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国俊建设韩其成/陈晓认为,鸿路钢构等钢结构龙头中报/中报预测高增长。政策强力刺激+需求端爆发结合制造端智能技改/工程端EPC占比提升,高增长只是开始,大行业小企业还有广阔成长空间。
概括:
1、精工钢构/宏路钢构等钢结构龙头中报/中报预计增加。 1)精工钢铁披露中期业绩预告。 Wind数据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40-60%至约255-2.92亿元,Q2同比增长60-100%。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EPC总承包业务,新增业务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7.5%提升至15%,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不断提升。” H1新签订单约100亿元同比增长11%,Q2同比增长53%; 2)宏路钢构披露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1.5%至约1.89亿元,Q2增长45%。二季度增幅较大是由于基数和疫情后复工复产,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运营能力强;上半年新签订单增加约76.3亿元。 9.6%,比第二季度增长 40%。
2、政策强力刺激+需求端爆发+EPC总承包比重提升是钢结构龙头中报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1)2020年钢结构政策强力刺激,7月出台《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三大政策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在广东/浙江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试点省份扩大至8个各省份政策主要集中在推动钢结构公建和住宅/推广EPC总承包/加大BIM应用/推广构件制造等;2)政策保持强力激励,有利于促进装配式钢结构发展3)EPC总承包订单量猛增,收入弹性巨大,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将改善;目前EPC占比仅为10-15%,未来将提升至50%,将推动钢结构龙头的高增长。
3、我们预计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每年约3万亿。目前钢结构普及率仅为7.4%,还有5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1)2月18日长达70页的深度《技术优化助力钢结构渗透率提升4倍,商业模式升级加速市场倍增》中,我们测算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元/年其中轻钢(厂房/仓储/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约6120亿元,空间钢(三馆一中心/交通枢纽等)约6970亿元,重钢(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约1.05万亿元,钢结构住宅约5000亿元;我们预计未来三年装配式钢结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35%; 2)国内钢结构普及率仅为7.4%,远低于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在住宅钢结构领域的渗透率不到5%,远低于发达国家25-45%的水平;钢结构的渗透率还有5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4、装配式钢结构是建筑增长最快、最好的赛道,高增长只是开始。 1)制造端通过扁平化管理+规模化采购生产+智能化改造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跨产线协同提高对紧急订单的响应能力等,可以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2)EPC龙头通过技术优化开发成本更低、更多的产品体系,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实现轻资产快速扩张,通过全国营销体系建设实现轻资产盈利模式快速复制。市场尚未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EPC一体化企业的产品力建设以及该模式获得正现金流的灵活性; 3)钢结构的高增长只是开始。推荐鸿路钢构/东南电网/杭萧钢构等,以及精工钢构参考4 3月6日深度报道;受益于亨通科技(背靠中铁集团发展将加速)。
5、风险提示:总承包/预制化推进不及预期、传统施工方式束缚等。
本周重要报告:
7月三大装配式重磅政策出台,带动行业景气——第188期周报
介绍:
国骏建设韩其成/陈晓认为:7月三大装配式重磅政策出台。装配式钢结构是增长最快、最好的施工赛道,中期钢结构EPC领先表现将最好;政策加速有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央企、设计龙头业绩加速提升。
