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员工赴日研修,深入学习日本住宅精工细节

   日期:2024-11-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27    
核心提示:比如,60层装配式全精装装配式住宅工程,从开工到完工用时3年。下面要分享的是日本五洋建设的一个50层装配式住宅的工地,有诸多感受、感叹。四、日本住宅精装的精工细节

为提升品质,华润置地定期组织员工赴日本培训。他们对项目规划、施工现场可视化、工业化和精工细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日本住宅的N个精工细节”,下面与大家分享......

1、日本建筑工地目视化管理

“可视化”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实践和习惯。它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了生产、施工的各个环节,有的还非常细致,使得管理要求非常直观,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便捷的生产可以大大减少错误,有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

▲ 宣传栏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上午和下午各安排半小时休息时间,全天候黄色部分代表休息时间。日本讲究规则、精细化管理,这一点我在这次学习中感受得淋漓尽致;

▲ 安全帽、一次性头罩堆放整齐;

▲ 投料口处设有标牌和相应的视觉标志。每个喂料口均单独编号,以便于识别。现场工作人员只需经过简单的技术讲解,即可据此进行浇注作业。施工顺序一目了然,消除了冷缝、不同标号混浇等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 机电工程吊装支架螺点采用一次性浇筑预埋。通过深入设计钢结构楼梯安装细节有哪些,确定了机电管道的安装方向和位置,并全部预埋到位,然后埋入混凝土中。机电安装时钢结构楼梯安装细节有哪些,无需先安装膨胀螺栓再钻孔,提高了安装效率(机电点也用颜色区分功能),也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抗震性、耐用性。繁荣;

▲ 室内水电位置控制可视化。地面上标有位置和尺寸,方便管道布置和卸货。不同用途的管材通过颜色区分;

▲ 机电安装管道采用多种颜色、材质,方向清晰,易于识别。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吊杆点已经加深,孔洞是提前预埋的;

▲ 现场张贴检验标志(笔者惊叹这样的装修小瑕疵竟然逃不过质检的法眼);

▲ 质量控制管理表,详细到各负责人签字;

▲ 设防清单按照内容分类用各种颜色标注,目录清晰,平面图清晰;

▲ 早会效率很高。这是由于管理知识。一张表格即可汇总所有分包需求和问题,反馈给总承包商解答和解决;

▲ 施工现场各走廊均设有垃圾回收站。所有项目都非常重视卫生和清洁。除了每天定期进行保洁外,他们还会开展各种保洁活动,利用休息时间捡拾周围的垃圾。同时,垃圾分类和回收也非常细致;

▲ 垃圾桶采用不同颜色分类,直观明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知道垃圾分类;

▲ 各种安全警示标志;

▲ 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活动;

▲ 新工人帽子上有“新人”标记,便于识别和引导;

▲ 墙上贴有安全教育资料。日本建筑工地最常见的两个词就是“安全”,足见对安全的重视;

▲ 笔者亲历施工现场安全教育报告,亲身体验高温中暑预防教育,贴心又人性化;

▲ 新工人教育教材分类,包括血压测量、一般体检等;

▲ 外墙上安装分贝测试仪,随时检测噪音污染指标;

▲ 现场楼层文明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一人,每层有不同负责人;

▲ 不同型号的已安装管道垫片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并按颜色分类放置;

▲ 材料分类放置,并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

▲ 不同编号和日期的混凝土试块用不同颜色标记;

▲ 不同编号和日期的混凝土试块用不同颜色标记;

上面展示的只是随处可见的一些片段和场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精神”。目视管理的背后是精益施工,体现的是质量、安全、成本、施工进度的精细化管理。

2.日本建筑工地的计划管理

日本建筑工人的月薪一般为30万至40万日元,人民币约为2万多元。每天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周末要休息。国内项目常用的人群战术和加班,在日本几乎也通用。我看不出来,那么日本建筑工程的工期很长?

