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 100 天,鞍钢制造开启冰雪奇缘

   日期:2024-09-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3    
核心提示:从发力冬奥到助力冬奥,再到借力冬奥,这个冰雪季,“鞍钢制造”开启了与冬奥会的“冰雪奇缘”。2018年,鞍钢建筑用钢团队接到一项来自北京冬奥会的任务——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研发生产建筑用耐候钢。

2021年10月26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正式进入100天。

盛会举世瞩目,鞍钢人翘首以盼。2015年,当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的喜讯传来,鞍钢人用实际行动为盛会默默贡献钢铁力量——1000余吨高级建筑钢材建成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龙赛道”;6000余吨建筑用耐候钢直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比赛场馆,开创了国内建筑大规模使用耐候钢的先河;近6万吨鞍钢桥梁钢材连接北京城区与冬奥村;打造奥运标志性建筑“五环大桥”……

相隔数百英里、数小时,北京冬奥会却搅动了鞍钢人的“冰”心。从发力助力冬奥,再到借力冬奥,这个冰雪季节,“鞍钢制造”开启了与冬奥会的“冰封”。

鞍钢人全力以赴备战北京冬奥会

2018年,鞍钢建筑钢结构团队接到北京冬奥会的任务——研发生产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筑用耐候钢。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高山滑雪比赛场地,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北部的延庆区,场馆落差800米,坡度3000米,雪道并存,被誉为“冬奥皇冠上的明珠”。

鞍钢股份结构_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_鞍钢钢铁有限公司

建筑钢与耐候钢,二者的结合,瞬间打开了鞍钢研发、生产人员的“脑洞”,大家不顾困难,争分夺秒,只为摘下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鞍钢建筑用钢研发团队80后带头人林天子告诉笔者,耐候性一般是指耐大气腐蚀性能。耐候钢通过添加特定的耐候合金元素,具有抗腐蚀、延长寿命、降低耐候涂层厚度等作用。这类钢材在建筑行业已经很少应用,不仅因为成本制约,还因为大多数建筑钢材后期都需要涂装,对钢材的耐候性没有特殊要求。

“本次冬奥会采用耐候钢进行建设,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作为鞍钢人,我们有幸见证这一盛事,一定要积极参与、全力以赴。”林天子说。

建筑用耐候钢量产在行业内尚属首次,作为“先行者”,林天子和团队成员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把建筑用耐候钢研发当成自己的“顶梁柱工程”,迅速立项,齐心协力,反复实验对比,优化设计钢种化学成分和工艺体系,确保钢板不仅符合建筑用钢相关标准,还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能。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用钢板,客户对该批钢材的板形、表面质量、厚度公差、强度范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要求十分严格。鞍钢鲅鱼圈分公司李新玲对此深有感触。回忆起该类型钢材具有工序多、窗口窄的生产特点,调整参数多达50余个。现场人员抓住一切机会,严格梳理优化生产工艺,重新设计轧制工艺、冷却方式等工艺参数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多个规格系列产品的试制,产品一次合格率达100%。

2019年3月5日,鞍钢Q355NHD建筑用耐候钢200余吨在一次性生产轧制完成、产品性能检验一次性通过后顺利发货,标志着鞍钢耐候钢成功跨界进军建筑领域,开启了鞍钢直供新时代,为2022年冬奥会比赛场馆建设拉开序幕。

更让林天子、李新玲和同事们感到自豪的是,从鞍钢供应冬奥会耐候钢开始,建筑用耐候钢迅速走进全国各个工地,成为建筑业的“新宠”。鞍钢建筑用钢再一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

支持北京冬奥会,鞍钢人责无旁贷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厚板事业部建筑钢材营销部长胡宇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得知北京要举办冬奥会的消息,是201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

“办冬奥会,就要建场馆,建场馆需要钢材……”几秒钟的时间,一连串的念头涌入胡宇的脑海里:“必须尽快联系客户。”