概括: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广东、浙江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 1)7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函,同意将广东湛江钢结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浙江绍兴钢结构装配式住房项目列为部委钢结构装配式住房建设试点项目;同时要求广东、浙江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 2)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批准浙江/山东/四川/湖南/江西/河南/青海7省开展钢结构活动板房建设试点。一年后,广东试点数量已达8个省份; 3)今年以来,已有多达20个省份陆续出台促进装配式钢结构发展的详细政策; 4)我们认为,钢结构试点省份的扩大+多地细化政策的出台,表明强力政策刺激的持续,有利于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发展步入快车道。
2、7月,三大政策连续出台,将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加速发展。 1)7月28日,住建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智能建筑建筑业体系,加大BIM应用/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等; 2)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编制住宅建筑常用构件尺寸钢结构装配指南; 3)7月7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推广钢结构公共建筑,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和农村建筑。房屋;促销重点针对学校/医院/写字楼/酒店等公共建筑,以及三栋/交通枢纽等大跨度建筑;基于BIM技术建立钢结构建筑标准化构件库;鼓励工程总承包模式。
3、国内钢结构渗透率仍较低,中期钢结构EPC表现将最好。 1)国内钢结构普及率仅为7.4%,远低于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普及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25-45%的水平;政策推动+需求爆发推动渗透率有5倍以上提升空间; 2)宏路钢构披露中报,净利润约1.89亿元,同比增长11.5%/二季度增长45%,上半年新签合同76.3亿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9.6%/第二季度增长40%; 3)精工钢构H1新签合同百亿元增长11%同比/Q2增长53%;东南电网H1新签合同额61.8亿元同比增长42.7%; 4)钢结构EPC龙头中报业绩最好,业绩将持续示范期开始。
4、装配式钢结构是建筑增长最快、最好的赛道。基建被低估,下半年将反弹。 1)钢结构制造端通过扁平化管理+规模化采购生产+智能化改造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并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强化竞争优势; 2)钢结构EPC龙头通过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成本较多的产品体系可以通过技术授权模式实现轻资产快速扩张,通过建设全国营销网络实现轻资产盈利模式快速复制系统。市场尚未完全了解EPC一体化企业积极产品能力的建设和获取。现金流的灵活性; 3)装配式装修龙头产能扩张+成本降低+信息化改造促进市场份额提升; 4)H2基建回升,中长期建设空间依然较高,龙头核心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显着将提升; 5)推荐两条主线:装配式(钢结构/装饰/PC)和基础设施(央企、设计龙头)。
5、装配式是增长最快赛道,基建H2加速,装配式(钢结构、装饰)和基建(央企、设计)将持续推荐。 1)我们认为国内基础设施中长期增长空间超过市场认可; 2)宏路钢构/亚厦股份在各自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并形成了趋势共识;市场尚未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变化使得钢结构行业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因素,而基于技术构建的产品体系是EPC一体化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装配式: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东南电网/杭萧钢构等,精密钢结构见4月6日深度报道,受益于亨通科技/博大住宅(PC)/华阳国际(预制设计)等;装修推荐夜叉集团/金螳螂/全珠集团等;基础设施设计方面,推荐中国装备集团公司/苏交科集团/设计总院,受益勘探建设股份等;基建央企推荐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通建设/中国建筑/中国化工等;园林PPP推荐岭南股份/东方园林/东竹生态等;其他推荐龙元建设/上海建工等
6、风险提示:货币信贷持续紧缩、基础设施投资大幅下滑、PPP实施下滑等。
1、推荐目标及盈利预测表
2、本周重点报告
(1)7月31日《Q2业绩增长45%,低成本竞争优势和技术实力将加强》_鸿路钢构2020年中报点评
保持超重。上半年营收50.1亿元(+4.9%),归属股东净利润1.89亿元(+11.5%),符合预期。维持2020-22年EPS预测1.32/1.67/2.1元,增速23/27/26%;装配式是同行中建设增长/公司产能最快、最好的轨道,成本最低。目标价上调至50.48元,对应2020年38/30/24倍PE至22倍。增持。
