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技术交底

   日期:2024-10-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0    
核心提示: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施工。检测试验:在植筋施工前,要对所用钢筋及植筋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9、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砌体,应按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的顺序施工。

点击下面的图标即可获取您想要的内容

郑哥推荐(点击以下标题查看具体内容):

3.

4.

5.

6.

本技术说明适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施工。

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水泥:

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应为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砌筑水泥》GB/T3183的规定。水泥强度等级应根据砂浆品种和强度等级的要求选择。强度等级M15及以下的砌筑砂浆宜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强度等级M15及以上的砌筑砂浆宜采用42.5级。等级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当水泥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受环境不良影响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用过的。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日期分别堆放。应安装防潮垫并保持干燥。

(2) 沙子

砌体结构工程用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52和《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G]/T240.

砌筑砂浆所用砂应采用过筛的中砂,毛石砌筑宜采用粗砂。

强度等级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砂浆,砂中含泥量不应超过10%。

人工砂、山砂、海砂、超细砂应试拌并符合砌筑砂浆的技术要求。

砂石进场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开堆放,不得混装。

(3) 积木

砌体结构工程中使用的小砌块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的规定。

施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产品使用年限应大于28年。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应小于30%。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应防雨淋。雨。

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施工的砌体结构块材料,外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为±1mm。

(4) 钢筋

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结构件:热轧光筋》GB1499。 《钢筋混凝土用钢部件: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19。

钢筋在运输、堆放和使用过程中不得生锈、损坏;应避免被泥、油或其他对钢筋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污染。

钢筋应按不同厂家、牌号、规格分批验收,单独存放,并应有标志。

(5)石灰、石灰膏、粉煤灰

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生石灰、磨细生石灰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C/T479的有关规定。

建筑生石灰熟成石灰膏时,应经过孔径不大于3mm的筛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天;建筑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应不少于2d;沉淀池内存放的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熟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砂浆中。

粉煤灰掺入砌筑砂浆时,宜采用干排灰。

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应分类存放于干燥仓库内,分级存放,不宜长期存放。

(6)其他材料

砌体结构工程使用的砂浆搅拌水和混凝土搅拌养护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砌筑砂浆使用的增塑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防冻剂等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砌筑砂浆掺加量》的规定

塑料》JG/T164规定,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试配。

植筋锚杆的胶粘剂应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改性乙烯基醋胶粘剂或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其基本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评价技术规范》GB50728。植筋胶的填料应在工厂配制胶时添加,不得在出厂时混合。工地。

夹芯复合墙体使用的保温(保温)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和《装饰多孔砖夹芯复合材料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和防火性能要求。墙》JGJ/T 274。

(7)砌筑砂浆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中,所用砌筑砂浆应为预拌砂浆。现场搅拌时,应按砌筑砂浆设计配合比配制。对于非烧结砌块,应使用配套的专用砂浆。

2、机械设备的准备

砌体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

3. 人员准备

分配劳动力总数为78人,主要劳动力准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4、技术准备

(1)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审图,并形成会议纪要。

(2)建设单位应当编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3)施工前应对现场道路、水电供应、材料供应及储存、机械设备、施工设施、安全防护、环保设施等进行检查。

(4)确定结构柱的位置:附图仅给出结构柱的布置原则,并未标明结构柱的具体位置。为了明确其具体位置,应在施工前确定,并要求设计单位确定。

(5)管道综合布置: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各种专业管道的预留孔位。预留位置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一旦位置不准确,后期就会被切掉,造成大量的孔洞。建筑垃圾和砌体工程二次填充的质量也受到影响。砌体工程施工前,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全面布线,确定管道的具体位置(业主负责)。

(6)电梯:本项目共有电梯8部。为了确保有混凝土构件来固定电梯预埋件,必须提前确定电梯型号,并且制造商必须提供预埋件的位置(业主的责任)。

5、工作条件

(一)进场原材料见证抽样、复验;

(2)砌筑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砌块砌体应根据设计和标准要求绘制砌块排列图和节点组图;

(4)检查砌体施工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资格,并向操作人员提供技术和安全说明;

(5)完成基槽、隐蔽工程及前期工序的验收,并通过验收;

(6) 接线检查;

(7)标志牌和皮重杆的设置;

(8)施工方案要求的砌体样品已验收;

(9)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符合校准周期和校准标准。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按《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1、施工流程:

墙体砌筑施工工艺流程为:锚拉杆种植、结构柱钢筋、预制构件→拉砖→第一步砌砖构架→拉砖→第二步砌墙构架→模板浇筑。第一步是立结构柱/圈梁、过梁→拉砖→砌砖。第三步,立墙→模板浇筑剩余结构柱→铺设斜砖屋顶。

2、植筋

植筋作业的工艺流程为:

弹簧线定位:根据设计图中钢筋的位置和数量,错开原结构钢筋的位置,并标记植筋的位置。请现场质检人员对线路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钻孔。锚杆拉杆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钻孔:使用冲击钻钻孔。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5mm左右。钻孔时,钻头应始终保持与圆柱体表面垂直。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如下表所示:

洗孔:洗孔是植筋最重要的一步,因为钻孔后,里面会有大量的灰尘和灰烬,直接影响钢筋的质量,所以必须清理孔内的杂物。方法是:用毛刷套上延长杆,伸到孔底,反复来回抽气,将灰尘杂物带出,然后用压缩空气吹掉浮尘。在洞里。吹净后,用脱脂棉蘸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内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为酒精和丙酮容易蒸发,而水却不容易蒸发。用水擦洗后,孔内部不会很快变干。钻孔清理完毕后,须由现场质检员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注胶。

注胶:取一组强力补强胶,装入套筒内,置于专用手动注射器上,缓慢扣动扳机,将铂金袋口处较稀的胶排出并丢弃,然后将螺旋延伸混合喷嘴进入孔的底部。如果长度不够,可以用塑料管来延长。然后扣动扳机。扳机孔移动一次,注射器后退一次,即可排出孔内的空气。为了使植入钢筋后孔内的胶充满并防止胶流出,应将80%的胶注入孔内。孔内填满胶水后应立即植筋。植筋前,先用钢丝刷反复刷洗钢筋的植植部分,除去锈迹,然后用酒精或丙酮清洗干净。孔内填满胶水后,立即将除锈的钢筋放入孔内,然后向一个方向缓慢拧动,中间不要向相反方向转动,直至钢筋到达孔底。

固化及保养:强筋胶完全固化前,请勿振动钢筋。强力补强胶可在常温下固化,50小时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检验试验:钢筋施工前,必须对所使用的钢筋和钢筋胶进行现场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和钢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测试通过后,即可进入下一步流程。

钢筋种植流程

3、结构柱钢筋绑扎

交底钢施工结构技术规范_钢结构施工技术交底_钢结构交底的内容有哪些

结构柱主钢筋通过植筋与主体结构连接。现场加固胶固化后绑扎箍筋。结构柱的主杆在每层的顶部留下了重叠的位置。

4、预制构件的预制

本工程砌筑工程使用的预制构件包括:门窗周围预制混凝土块、预制过梁、消防箱开口过梁、屋顶三角形预制块等。

门用预制混凝土块有两种类型:标准型号和非标准型号。标准型号为200×200×300。非标型号主要针对较小的门叠,根据实际尺寸预制。门窗两侧各放置3块。每面 2 块。

门窗预制混凝土块模板的配置是为了测量一层所需的数量。一次浇注一层预制块,第二天拆除模板。

门边混凝土块预制块模具

开口尺寸≤1500的门窗过梁采用预先预制,>1500的门窗过梁采用现浇,与结构柱连接的门楣采用现浇。洞口宽度超过300的预留洞口全部采用预制结构。图纸设计中存在120、150、180、240等几种门楣高度,不方便施工、砌砖和灰缝布置。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门楣高度统一为:首层门楣、环梁均现浇,井架杆高度统一为150mm。二层及以上井架杆高度统一为85mm。根据施工楼层,一层的预制门楣一次性浇筑到位。预制门楣在砌筑施工前提前7天预制,养护时间应大于7天。

预制消防箱门楣时,应留有与消防箱报警系统预留穿线孔相对应的穿线孔。

消防箱门楣预留孔

顶部倾斜砖屋顶采用标准 60 度交叉角的预制混凝土块。

采用钢模板的三角形预制块

5、卫生间现浇防水门槛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卫生间防水坎高度应大于150mm。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皮刀杆的划分,首层地台高度为176mm,二层及以上层高为186mm。 ,4200的层高为181mm。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并考虑地面施工误差,卫生间防水坎的高度以标高控制为主,高度控制为辅。首层地坎平面至+500mm线的距离为564mm(取565mm)。二层以上层高为4600,平台上平面+500mm之间的距离为364mm,二层以上高度为4200,平台上平面+500mm之间的距离为369mm,4600层高和4200层的高度统一为平台上平面+500mm线之间的距离365mm。

卫生间门槛模板配置宽度统一为200mm。

卫生间倒坎支撑成型方法(一)

卫生间倒坎支撑成型方法(二)

6. 拉砖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应喷水润湿砌体表面,使相对含水率达到40%~50%。所以,浇水之前不需要提前拉砖。另外,根据规定,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应防雨淋。为满足要求,堆放场地应搭设防雨棚,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

为了减少气垫块的破损率,牵引气垫块的车辆必须是平板车,不允许使用自卸车运输。

平板车运输

根据本工程总体结构说明要求,东、西主楼室内地面施工荷载为10KN/m2,最大堆垛高度为10/6=1.66m。因此,增气块室内堆放最大高度控制在1200mm(堆放层数为4层)。为方便施工,曝气块堆放在每个房间的中央,距墙500~1200mm。

加气块堆放示意图

7、墙体砌筑

建造填充墙时,接缝应上下错开,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当无法满足时,应在水平灰缝处设置钢筋或钢筋网片。钢筋从搭接块的错缝处开始,每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700mm。