从本期日本研修班参观的三个项目来看,工期与国内同类项目相近。例如,一个60层的装配式住宅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历时三年。

这些项目的计划管理进度如何?我们先来看看参观项目的进展情况。

下面我要分享的是日本Goyo建造的50层装配式住宅的施工现场。其中有很多感触和感叹。

刚到工地会议室,就看到业主为来访者准备的安全帽。帽子是全新的,内部配有一次性卫生护圈。他们很卫生,也很周到!不像国内工地上经常看到的那种黑色的头盔,上面沾满了汗水,还沾满了灰尘。主人还为游客提供手套和一次性袜子。

▲ 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

▲ 梁上排钢筋与工厂预制构件绑在一起。现场楼板安装完成后,将一层钢筋锚固于后浇混凝土板中。

▲ 正式楼梯为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安装比楼板结构快两层,方便施工人员上下通行。不仅节省了临时访问的费用,而且非常安全。

▲ 对于预制柱安装,现场安装支撑的预埋件已提前留在工厂。

▲ 外墙砖和预制构件已在工厂内完成。与我国通常的外墙保温做法不同,外墙瓷砖直接粘贴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上。

▲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抗震技术非常先进。该项目为50层装配式超高层住宅。这是一个柱式抗震节点。是不是很神奇?

▲ 预制梁、柱节点采用现场后浇混凝土。

▲我们一坐施工电梯走上楼,正好看到地面车上的预制梁已经被吊起来了。日本的工作效率真快!

▲ 五人团队协作安装预制梁

▲ 工厂预制时,横梁上预留了机电接线孔

▲ 就连与塔吊连接的预埋件也是在预制工厂预埋的。看,每个预埋件上都有8个螺丝孔。笔者还看到,每个螺栓和螺母上都用彩笔标有斜线。有人能想到为什么吗?

▲ 保温是在室内做的,采用的是喷涂泡沫胶。这比我国北方常用的外墙粘贴保温板的方法施工要容易得多。无需担心外墙保温层脱落,使用几十年后也易于更新。

▲ 走廊墙壁由混凝土制成,并有预埋安装孔和连接铁件。

▲ 梁下墙体所需预埋件均在工厂预埋。看来建筑的详细设计一定要认真做啊!

▲ 墙板运输到地面准备安装

▲ 安装好的阳台墙板

▲已安装抗震柱节点

▲ 机电管道悬挂挂钩直接粘贴在预制楼板上,无需套管或桥梁。彩色电线区分不同的功能。

▲浴室也是工业化的整体成品。内墙、地砖、卫生间装修已在工厂内完成。

▲ 地面管道采用镀锌支架固定,软管与回程梁交汇处精心安装过渡块,防止长期使用时因重力变形。

▲ 排水立管铺有隔音棉

▲ 这是楼板的施工样本。可以看到隔音设计很到位,效果一定很好。

这栋活动板房共有50层。我们参观时,安装施工已经到了40层。室内墙面安装、机电施工、下方装修施工紧密衔接、有序进行。必须在主体结构吊装封顶后尽快完成。完成了。

看完以上的项目案例,相信业内人士也和我们一样认识到:日本的施工流程穿插得太紧密了!

这也是“精益管理”理念的体现。从精益的角度来看,库存是最大的“祸害”,库存是最大的浪费。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工作面也是一种库存。此次走访的项目管理层已将这一理念融入到规划管理中。

这也得益于日本建设当局的过程验收制度。例如,在中国,需要等待主体结构完成或至少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秘密进行下一步工序。在日本,主管部门可以随时检查或抽查。开始下一个流程。同时,日本建筑业工业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安装用的成品、半成品较多,有利于间歇施工和流水作业。

我们还看到,我们这次参观的项目的计划都是使用Excel或Autocad制作的,并没有使用专业、先进的欧美计划管理软件。这些计划制定得非常仔细并且执行得非常准确。动态调整、不断更新、不断修正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信业内人士已经初步了解了日式精益计划管理的理念。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如何借鉴日本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实践?

3、日本建筑工地机电工程管理

机电工程在当今的建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电系统的功能适宜性和便利性、运行安全稳定、与建筑装饰完美融合、节能效果等都是建筑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我们先来体验一下。

▲ 安装前,机电管路的走线、定位和系统标识应准确反映在基层或模板上。

▲ 机电管道支吊架均为预埋螺杆吊点。不同专业的管道吊架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在浇筑地板混凝土之前,它们被精确定位和预埋。这样可以避免稍后在吊杆上钻孔而损坏结构,并降低成本。高空作业安装困难。 (这也要求管道机装修吊杆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时确定,对机电、装修施工图的要求大大超前。)