Q2单季度净利润增长45%,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双双提升。 1)Q1/Q2单季度营收增速-35/37%,净利润增速-39/45%,Q2基数原因猛增,疫情后复工复产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经营强劲能力; 2)上半年毛利率13.9%(+1.6pct),体现规模效益增强;净利润率为3.77%(+0.23pct); 3)第四费率为5.14%(-1.31pct),销售费用率为0.81%(-0.26pct)/管理费2.02%(-0.37pct); 4)经营性净现金流1.6亿元(-62%),因采购商品增加所致; 5)应收账款占总资产15.9%(+1.8pct),应收账款周转率3(+0.1倍)。
第二季度新签订单增长40%,我们看好下半年将继续高速增长。 1)H1钢结构产量95.3万吨(+16.2%); 2019年全年187万吨; 2)H1新签合同76.3亿元(+9.6%),Q2新签合同49亿元(+40%); 3)随着新产能投产/智能化改造/信息管理能力提升,公司交付能力和成本优势增强/管理效率提升,看好H2持续高增速。
政策不断强化,巩固钢结构成本和竞争优势,加大预制技术研发力度。 1)7月份三大政策出台,加快装配式钢结构发展; 2)专注于钢结构高端制造,通过扁平化管理/规模化采购生产/雄厚技术实力/选址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 2021年底产能扩大至400万吨,行业第一,成本优势增强; 3)与重庆签署《三期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将建设西南总部基地,进一步优化全国布局; 4)加大装配式技术研发力度,拥有集成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住宅成套技术和装配式低层住宅集成技术,装配化率高达90%; 5)扩大钢桁架楼承板/PC配件等绿色建材研发,丰富产品线;拓展农村定制平房等
(2)7月29日《智能建造政策进一步催化装配式市场》_装配式系列报告19
随着装配式重大政策的实施,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1)7月28日,住建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专业、基于标准构件的大型、专业建筑。信息生产系统;形成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智能建筑产业体系; 2)《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大BIM应用/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等; 3)政策明确要求实现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出我国建筑核心竞争力领先世界/全面实现建筑工业化/进入世界智能建筑强国行列;我们认为,装配式钢结构有利于继承PC结构。包括制造施工、设计、装配式装饰的全装配式产业链。
制造端:钢结构、PC结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智能/数字化制造。 1)钢结构智能制造是重要趋势,可以降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2)宏路钢构加快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研发/引进全自动钢板剪切配送生产线/数控下料/数控钻孔/全自动双弧双丝埋弧焊生产线先进设备及生产技术;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纵深管控能力; 3)远大住宅自主研发智能设计软件PCMaker I和PC-CPS智能制造系统,从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其PC产品体系已更新至第8代,可减少模板用量≥75%,减少木工≥70%,减少钢工≥40%,减少砌石≥30%。
工程方面:东南电网等领先的EPC承包商拥有雄厚的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并积极推进智能化/信息化。 1)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是提高装配率/推动建筑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推动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应用是重要驱动力; 2)精密钢结构:据wind公告称,“绿色GBS集成系统已形成PSC的5大产品体系,基本可以覆盖所有建筑类型,同时实现50-95%的高装配率。” “打造成为钢结构行业唯一的科技型企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东南电网开发了多腔组合钢板剪力墙系统及相关产品支撑系统,性能指标优良;并拥有十大核心技术。
装配式装修推动信息化建设;推荐采用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装修。 1)装配式装修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等:①亚下有限公司成立BIM研究中心/与法国达索集团战略合作;将以3D打印/BIM等新兴技术为载体,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②金螳螂首创大工业管理平台和大营销平台,开发了适合装饰行业的BIM系统; ③全住股份推出装配式室内装饰行业4.0/推广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家居和全生态家居服务; 2)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东南电网/杭萧钢构等,精工钢构参考4月6日深度报道,受益恒通科技(背靠中铁集团发展将加速) ;装配式装修推荐亚夏有限公司/金螳螂/全筑有限公司等;装配式PC结构获上海建工推荐,受益于远大房建等;受益于华阳国际等