砌体使用非专用粘结砂浆时,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不应超过15mm。

砌筑时,应保证大墙块是整块的,框架柱边缘采用非整块块。若有结构柱,应优先保证结构柱边沿整块,框架柱边沿采用非整块。本工程砌体灰缝按8mm控制,砌筑前应立皮杆数。

走道墙宜整体砌筑,并设有穿线。为了避免安装工程时在墙上挖洞,走道墙顶部预留了2块皮砖,以便空调管道安装完毕后重新砌筑。

如果门窗设计无结构柱,应放置预制混凝土块钢结构施工技术交底,以方便门窗的固定。放置的数量为每侧 3 个方块,窗户每侧 2 个方块。

施工时,T型墙、角墙应尽可能整体砌筑。如果确实无法构建整体,必须留梁,则应留为斜梁,不允许留直梁。

如何留出临时休息时间

砌筑施工时必须预留消防箱、防烟排烟、空调、桥梁等预留孔口。各种预留口预留尺寸控制标准如下:

砌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安装单位应跟随砌筑施工完成预留和预埋工作。

墙体砌筑每级高度为1200~1500mm。在墙体砌筑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中,采用门式脚手架。脚手架上堆砌的块最多为2层,墙上不留脚手架孔。

由于外墙宽度较窄,砌筑时最大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00mm。砌筑完毕后应尽快安装模板,并固定临时支撑。

垂直风井、废气井的墙体施工时,应整体施工,内墙应随施工撒粉,以保证其密封性能。底层应留有清洗口,待整体砌筑完成后封闭。

砌墙时,结构柱宜砌成马形柱。马形柱的凹凸尺寸不应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形柱应先退后进,砌筑要对称;拉杆的规格和尺寸应预留。 、数量和位置要准确。拉杆应每 500 毫米设置一次 2Ø6,并设置在整个长度上。施工时不得随意弯曲。

8.二级结构模板

结构柱模板:每层结构柱分两次浇筑,最大浇筑高度2400mm。结构柱模板采用13.5mm厚木胶合板模板,40×80方木为次龙骨,Ø48双钢管为主龙骨,Ø14拉力螺栓加固。为保证其密封性,拉紧螺栓间距确定为300mm。

设置结构柱模板前,在结构柱鞍座区域粘贴海绵胶带,防止渗漏。

现浇圈梁、过梁模板的模板方法如下图所示。模板为木胶合板模板,厚度为13.5mm。用于夹紧模板的夹具是由废模板制成的。尺寸如下图所示。夹具之间的间距不受控制。大于300mm。在模板前的墙上粘贴海绵胶带,防止渗漏。

9、二次结构混凝土浇筑

二次结构混凝土现场搅拌,现场设置500米滚筒搅拌机,并采用地磅作为计量装置。

混凝土配合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水泥为袋装水泥,砂为中砂,砾石粒度为20-40mm。

钢筋混凝土结构柱砌筑施工应按先砌墙、后浇结构柱混凝土的顺序施工。浇注混凝土前,砖块和模板应用水润湿,并清除模板中残留的杂物。

结构柱混凝土可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浇筑结构柱混凝土时,应采用小型插入式振动器边浇边振动。

混凝土采用自卸车和电梯运输钢结构施工技术交底,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动。浇注后24小时拆模,覆膜固化不少于7天。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将表面粘附的海绵胶带清理干净。

10. 斜砖屋顶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加气混凝土砌块顶部坡砖屋面必须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铺设后14天进行。

斜砖屋顶的角度为60至70度,每面墙的中部均用现场预制的三角块修复。斜砖修补要求灰缝饱满、修补严密。

质量标准

按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钢筋砌体工程

1. 一般规定

8.1.1 配筋砌体工程除应符合本章的要求和规定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5章、第6章的要求和规定。

8.1.2 加筋小块砌体剪力墙施工,宜采用专用小块砌筑砂浆,核心柱内应浇注专用小块混凝土。

8.1.3 灰缝内放置的钢筋应位于灰缝居中,水平灰缝的厚度应至少比钢筋直径大4mm。

2、主要控制项目

8.2.1 钢筋的种类、规格、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合格证、钢筋性能复验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

8.2.2 结构柱、核心柱、组合砌体构件、加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抽查数量:每检验批砌体试块不得少于1组,每验收批砌体试块不得少于3组。

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和砂浆试块的检测报告。

8.2.3 结构柱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墙体宜砌成马形木墙。马形木墙的凹凸尺寸不应小于60mm,高度不应超过300mm。马形木墙应先退后进,砌筑要对称;每个结构柱的马形木墙尺寸偏差不应超过2。地方;

2 预留拉杆的规格、尺寸、数量和位置应正确。拉杆应沿墙高每 500mm 设置 2ø6 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600mm。钢筋竖向位移不应超过100mm,每根结构柱的竖向位移不应超过2处;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