▲防雷接地没有采用国内常规的焊接钢筋形成接地网的方法,而是采用埋地电缆的方法。

▲ 室内线缆直接扎挂在地板上,省去线管、桥架成本,敷设安装简单。

▲ 浴室空间虽小,但功能齐全。采用定型装配管件,给排水等管道连接预留精确点。

▲ 室内机电管道支吊架均采用螺杆作为吊杆,并制作部分防摇斜撑代替型钢作为吊杆,经济实用。

▲ 无论是现浇梁、预制梁还是钢结构梁,套管均准确设置,保证足够的间隙。

▲ PC厂结构梁预留套管:采用PVC套管固定零件,减少电化学腐蚀。

▲ 风道法兰、加强筋、支架倒角一次成型,细节精致。

▲ 风道弯头做工精细,接缝严密,确保通风、气流顺畅。

▲ 线管与钢结构采用专业五金件固定,方便二次拆卸改造,同时减少对钢结构的损坏。

▲ 排水管底部弯头受水冲击较大。增加了加固措施以确保可靠性和耐用性。细节考虑得很好。

▲ 车顶通风盖安装为成品,美观精致。根部用砂浆做成蘑菇头,用于分散水,确保雨水不会积聚在透气帽根部。

▲ 建筑走廊外侧设有明沟排水,垂直排水管与地漏融为一体,减少了地漏的安装,完美实现了功能。

▲ 屋顶雨水篦子、车道排水沟地漏采用防堵塞设计,方便物业维护。

▲ 物流中心消防栓左右两侧安装混凝土防护板,防止碰撞。

▲ 消防喷头末端试水管集中放置,排列整齐。标记清晰,并配有盖盒,防止误操作,维护方便。

▲ 电井防火密封采用无机防火填料,成型速度快,填充致密,效果美观。

物流中心节能技术:建筑基础上有架空层,用于结构抗震。用于安装阻尼器和其他静态设备,不用于其他目的。因此,物流中心的通风系统有效地利用了这个地下架空层进行设计。空气通过建筑物周围的缝隙引入头顶层。与地板、地下室外墙进行热交换后,可降低温度1-2℃,然后输送至各楼层,有效提高室内温度,且不增加空调能耗。

日本的机电工程在建筑、结构、装饰工程方面做得很好。它事先经过彻底考虑,避免了常见的返工、拆卸和修改。专业协作和协调确保功能质量。先进的机电材料和设备、配套设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性和可维护性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日本住宅装修的精致细节

日本住宅装修小而紧凑,空间利用效率高。设计充满人文思考,看似平凡的事物却隐藏着数百次的实验和改进。他们的背后是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所有产品配套完善,工业化程度高。

▲ 所有房屋均采用同层排水,并设有集水器装置; 90%的管道组装在工厂完成,经过严格的试水和测试后,房屋打包运输到现场,工人只需完成接口操作即可。

▲ 室内隔墙全部采用轻质隔墙,现场无湿砌施工。

▲ 吊顶吊杆孔预埋在结构混凝土中,减少了后期钻孔,大大提高了吊顶安装效率。

▲ 早期设计充分考虑了PC与后期机电、装饰、门窗幕墙等相关专业的配合。阳台栏杆螺栓孔预先嵌入 PC 中。安装立柱时,只需用螺栓固定即可。它安全、坚固、高效、美观。

▲ 施工图深度可直接满足施工要求,详细节点方法标注详细。

▲ 外墙砖与PC构件一起在加工厂预制,减少了现场外墙抹灰、防水等工序。

▲ 阳台设置了露天排水沟,找坡度,细节处理到位。不仅排水效果好,而且美观。

▲ 数控壁纸切割机保证壁纸拼接质量的同时还起到热熔胶的作用。铺设壁纸时无需涂胶,有效避免了壁纸粘贴不均匀造成的鼓包、开裂等问题。

▲ 推式换气扇方便、有效。

▲ 采用集成厨房工业化生产,现场直接吊装。

▲推拉门一般采用明装、悬挂式,不仅减少了墙体厚度,也方便后期维护。

▲推拉门厚度仅30mm,轻便、耐用、经济(国内推拉门厚度一般为45mm)。

▲ 带挂钩的门挡可防碰撞、防风。

▲ 水槽与面盆一体化设计安装,不仅保持了水槽的整体性,而且避免了不同材质交叉处出现缝隙,避免因打胶而产生发霉、霉变等卫生死角。

▲ 商场公共卫生间的小便池增加了衣钩和储物桌,使用方便,非常人性化。

▲ 注重节约资源,这种马桶与迷你水槽合二为一的马桶在展厅、餐厅、办公楼随处可见。洗手废水直接流入马桶水箱二次利用。

回归简单,日本的精益建筑工业化令人惊叹。其中,值得思考和学习的有:

1、功能人性化、适用性;

2、工业化,现场施工所需人员较少;

3、细节精致;

4、节能环保。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