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京召开

   日期:2024-11-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35    
核心提示:2020年9月13日,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在京组织召开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异形柱-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建筑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立项评审会暨第一次编制组工作会议。

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异形柱施工技术标准-双钢板组合剪力墙》项目评审会召开

2020年9月13日钢结构钢板,中国钢结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组织编制了中国钢结构协会团体标准《异形柱-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技术标准》(以下简称以北京为“标准”)。项目评审会议暨成立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理事长楼宇、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专家组组长王立军、中建北方大区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华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参加了评审会。 《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协会、行业专家、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设计分会代表、标准项目评审专家、标准主编、参评单位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

评审会由钢结构设计分会秘书长张艳霞启动,并介绍了主要参会人员。首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区副总经理陈华洲对各位专家和参会单位的出席表示感谢。同时,他介绍了标准立项的背景和制定的紧迫性。他表示钢结构钢板,《标准》的编制是我国建筑业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推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需要。目前,新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缺乏标准。该标准的立项和编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化周 张艳霞

随后,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分会会长楼宇代表分会发言。他表示,《标准》涉及的技术内容具有代表性、针对性强,具有较高的技术标准水平。他感谢主编组织了强大的团队,我们有强大的编制团队,祝愿《标准》高质量完成。

会议选举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城博源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立军为专家评审组组长。评审会由王立军大师主持。评审会上,筹建组首先汇报立项情况,随后专家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

楼宇王立军

中国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向勇介绍了该标准的立项背景、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标准以及该标准的定位和内容、现有的工作基础主编及各参与单位;结合中建科技多年来在钢结构住宅领域积累的大量工程经验,诠释了异形柱-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建筑体系的创新性和适用性;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尽快完善我国钢结构住宅标准体系。天津大学陈志华教授补充道,中建科技与天津大学合作多年。中建科技需要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领域树立品牌。天津大学助力中国建筑科技打造品牌。此次《标准》涉及的建筑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体系,能够提供全套专业解决方案,填补了全球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此类体系的空白。

张向勇 陈志华

评审组专家楼宇大师、总工程师刘燕生、副总工程师吴耀华、副总工程师乔巨富、副总建筑师赵典、张艳霞教授对标准是否满足项目要求以及标准的定位、协调、规定内容和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负责、彻底、严格的审查,特别是对标准涉及的关键技术的成熟度、标准名称及适用范围、规定的可操作性、类似系统的比较、稳定性和耐久性、结构连接方法、术语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负责、彻底、严格的审查。对报告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编写进度提出全面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评审意见,标准立项获批。

评审组认为:(1)标准方案在对异形柱+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将外部防护系统、设备管道系统和内部装饰系统相结合,形成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完整解决方案。标准的编制有助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推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二)筹备团队涵盖研发、设计、制造、安装、零部件、装配式装饰、投资建设等领域的单位和专家。他们已经进行了工程项目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准备条件。 (三)标准大纲技术内容全面,章节安排基本合理,进度计划符合要求,保障措施较为完善,为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王立军大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认为《异形柱-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技术标准》的编制具有现实性、必要性和创新性,并提出建议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明确适用范围。标准的编制需要提高各专业的技术集成度,注重系统建设的便利性。

欢迎加入钢结构设计分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在线填写会员信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