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发展建设初期,鞍钢将自身装备、技术、人才优势与其他钢铁企业共享。在包钢等十多家大型钢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鞍钢为其提供了技术人才。正因如此,鞍钢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在即将来临的 2019 年,鞍钢将迎来它 70 岁的生日。对于这家已经跻身世界 500 强的“共和国钢铁长子”,未来将会怎样进行规划布局呢?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王义栋,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采访时透露,鞍钢一心致力于成为面向未来的材料发现者,并且会借助互联网来推动个性化定制以及网络化协同制造,进而构建起“绿色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规模扩张和并购重组
鞍山钢铁是新中国首个大型钢铁企业。2010 年 5 月,它与攀钢集团进行了联合重组。目前,它具备每年 4000 万吨的粗钢产能。它拥有 3000 多个品种规格的高技术含量钢铁和钒钛精品。它每年能生产 4200 万吨铁精矿,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铁精矿生产基地。
不过,鞍钢所处的生产区域主要在东北和西南,这些地区属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与国内外其他钢铁同业巨头相比,鞍钢的生产区域有其特殊性。同时,鞍钢距离钢材的主要需求地的销售和运输半径都要长一些。正因如此,公司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来弥补在地理位置方面所存在的劣势。
目前,鞍钢在国内钢企中,其船舶及海工用钢的认证牌号最为齐全,级别也是最高的。它为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以及俄罗斯破冰船提供了主体结构关键部位的用钢。同时,该公司也是国内唯一拥有核级关键部位制造生产资质的企业,三代高性能 18MND5 核电用钢被应用于“华龙一号”等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前不久通车了,这座大桥有 17 万吨的桥梁钢是出自鞍钢的,并且鞍钢还是家电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钢铁企业。
这样的产品结构,使得鞍钢在国内钢铁行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背景之下,具备了更大的优势。今年上半年,鞍钢股份(000898.SZ)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 91.94%。在三季度,其盈利同比增长了 80.73%。
不过,鞍钢对于钢铁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不热衷。我们一直都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的是品质的提升而非数量的增长。未来,鞍钢仍需深挖自身潜力。如果没有重大的战略调整,它将会在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创新发展方面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宝武集团是一家国内钢铁巨头。在公司的发展规划里,明确提出到 2021 年产能规模为 8000 万吨~1 亿吨。2016 年,中国宝武的粗钢产量为 5840 万吨。要达到 8000 万到 1 亿吨的规模,未来进行行业整合将是必然的道路。
鞍钢对于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其野心不如中国宝武那般大。王义栋表示,如果窗口期合适,鞍钢也会进行考虑,但主要会致力于自身的产品升级以及竞争力的提高。不过,鞍钢一直都不排斥通过跨国合作、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来达成共赢。
记者了解到,在资源产业领域,鞍钢与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合资创办了卡拉拉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每年能产出 800 万吨铁精矿;在钢铁产业方面鞍山市钢结构有限公司,鞍钢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开展合作,成立了鞍钢广州汽车钢有限公司;同时,鞍钢还与日本神户制钢合作,建立了鞍钢神钢冷轧高强汽车钢板有限公司,以此来开拓高端汽车板市场。
“631”产业布局目标
王义栋向记者表明,鞍钢未来所期望达成的,是成为面向未来的材料发现者。鞍钢将会把重点放在高强韧性钢轨用钢、高强度汽车用钢、高强度海洋管线钢、抗震耐蚀建筑钢等几个领域鞍山市钢结构有限公司,并在这些领域开展研发工作。
鞍钢将在耐热临氢系列用钢方面加强研发,同时也将在低温石化系列用钢方面加强研发,还将在抗酸性用钢方面加强研发,并且将在不锈钢及异质复合钢板系列方面加强研发,着力开发绿色低碳环保材料。
鞍钢除了致力于做精做强钢铁主业之外,还在构建“1+6”的产业格局。其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钢铁、矿业、国际贸易、钒钛、工程以及信息化这六大相关产业。通过这样的举措,鞍钢旨在打造新的战略支撑以及效益增长极。
鞍钢集团到 2020 年要完成“631”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王义栋透露,“6”的含义是做强钢铁主业,此主业在集团的产值(收入)占比约为 60%。“3”是要加快发展信息、工程等辅助产业,这些产业的产值(收入)需达到 30%左右。“1”则是要协调发展资源产业,使矿产等的产值(收入)占到 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攀钢已与鞍钢联合重组。攀钢是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钛原料企业以及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钛加工企业。攀钢在做强钒、钛、特钢、普钢这四大主要产业的同时,还将做优矿产资源、现代物联、产业链金融、产业链贸易这四大基础支撑产业,以及特色非钢产业。
未来我们的投资方向会依照“631”的产业发展目标去推进。同时,会在节能减排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加大投入。王义栋向记者透露,近些年来,鞍钢已经累计投入了 170 多亿元的节能减排资金,并且实施了一系列能够减污减排的环保治理工程。未来,鞍钢将借助全流程大数据和 C2M 云平台,逐步对高炉、炼钢、轧钢、安防、物流等领域展开智能化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