企业13家。 七彩化工和雅士光电成为2018年以来省内仅有的两家新主板上市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建设城市一体化经济方面,鞍山市首创“四产融合”一体化理念,追求乘数效应,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综合效益正在显现。 仅今年,就成功举办了千山梨花节、国际篮球比赛、全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克莱德曼鞍山音乐会、全国游泳锦标赛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和体育赛事。 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实现256亿元,增长16.4%; 餐饮业营业额增长8.6%,住宿业增长7.9%,文化娱乐业总收入增长20%,国内外游客人数增长16.2%; 夜市日高峰客流量达2.5万人次。 一滴水不能成海,一棵树不能成林。 “四产”融合,让鞍山这座素来是“钢饭”的城市尝到了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带来的另一种甜头。

出台推进一体化新举措 打造东北振兴新起点

“四产”融合中的“一体化”,并不是鞍山一​​次性、一业之举。 世界因我们共同努力而胜利。 炼钢需要融合,发展需要融合。 深谙炼钢之道的鞍山,早已将“融合”基因注入各方面,打造东北振兴起点。

以鞍山、鞍钢“双鞍”一体化为例,鞍山市在牢固树立“服务、共赢、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鞍钢在拉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全力推进“双鞍”,实现情感、风景、人、智力、产业、市场的融合,即情感、视野、人才的全面融合、智力、产业发展和市场开发。

为此,鞍山市不断加强双方理念交流,全力以赴服务鞍钢发展鞍山钢结构,支持鞍钢继续建设以“店小二​​”精神在全球钢铁行业中形成综合竞争优势,提供全生产链优质服务。 鞍山市还成立了高级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四级联络制度和人才流动机制,为鞍山钢铁集团提供定制化项目管理服务。

同时,为加强产业融合,鞍山市与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家乡鞍山”项目,联合组建外贸集团,持续建设六大产业园区,形成签订“双鞍山”一体化框架协议,围绕25个具体合作项目,推动43个重大项目规划,积极推动鞍钢、福安等企业与沉阳华晨宝马、沉阳飞机集团、等,并与沉阳市共建汽车文化产业园。 近日,鞍钢中原实业公司与鞍山市骊山区共同推进的鞍钢废钢加工项目举行竣工投产仪式。 项目达产后,一期工程预计年加工能力50万吨,收入12亿元,利税2000万元以上。 。 此外,“双鞍”还联合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钢材流通促进会”。 鞍山当地涉钢企业与鞍钢合作更加紧密,实现了“双鞍”共赢。

加快引进人才,打造助推振兴“磁石效应”

人才是第一资源,这早已成为当前的共识。 俗话说“育人贵人,安天下君”,尤其对于正处于振兴发展关键时期的鞍山来说,“智”尤为重要。

为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鞍山市持续开展“院士鞍山行”系列活动,吸引众多院士等尖端人才来鞍山开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活动。 39位院士、200余名专家团队来安澜把脉经济发展,新签约合作项目10个。

鞍山市还积极推动鞍山职教城与鞍钢等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蓝领人才基地立足鞍山,辐射东北。

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鞍山市出台了36项人才新政策,建设了人才产业园,落实了“钢都人才卡”、“金鑫钢都人才贷”、“人才贷”等优惠政策,持续开展“环球鞍山人”、高端人才沙龙、鞍山医学专家联盟、“钢都学子回家乡”等系列活动,搭建了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黄金平台”,吸引了众多“走出去” “人才回国投资创业、回乡创业。 2018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57人,外籍“高精尖”人才15人; 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37个。

担当干事责任,转变作风,凝聚坚强力量

火车跑得快是因为有头带。 虽然话很简单,但每一个字都说得有道理。 鞍山市深刻认识到,没有做好作风建设,经济社会列车前端就会出问题,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此,鞍山市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事情为轴心,转身、干事、忙碌、担当、敢担当、能干,组织3批263件“优秀工作作品”在全市机关“展示”,推动广大干部强化工作意识,一次做一件事,一次抓一个节点。 因为难,所以做,用它来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鞍山市要求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清醒认识自己的责任,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抱怨、不抱怨、不懈怠,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发展和落实上。 。 鞍山市对推诿不作为、低效不作为、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了严肃问责。 2019年上半年,共查处案件24起,涉及33人,给予纪律处分20人,警告以下13人。

同时,鞍山市还支持和鼓励敢于冒险、敢于尝试的干部,对承担责任的人负责,对责任人追究责任。 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干部考核认定选拔任用的若干规定》,并开展学习培训。 雷锋、薛郭明义、薛毛凤梅作出向骊山区灵溪社区党委书记刘娟同志学习的决定,鼓励干部积极参与实施“两翼融合”负责省委、市委的部署和工作安排。

鞍山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稳住决策、迅速行动。 既然决定了就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他们不得唱反调、打折或做出改变。 他们必须有效落实相关战略并鼓励支持。 各界力量拧成一股绳,投入实施战略,形成经济发展强大向心力,画出社会和谐同心圆。

加强群众工作,营造振兴发展良好社会环境

上下同心者胜,同舟共济者胜。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线,群众工作的本质在于服务。 鞍山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体制机制。

鞍山市先后整合12345政务热线、市长信箱等渠道,建设全市统一的民生问题大数据平台和集举报投诉、政策咨询、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群众的各种要求和要求。 围绕需求,形成民生“问题库”,寻找服务群众的差距和不足,践行解决问题的初心和使命。

“吊聊九灵”平台搭建了党委、政府与群众心连心的桥梁,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可能引发信访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防范和减少了社会矛盾和风险的发生。源头,有效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 8890平台于今年1月1日正式运营。 截至8月底,共受理案件26.11万件,其中有效案件24.24万件,解决群众诉求21.12万人次。 群众满意度85.95%,优良解决率达到92.92%。

人民和谐了,人民就强大了。 今天,鞍山市以新气象、新责任、新作为,踏上了高质量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征程。 一定会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