从这一刻起,鞍山人的“冬奥时间”开始了。

本次冬奥会新建的大型室外场馆只有两个,分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一个重点配套工程“五环大桥”,让鞍钢人骄傲的是,鞍钢实现了3个项目的全供货覆盖,并作为主供方深度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一个项目从成功跟踪到拿下,至少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2018年之前,鞍钢营销人员一直处于“备战”状态,他们时刻关注着各个项目的建设情况,几乎走访了国内各大设计院、科研院所、施工企业,全力收集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类信息。

2018年三个项目同时下达,突如其来的“井喷”让各大钢铁企业应接不暇。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冬奥会这样的举世瞩目的项目,历来都是各大钢铁企业的“必拿”之举。承接冬奥会项目,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业绩、提升企业实力,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这个机遇难得,意义重大。

胡郁回忆说,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招标现场人头攒动,气氛非常紧张,“当时国内知名钢厂都来了,竞争非常激烈。”鞍钢营销人员沉着应对,冷静分析形势,最终凭借鞍钢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供货实力,一举拿下这两个项目的供货权,成为冬奥会项目的核心供应商。

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_鞍钢股份结构_鞍钢钢铁有限公司

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新中国钢铁工业摇篮”,鞍钢基因里满满都是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专门为国家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不设条件、不打折扣,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完成“长子使命”。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所用材料虽然不同,但几乎同时招标、同时供货。为满足用户需求,鞍钢建筑钢材产销研团队率先垂范,春节期间加班加点,加快生产进度,组织物流运输,兑现了“节后第一天钢材进厂”的承诺。

“五环大桥”项目涉及产品材质种类繁多、规格复杂、供货周期短,桥梁施工连续性强,每块钢板必须及时供货、准时到达加工现场,满足加工条件,给钢铁生产带来极大挑战。鞍钢充分利用鞍山、鲅鱼圈等地的设备优势,提前安排生产,科学合理调整生产节拍,鞍钢技术人员常驻厂区,处理各类问题,确保生产顺利、按时交货。

保供过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其间,整个产销研战线的鞍钢人不敢有丝毫松懈,时刻准备根据用户临时施工变化及时改变生产节奏,并在现场收集用户反馈意见、接待用户到现场视察、与用户共享物流信息……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鞍钢人都满腔热情、积极奉献,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聚焦北京冬奥会,鞍钢人积累经验蓄势待发

“鞍钢制造”遍布全球,鞍钢品牌熠熠生辉,鞍钢产品在冬奥会上大放异彩,得益于自身的硬核实力,得益于鞍钢人的执着与拼搏,更重要的是,鞍钢建筑钢材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从我国建筑钢材的发展历史来看,1980年以前,由于粗钢产量较低,我国长期实行限制建筑业用钢政策;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逐步转为合理用钢政策:90年代末至今,实行鼓励合理使用钢材的政策。其中,建设部1997年11月发布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筑钢材材料、建筑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等具体发展方向。2000年,国家发布了第一部建筑钢材行业标准YB4104-2000《高层建筑用钢板》,旨在推动国内建筑使用钢材。随着钢材的系列化、专业化,建筑钢材的品种和数量开始迅速发展。

鞍钢建筑用钢开发始于2002年,当时建筑用耐火耐候钢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鞍钢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当年成功开发出Cr-Mo-Nb-V系列490MPa级建筑用耐火耐候钢,省级技术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_鞍钢钢铁有限公司_鞍钢股份结构

2005年,鞍钢开始研制系列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同年成功中标并按期完成北京奥运会“水立方”高强度建筑用钢;2006年,鞍钢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制出225MPa级低强度建筑结构用屈服点软钢,AQ100GJ-AQ225GJ系列产品先后应用于上海世泳锦标赛场馆、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上海三菱体育中心、郑州交通枢纽抗震等重点工程,最大厚度达到100mm,在当时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012年至2015年,鞍钢Q345GJ-Q420GJ建筑钢材相继中标大连世贸中心、合肥万象城、天津高银117大厦、大连维多利广场、长春国际金融中心等国内标志性建筑,累计供货量超过7万吨,最大厚度达到120毫米。

