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砌体结构的发展历史
砌体结构——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结构体系,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和成就,从古长城到赵州桥再到河南登封的崇岳寺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砌体
结构发展迅速。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采用砖石结构建造了大量的学校、医院、宾馆和住宅。
2、原砌体结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时尚、现代、个性的需求日益强烈。上世纪建造的砖石结构建筑已经很难满足当今人们的需求;而上世纪建造的大量砖混结构建筑也逐渐失效。现有砌体结构的改造和加固已成为一种趋势。
首先,原有砖石结构建筑的开间较小,难以满足现在的要求。另外,砌体结构的砂浆强度普遍严重降低,结构柱、圈梁的设置、窗间墙体的尺寸不符合现行抗震规范的结构要求,导致大量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结构。 ,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原有建筑如何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保证结构安全。为了满足抗震要求,需要对该结构体系进行结构改造和加固。
3、砌体结构改造加固的主要方法
砌体结构的加固方法主要有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直接加固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 钢筋混凝土表面加固方法
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强化方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能力大大提高,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适用于柱、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会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加固建筑物的净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2 增强水泥砂浆加面层的加固方法
钢筋水泥砂浆加层加固法是指将待加固砖墙表面的灰泥层除去,在砖墙两侧贴上φ4~8mm的钢网片,然后抹上水泥砂浆的加固方法。表层。
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强化方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层加固法类似,但承载能力的提高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体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层用壁柱加固墙体时密封两侧墙箍筋。
3、加扶壁柱加固法
混凝土扶柱与原墙体的连接非常重要。连接方法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示意图。
该方法属于扩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也与钢筋混凝土外层加固法类似,但承载力增加有限,难以满足抗震要求。一般只用于非地震地区。
间接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无粘结外钢筋加固方法
用水泥砂浆将角钢粘贴在承重砖柱周围,并用夹子夹紧。然后用补板和角钢焊接成一个整体。拆下夹子,涂上水泥浆,以保护角钢,如图所示。
该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单,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相对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加原构件截面尺寸,但要求截面承载力大幅增加的砌体柱。加强;其缺点是加固成本高,需要采取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另外,钢结构和砖混结构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需要根据两种结构的承重情况进行计算。
2 预应力支柱加固方法
该方法可大大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高应力、高应变条件下的砌体结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在中温600℃以上的环境中使用。
砌体结构的结构加固和修复
1 添加圈梁钢筋
当圈梁的设置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或纵横墙体接缝有明显缺陷,或房屋整体性较差时,应增设圈梁进行加固。
2 添加梁垫钢筋
当梁下砖砌体局部压碎或梁下墙体出现局部竖向裂缝时,应加设梁垫加固。
3 砌体部分拆除
当房屋出现局部裂缝钢结构砖砌体,但查明裂缝原因后不影响承重和安全时,可将裂缝墙体部分拆除,并按第一级增加砂浆强度用整砖填充。
4、砌体裂缝修补
在修补裂缝之前钢结构砖砌体,应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特征等因素,确定砌体裂缝的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有水泥砂浆填缝修补、增强水泥砂浆填缝修补、注浆修补等方法。
4、砌体结构底层大空间工程局部改造实例
北京某工程改造项目,主体结构为地上6层砖混结构;根据实际需要,在底层两层增设中庭。上墙的荷载由新的框架支撑系统支撑,并在托梁两端增加新的框架柱来传递荷载。传至基地。
该项目通过改变结构体系得到加强。墙体采用双面70mm厚C25混凝土板墙加固,保证后续使用寿命。墙壁的部分拆除将通过添加新的混凝土梁来完成。原来的预制楼板采用板下粘有碳纤维,板上叠合层,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增加结构完整性,保证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