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0天,探秘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建筑奥秘

   日期:2025-04-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158    
核心提示:据介绍,作为2022年冬奥会首个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的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汇聚了国资公司、首开股份、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华体集团五家曾经深度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建设和赛后运营的国有企业。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首个成功引入社会资本的场馆

5 月 10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迎来一个重要日子,即开幕倒计时 1000 天。国家速滑馆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工程,拥有“冰丝带”的美誉,此刻正处于最关键的冲刺施工阶段。

雄浑的钢结构“鸟巢”与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今年年底,国家速滑馆将会实现封顶封围。22 条飘逸流畅的“冰丝带”会在奥林匹克公园飞舞。这三者将共同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冰丝带”的模样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又有哪些让人感到惊奇的建筑设计亮点呢?北京日报客户端的记者在近日对“冰丝带”进行了实地探访,并且听建设者们揭开了这座梦幻场馆的奥秘。

屋面“天幕”:

索网跨度破世界纪录

抬头仰望,那巨大的“天幕”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观,令人震撼;四周环顾,像“钢筋森林”般的工地各个作业面上,都布满了正在奋战施工的工人们。

水立方用了多少钢材_水立方的钢结构_水立方 钢结构

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还没到中午就结束了现场巡查。回到值班室后,他仔细地填写着记录单。监控大屏上,各个施工画面在分屏直播。倒计时的数字在闪烁跳动。在密密麻麻的工期进度表前,几位工程师正在热烈地讨论。“冰丝带”开建的第一天起,值班室一直有人值守,日夜坚守的建设者们亲眼目睹着“冰丝带”不断变化且日益更新。

提及“冰丝带”的建设进度时,武晓南常以“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等词汇来进行描述。如今,“冰丝带”已然完成了“编织天幕”这一阶段。

“冰丝带”呈椭圆形,它是一座索网建筑,其上方有一个屋面,这个屋面是双曲马鞍形的。该屋面是目前世界上体育馆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其长跨约 200 米,短跨约 130 米。

索网结构如同一个羽毛球拍,它是建筑的“骨架”。国家速滑馆公司总经理张绍辉进行了一个比方。他指出,“冰丝带”选用索网方案,主要是因为节能环保以及节约材料,这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在建筑设计师的图纸中,这样的方案能够展现出受力最优且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其用钢量仅是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

幕墙“丝带”:

外型飘逸的精密结构

建索网屋面赋予了建筑“骨架”,而安装玻璃幕墙则如同给建筑物“穿衣服”。今年下半年“冰丝带”建设任务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安装玻璃幕墙。

水立方 钢结构_水立方用了多少钢材_水立方的钢结构

国家速滑馆为何叫做“冰丝带”呢?北京建院的建筑师郑方进行了介绍。其设计理念源自一个冰与速度相结合的创意。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形成的“冰丝带”,如同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的画痕化作了丝带,22 条“冰丝带”象征着北京 2022 年冬奥会。

“冰丝带”是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而成的。每条冰丝带平均长度达 600 多米。它们依附在天坛形曲面幕墙系统之上。这样就营造出了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丝带”本身不仅是幕墙钢结构的重要部分,而且还能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史自卫是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工程总承包部的总工程师,在他的电脑上存储着近千张玻璃幕墙的分解图。3360 块幕墙玻璃将会拼成“冰丝带”那外观自由流畅的椭圆形曲面。他指着电脑说道,只有两块玻璃幕墙的尺寸是相同的,其余的每一块玻璃幕墙尺寸都不一样。

玻璃幕墙外型飘逸,其中藏着数字奥秘。建筑师通过几何逻辑进行优化后,无论是向内的曲面,还是向外的曲面,都使用了同一个曲率半径,并且曲面玻璃板块的比例不超过 50%。

最大冰面:

制冰将采用最环保工艺

水立方的钢结构_水立方用了多少钢材_水立方 钢结构

为了在赛后达成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面覆盖,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冰丝带”特地采用了全冰面的设计,约 1.2 万平方米的冰面更是创造了世界之最。

不同冰上运动对冰面温度有不同要求,全冰面的设计意味着要能够对每一块冰面单独进行控温,这样就能让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且不同使用”。

为了降低观众散热对冰面产生的影响,“冰丝带”的设计精心排布了气流组织。将观众席与冰面进行温度、湿度分区,使得观众能在舒适的温度中欣赏比赛,而与此同时,比赛场地的冰面温度能够依据冬奥会比赛的要求进行精准控制,从而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方面的保障。

“‘冰丝带’将运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这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在世界体育场馆中属首次。”张绍辉透露道。当下世界上的滑冰场大多采用氟类制冷剂,这类制冷剂并非最环保的,难以达到国际环保组织对环保的严格要求,所以“冰丝带”如何选择制冷方案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武晓南称:“‘冰丝带’直接达到目标,运用最为环保的创新制冷技术,这对国内的冰雪场馆会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赛后运营:

将成京城最新冰雪乐园

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中,“冰丝带”主要承担着速度滑冰比赛的任务。在这个比赛中,将会诞生 14 块奥运金牌。那么,赛后它将会如何被利用呢?

水立方的钢结构_水立方用了多少钢材_水立方 钢结构

武晓南透露,国家速滑馆赛后运营在体育竞赛方面,重点是以冰雪为中心;在群众健身方面水立方 钢结构,重点是以冰雪为中心;在文化休闲方面,重点是以冰雪为中心;在展览展示方面,重点是以冰雪为中心;在体育公益方面,重点是以冰雪为中心。

国家速滑馆是 2022 年冬奥会首个采用 PPP 模式建设的冬奥场馆。据悉,它汇聚了国资公司、首开股份、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华体集团这五家国有企业,且这些企业曾经深度参与过北京 2008 年夏季奥运会的建设和赛后运营。汇聚各方的智慧,聚集各方的力量,充分把各股东方在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调动起来,共同推动国家速滑馆的建设。武晓南表示。

举办赛事之外,场馆区域的利用在设计中有所体现。场馆的运动员区更衣室将成为群众冰雪运动训练场地,训练场地也将成为群众冰雪运动训练场地,健身设备同样将成为群众冰雪运动训练场地。

最新设想表明,“冰丝带”在规划建设时预留了室外自然标准冰场的空间,预留了越野滑雪赛道的空间,预留了残奥足球场的空间。“冰丝带”未来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冰雪乐园,在这个场馆内,专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喜爱冰上运动的群众在花滑,喜爱冰上运动的群众在玩冰球。

千余名建设者在努力水立方 钢结构,“冰丝带”正在打造精品工程,且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赛后它将成为承载国人冬季奥运梦想的最新奥运遗产。

我们会以百分之百的工匠精神去创百分之百的优质工程。

【国家速滑馆之“最”】

水立方 钢结构_水立方的钢结构_水立方用了多少钢材

世界体育场馆中最大的单层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面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首个成功引入社会资本的场馆

1.2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冰面

世界体育场馆中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环保制冰技术

率先采用全国首例弧形预制看台板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潘福达 摄影:饶强

监制:王然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