(3)7月28日《装配式钢结构两大政策带动市场爆发》_装配式系列报道18
两大装配式钢结构重大政策的实施将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发展驶入快车道。 1)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创建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住宅原则上采用钢结构公共建筑; 2)7月7日,住建部印发《创建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推广钢结构公共建筑积极稳妥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村住宅建设;推广重点是学校/医院/办公楼/酒店等公共建筑和交通枢纽等三建/大跨度建筑; 3)7月连续实施两项重大政策意义重大,一是明确包含钢结构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二是提出稳步推进钢结构在住宅和农村建筑中的应用发展;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化已进入快车道。
我们测算每年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目前钢结构普及率仅为7.4%,提升空间达5倍以上。 1)2月18日长达70页的深度《技术优化助力钢结构渗透率提升4倍,商业模式升级加速市场倍增》中,我们测算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元/年其中轻钢(厂房/仓储/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约6120亿元,空间钢(三馆一中心/交通枢纽等)约6970亿元,重钢(商业建筑/医院/学校等)约1.05万亿元,钢结构住宅约5000亿元;我们预计未来三年装配式钢结构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35%; 2)国内钢结构普及率仅为7.4%,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30-50%的水平;在住宅钢结构领域的渗透率不到5%,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25-45%的水平;随着政策推动和需求爆发,钢结构渗透率还有5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鸿路钢构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是共识,产能扩张/利用率提升是催化剂。 1)通过扁平化管理+规模化采购生产+雄厚的技术实力+选址,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 2019年钢结构产能将超过240万吨(+50%),未来产能将扩大至400万吨以上。行业第一,考虑新增产能爬坡+产能利用率提升,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2)技术实力优越,对于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工期紧的订单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 3)与重庆签署《三期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建设西南总部基地; 4)披露中期业绩报告,H1净利润增速11.5%,Q1/Q2单季度增速-39/44%;上半年新签合同763亿元(+9.6%),二季度约为49亿元(+40.1%)。
钢结构EPC总承包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从中报开始将进入持续业绩论证阶段。 1)EPC总承包订单跃升一个数量级,约为分包订单规模的5倍;龙头EPC总承包收入占比不足10%,未来将超过50%,收入弹性巨大; 2)利润率(乙方变甲方)/设计施工一体化/规模效应)和周转率(装配式施工周期节省50%)驱动ROE提升; 3)与业主直接结算+强势业主+优质项目回款,改善现金流; 4)装配式钢结构是施工最好的赛道,钢结构EPC将是最好的中报。领先的EPC总承包商的综合竞争优势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5)推荐鸿路钢构/东南电网/杭萧钢构等,参见精工钢构4月6日深度报告;受益于亨通科技(背靠中铁集团杭州萧山双成钢结构配件有限公司,发展将加速)。
(4)7月27日,中国铁建“Q2新签增速超预期27%,PE仅为5.2倍,几乎为近10年来最低”
保持超重。我们维持公司2020-22年EPS 1.72/1.93/2.15元的预测,增速15/13/11%。我们维持目标价14.74元,对应20/21年PE 8.6/7.6倍,增持。
PE仅为5.2倍,为近10年来最低。 1)公司2020/21年预测PE仅为5.2/4.7倍,几乎为近10年最低(近10年平均PE为10倍,最高为26倍,最低为10倍) 4.3倍),远低于沪深300倍的12.1/10.7; 2)公司PB(MRQ)仅为0.71倍,远低于沪深300的1.62倍(市场静态PB); 3)从国际比较来看,该公司的PE(TTM)仅为6.4倍,远低于法国Vinci。 15.1倍; 4)公司2019年至今涨幅仅为-15.3%(较2020年初为-11%),沪深300为43.6%(较2020年初为7.5%); 5)二季度末公司基金持仓环比为1.24%,0.67pct为历史低位。
