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在当前国家发展浪潮下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尤其是,通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从人口红利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工程师红利”这个词对于工程师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为他们自己)。
传统建筑施工方法
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期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提高建筑物的科技含量、性能和质量;
3、促进产业技术进步,节省劳动力;
4、节省材料、能源,减少污染。
简单来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2,我们希望建筑行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向科技化、智能化建造转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业化浪潮不断高涨的基础,而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点。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的愿景就是建造一座像特斯拉一样的房子!
特斯拉工厂
实现这一目标不会一蹴而就,我们离我们的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基础,首先要着力发展五个现代化:
1、设计标准化;
2、工厂化生产;
3、施工组装;
4、装修一体化;
5、管理信息化。
零部件生产的工厂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是从推广装配式建筑开始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工业化分为几个步骤的话,那么我们总结一下这几个步骤的要点: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徘徊在传统建筑与建筑工业化1.0之间。路还很长!
辛辛那提大学体育中心
法国马赛的公寓
日本中银胶囊大厦
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丹麦是最典型的国家。国外许多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都开发了各种装配式建筑专用系统,如英国的L板系统、法国的预应力装配框架系统、德国的预制空心模板墙系统、装配式建筑美国的停车楼系统。 、日本多层装配式住宅系统等。
南京上房保障房
上海宝业中心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我国各省市目前都在探索和试验工业化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建造了一批预制空心楼砌体结构建筑和预制工业厂房。对应的预制构件方法如图所示,集合也相应出来了。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成为建筑工人,商品混凝土运输和泵送技术开始普及。现浇结构房屋的建造成本降低,结构安全系数显着提高。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进展陷入停滞。 2010年以来,出于产业升级转型等多方面考虑,国家重新出台了装配式建筑的鼓励政策。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
但坦白说,进展并不顺利。小编自己从外部表现上总结出来的主要问题是:
昂贵:工程造价仍远高于现浇结构,且装配率越高,成本增幅越大。
慢:施工周期比现浇结构慢,近期存在供给侧短缺问题。
传统:技术更新和产业变革没有跟上,导致设计和施工流程比现浇结构更加繁琐,且难以监控。
石:装配式建筑目前还不能解决装修个性化与成品规模化之间的矛盾,市场接受度不高。
但资深小编认为,这些只是外在表现,核心点仍然是技术认知和设计的源泉。
湿式连接相当于现浇的设计理念。它在后浇部分采用湿式连接和锚固,从而产生更多的现浇零件。
缺乏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伸出钢筋、后浇段湿连接等是导致装配式结构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废弃的钢模
行业整体设计标准化不足、参数化设计能力不足、BIM全流程应用不足,导致具体项目标准化构件尺寸少、异构参数化集成能力弱、全流程BIM仿真水平低。全过程,进一步增加了装配式房屋建设项目的数量。成本。
BIM 模型中组装组件的拆分视图
BIM设计软件与CAD软件的区别在于,在完成规划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结构住宅·2,BIM设计软件会选择所需的组件,并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设计。这种积木式的建造方式正是预制化的方式。
BIM和装配式技术同时达到成熟,这也符合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政策。
我抱怨了一下,但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只能希望大力推广钢结构了。钢结构抗震性能好,重量轻,可现场快速安装;它只是在耐火性和成本方面有所不足。希望在防火涂料领域能够有所突破,同时通过量产和速度来平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