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的内蒙古乌海市,秋阳十分炽烈。黄河穿城而过,河面上波光闪烁。包银高铁的建设现场在河面上,呈现出忙中有序的景象。
当时是一片荒滩,如今桥塔耸立。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即将在这里建起一座铁路桥,心中满是自豪。站在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的施工现场,中铁十局包银高铁项目指挥长徐鹏感慨不已。
乌海黄河特大桥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它有着包银高铁“黄河第一跨”的称呼。该桥全长 2190.79 米乌海钢结构,跨度为 310 米,设计有 51 个墩台,主塔高度都超过百米,是包银高铁内蒙古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2022 年 6 月,乌海黄河特大桥开始建设。如今,主桥的百米双塔已经顺利封顶。目前,正在进行主桥中跨钢箱梁的拼装以及挂索施工。徐鹏说起工程建设的进展时,话语中充满自信,他预计在今年 10 月能够实现钢箱梁合龙,明年 3 月完成调索及附属施工,明年 5 月底完成铺轨施工。
在建设现场,各类机械设备都在有序地运转着。大桥的钢箱梁正在逐渐从两侧向中间进行合龙。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为大桥建设专门定制了一种液压自动爬升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钢筋辅助定位、泵管集成自动布料、全封闭智能养护等功能。它就如同一个在空气中的“移动工厂”,成为了大桥主塔的竖向“流水”生产线,从而大大提升了桥塔的建造品质。”中铁十局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张弛说。
乌海黄河特大桥的桥塔是花瓶型空心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对混凝土的温控防裂要求很严格,并且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很高。同时,施工现场常年风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要确保塔柱“内实外美”且不开裂,这成为了建设者需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从而实现了主塔混凝土“零开裂”。”说起团队的技术创新,张弛如数家珍。
跨黄河建桥时,需要避免对黄河生态产生影响。为了能够确保黄河生态环境的安全,建设者们在开始动工之前就制定了细致的方案。
在施工期间乌海钢结构,我们每天会进行 3 次检查全封闭的泥浆池的储存量。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泥浆外溢。并且,所有的泥浆都必须经过四级沉淀池系统的过滤处理。全程参与乌海黄河特大桥钻孔桩施工的桩基施工队工班长赵洋如是说道。
眼下,距离钢箱梁合龙的时间不到 2 个月。乌海黄河特大桥的各项施工正有条不紊地推进。谈及工程进度时,徐鹏表示:“我们采用了多部门协商机制,还对工程进展进行实时监控等多种措施,以此来确保工程稳步推进且按时完工。”
包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包头到银川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得以缩短。原本需要 6 小时,现在缩短至 2 小时左右。它成为了内蒙古西部以及宁夏等西北地区进京的最快通道。
包银高铁全线通车的那天到来时,我要携家人乘坐高铁再次来到乌海市。我还要对儿子说,这座跨越黄河的大桥,是爸爸参与修建的。看着即将合龙的大桥,徐鹏露出了欣慰的神情。(记者朱文哲、李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