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是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赛事项目。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该场馆会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7 月底,最后一块预制混凝土板完成安装,这标志着作为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的国家游泳中心冰场的可转换结构施工初步完成。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说,“冰立方”在保留“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同时,新增了冰上功能。具体而言,是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可转换结构,并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从而形成了具有 4 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
这套可拆卸的制冰体系使得将来“水立方”能够同时具备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制冰设备以及冰层被拆除之后,冰场就可以还原为泳池。按照计划,在未来的春夏秋三个季节,“水立方”会被用于水上活动,而在冬天则会被用于冰上活动。
水立方研发了可拆卸的支撑体系,目的是实现泳池向冰场的转换,并且这在冬奥会上是世界首例。
在改造过程中,钢结构是冰水转换的基础,且这种钢结构是可拆卸的。钢结构需要具备轻便的特点,以便能够快拆快装。同时水立方 钢结构,还必须保证其强度。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是由 2600 根 3 米高、2 米长的薄壁 H 型特制钢材搭建而成的。每根梁柱都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都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以此来确保钢架紧固结实。
钢架上方铺设了预制混凝土板,其规格为 1 米见方且厚度达 100 毫米,数量有 1500 块。在安装这些预制混凝土板时,每名工人都需借助卡尺进行精密微调。这样一来,整个水立方冰水转换结构的总误差能够被控制在毫米级。
从而形成了冬奥会冰壶比赛要求最为严格的冰面。
奥运游泳馆内进行冰壶比赛,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水立方团队进行了大胆创新,从而有了这样的结果。
中建一局发展公司介绍称,依据施工计划来看,预计在今年 10 月能够完成冰壶比赛场地 FOP 区的体育照明工作水立方 钢结构,同时完成场地及制冰系统的改造,以及空调系统的改造。并且,到今年年底将会进行冰壶比赛。
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在水立方南广场地下。它已开始建设,且与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改造工程同步进行。
中建一局华北公司介绍,新建的冰场包含 1 个标准冰球场以及 2 条冰壶道。建成后的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一方面能够为 2022 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比赛的相关运行提供保障服务,另一方面还能推动群众性冰上运动的发展,每年能够接待超过 10 万名冰上运动爱好者。
据介绍,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 8221.3 平方米。到 7 月底时,地下冰场基坑筏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在今年年底能够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2020 年 5 月份将开始进行试运行。
届时,广大冰上运动爱好者能够提前体验到“奥运品质的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在此处得以生动展现。
文/乐琦 图/乐琦&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全媒体图片库
来自国家游泳中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