2014年至2016年,辽宁省鞍山市当时最高的钢结构建筑“鞍山人才公寓”项目,成功应用了鞍山耐火钢Q345FR-Q420FR、高强度抗震结构钢Q345GJ-Q460GJ、建筑低碳钢AQ100GJ-AQ225GJ、LP钢板等全系列钢板共计1.5万吨,成为当时国内实际使用建筑钢材品种最齐全的示范工程。

进入“十三五”,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鞍钢坚持做强、做厚、做环保的建筑钢材理念,加强技术储备,积极抢占国家重点工程市场,不断挑战行业“最强”,夺得“独家”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擎天柱”。

2019年,随着最后一块100毫米厚Q345GJD建筑结构钢轧制装车发运,鞍钢圆满完成亚洲最大铁路交通枢纽项目北京丰台站的供货任务,当时雄安新区“大动脉”雄安高铁站建设中,使用了国内最高强度钢材Q460GJD。2020年,鞍钢建筑钢材直供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萧山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成为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2021年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鞍钢集团成功中标西北第一高楼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供货权;2021年,鞍钢独家中标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大连索尔湾专业足球场建设项目。为保障中厚板钢材供应,鞍钢高等级建筑钢材再次成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主心骨”;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鉴定,鞍钢全系列高性能建筑结构钢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促进我国钢结构建筑行业安全、绿色、环保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借力北京冬奥会,鞍山人大有可为

冬奥会是挑战,更是机遇。为完成冬奥会订单,鞍钢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创新生产工艺,加强对外交流,培养了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队伍。借助冬奥会,鞍钢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鞍钢制造”走向世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鞍钢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_鞍钢钢铁有限公司_鞍钢股份结构

2021年6月28日,全球在建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一、二号机组投产发电,鞍钢800MPa级大型水电工程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钢板成功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引水系统,助力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鞍钢于2013年成立专业技术团队,开展技术储备、前期介入和产品研发,经过反复技术交流沟通,充分找准了800MPa级水电用钢的技术难点和用钢需求,2016年在完成三峡公司产品技术评审后,鞍钢成功中标。白鹤滩水电站10300吨800MPa级水电用钢供货权,填补了鞍钢集团800MPa级水电用钢供应空白。

鞍钢80余万吨管线钢支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以下简称中俄东线),鞍钢全程供货,成为中俄东线核心供应商;鞍钢1万余吨高性能海工钢供给我国首个海上油田岸电示范项目——渤海一期,用实力助力我国大型海上油田岸电项目加速实施,让大海更蓝;我国高铁整体出口“第一单”——雅万高铁钢轨全部由攀钢制造;鞍钢自主研发生产的近40万吨桥梁钢成功应用于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和正在建设的深中通线工程,让“鞍钢制造”成为世界“超级工程”的“主心骨”;厚层止裂钢独家供应全球首批9艘“巨无霸”——最大的23000TEU集装箱船,使中国船舶制造进入世界“海巨无霸”第一梯队……

从新中国第一块钢铁、第一座跨江大桥、第一条重载铁路,到近年来的“华龙一号”“蓝鲸一号”、沪通长江大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鞍钢制造”从未缺席。这既是鞍钢钢铁优良品质的见证,更是鞍钢人艰苦创业、攻关攻关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洁白的雪映照世界,冰雪凝结世界。今天,充满中国元素的冰雪场馆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世界瞩目的焦点,高品质的“鞍钢制造”在奥运的光芒下熠熠生辉,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展现钢铁的力量。

作者 |高阳阳王金霞

图片|鞍钢提供

编辑 | 陆琳

 
标签: 鞍钢 冰雪奇缘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