二季度新签合同增速27%,承包工程增速27%,超出预期。下半年预计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1)上半年新签合同额8759亿元,增速21.9%(去年同期18%),工程承包新签额增速25.1%(去年同期23.1%),其中铁路增速为25%/公路-7.9%; 2)上半年海外新签球员增长5.1%至764亿元;国内新签约球员增长23.8%至7994亿元; 3)第二季度新签合同增长27%,工程承包新签合同增长27.2%; 4)公司近期中标215亿元驻马店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多个大型项目,再次展现了极高的复工复产效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确认增持逻辑; 5)我们看好H2订单持续高速增长:①第三批万亿专项债已发行,前两批投资基建比例超过75%/资本金使用比例增加了;万亿特别国债中70%投资于基础设施;三季度政策效应加速,看好基建增速回升4个季度以上; ②公司为高铁交通龙头央企,增持将受益基建回暖;它计划在2020年签署2.14万亿美元的新合同(与2019年目标相比+29%)。
促进新基础设施(例如高速铁路运输)的长期到长期空间仍然很高,而交易所已经接受了衍生和上市,这将提高估值。 1)公司手头上有大量的订单(保证比率接近4次),优化了订单结构(非跑道/非工程增加的比例)杭州萧山双成钢结构配件有限公司,利润水平将提高;基础设施基金正在改善,该公司的73亿元人民币均已审查。 ,对维持高增长的绩效乐观; 2)我们判断该公司在2020年的经营现金流将比上一年更好,并且将在2021年保持良好的水平; 3)国内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密度仍然很低,并且仍然有中型和长期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高速铁路/铁路运输/市政/管道走廊的领域。该公司具有出色的铁路建设能力,其高原/高山/高速铁路设计和建筑技术已在世界领先水平上排名。它的铁路运输(建筑和工业制造)功能也非常强大。 ;中型和长期增长空间高,比市场预期更好。 4)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国家战略,该公司积极促进新的业务布局,例如生态治理; 5)根据该公司的公告,它计划拆除其子公司铁路建筑重工业,以追求科学和技术创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的上市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接受,这将使工业工业的加速发展受益制造业务,预计将提高公司的估值。
(5)7月27日,东南网络“ H1订单增加了43%,并计划以快速提高率扩大EPC一般签约”
保持超重。保持预测,即2020-22的EPS为0.41/0.54/0.66元,增长率为58/32/22%;保持目标价格为11.68元,对应于2020/21的28.5/21.6倍,超重。
H1的新签名订单增加了43%,该计划是增加手头的EPC总体承包业务数量。 1)H1新签订的合同为61.8亿元人民币(+43%),截至第一季度结束时,已授予37.2亿元人民币,但尚未签署(+19%); 2)H1的高增长表明,流行病后,工作和生产的恢复效率很高,在机场的Smart Valley/Xiaoshan签署了合同,在机场签署了一些大型项目,再次证实EPC一般承包顺序的规模上升; 3)计划筹集不超过12亿元的额外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Smart Valley的EPC一般签约以及Tonglu County First Peobs's Hospital Hospital Hospital Persontart和Replyments的搬迁项目;考虑到该公司目前拥有11.6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基金,在行业中排名第二,固定的增加将降低资产责任率/提高当前比率/优化财务结构/确保健康发展。
预制产品的另一个主要政策已发布。该公司致力于实施第一项项目 +预制的EPC双引擎驱动策略,并积极促进预制 +全面的健康特征模型。 1)7月24日,包括住房和城乡发展部在内的七个部门发布了“绿色建筑的行动计划”,建议大力开发诸如钢结构等预制建筑物,例如钢结构,而新的公共建筑将原则上使用钢结构结构。 ; 2)Zhejiang大力促进了预制的建筑物,并提出,到2020年,新启动的预制建筑物占30%以上,总共建造了超过5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预制住所;考虑到千江促进沿海高铁/超级磁岩和其他项目的促进,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而杭州2022年亚洲运动会,该公司深深地培养了Zhejiang; 3)预制结构是最好的曲目,钢结构EPC一般收缩将是最好的;公司占领了第一项项目,并从分包转换为EPC一般签约;它致力于成为国内预制的学校 /第一个医院品牌,它将在主要股东下的小米医院的品牌效应中充分发挥作用,培养一种独特的预制 +综合健康业务模型,并将发布绩效弹性超出预期; 4)计划投资于建造新的预制钢结构,年产量为200,000吨数字工厂; 5)计划回购股票激励措施以证明发展信心。
3。宏观和行业图表
四、风险提示
基础设施投资急剧下降,PPP实施下降,融资环境也有所收紧,等等。
钢结构系列报道:
(75)
(73)
(72)
(71)
(70)
(69)
(66)
(65)
(64)
(63)
(62)
(61)
(60)
(58)
(57)
(56)
(55)
(53)
(50)[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8)
(36)_对东南网格行业74%增长的第一号原因,钢结构EPC性能弹性感知差距仍然很大。 177 Weekly Report_guojun Construction Han Qicheng/Chen Xiao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