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装配式建筑舞台的活跃老演员与新主角

   日期:2024-08-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1    
核心提示:笔者从钢结构行业发展的角度指出,钢结构住宅是装配式建筑舞台活跃的老演员、并将成为装配式建筑舞台的新主角。钢结构住宅应该算是装配式建筑舞台活跃的老演员、新主角。

介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胡玉科从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笔者指出,钢结构住宅装配式建筑舞台上活跃的老将,将成为装配式建筑舞台的新主角。

钢结构住宅应该算是装配式建筑舞台上的老演员、新主角。之所以称其为“老演员”,是因为我国一些钢结构企业从上世纪末开始,就已将钢结构住宅体系引入城镇公寓楼和低层住宅建设。本世纪初,以山东莱钢、杭萧钢构为代表的一些钢结构企业率先将钢结构体系引入城镇高层住宅建设领域,相继建成了一批绿色建筑水平高、抗震性能好的钢结构住宅小区。但由于企业自行开发建设,配套产品不足,加之大量农民工涌入,开发商积极性不高,传统的现场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虽然政府部门和企业已将钢结构住宅作为新型绿色环保建筑重点推广,但市场占有率不高,没有形成推广规模。

堪称“新主角”。在新一轮的装配式建筑推广中,钢结构住宅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到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钢结构建筑推广由“积极稳妥”转为“大力推广”。这一转变,蕴含着国家决策层对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共识,也对新一轮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我国30多年的钢结构建筑应用实践来看钢结构建筑图集,它是结构体系和配套设施较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在城市超高层建筑、文体场所建设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绩。建筑构件只能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方式生产。 是目前已具备推广条件的工业化建筑产品。尤其是《报告》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将达到30%以上,表明钢结构住宅将成为装配式建筑的“新主角”。

钢结构房屋满足绿色循环发展需求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不变的目标,对于建筑业来说,也需要改变不可持续的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更加环保、资源节约的建筑业现代化迈进。不可否认,社会和消费者对于钢结构住宅还存在误解,与传统生活习惯和观念相冲突,对轻质、合规的墙体材料缺乏了解和关注。虽然目前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成本略高、配套墙板不足,但其自重轻,建筑构件和轻质板均在工厂生产,采用现场装配式施工,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水电消耗,减少了垃圾排放和粉尘污染,可实现综合节能1/3以上,其优势必将受到开发商的青睐。

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房屋结构体系,使房屋由施工现场的“施工”转变为工厂的“制造”,成为工业化产品钢结构建筑图集,减少了现场作业中不可控的质量缺陷,有效提升了装配式施工质量;钢构件工厂化生产,按标准化、通用化的工艺生产,经过机械加工,精确切割,质量高、精度高,现场装配式施工大大减少了人工量。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更具有推广优势。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工业化建筑产品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住宅模块化设计与构件加工、装配模拟、施工模拟相结合,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抗震减灾方面,钢结构房屋整体性强、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钢结构材料延展性和韧性好,抗震、抗风性能优良。经防火、防腐工艺处理的钢梁、柱具有优良的防腐、防火性能,且易于拆卸、更换或加固。特别是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能有效抵抗风、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在棚户区改造、地震多发区住宅建设中更具有优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房屋被视为高端品质住宅,每平方米售价比普通混凝土房屋高出15%-30%。

在资源有效利用方面,钢结构住宅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将整栋建筑的所有构件进行拆卸、组装,并按照工艺要求,用计算机对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有利于材料合理精准下料、机械化切割、工厂流水线生产,减少浪费。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构件材料70%~80%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据测算,钢结构住宅基本不使用模板、脚手架、砂浆等辅助工具和材料,可节省70%的资源消耗,实现循环发展的目标。

助推绿色建材产业,“钢结构+绿色建材+系统集成+工业化装配”是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必然带动与钢结构相配套的绿色围护板生产、门窗产业、新型装饰材料、一体化厨卫产品等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共同发展,逐步淘汰黏土砖和现场砌筑。钢结构住宅最适宜采用一体化装修、一体化厨卫系统、雨水收集、太阳能、地热源等智能化集成技术,带动相关光伏、电子、智能通讯等技术的产业升级。

钢结构住宅开辟化解产能过剩新途径

由于就业、民生等需求,钢铁产能化解不能简单“压”,必须依靠政策和市场手段,将淘汰落后产能与寻找新的消费领域同步推进。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并提出去库存、化解过剩产能。除了淘汰落后产能,还要寻找新的经济动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钢结构行业发展情况看,尽管2016年受结构性调整影响,经济下行,实际市场钢材消费同比下降3.0%,尤其是建筑业和制造业两大用钢领域分别下降3.8%和4.7%,但钢结构加工生产由于国家加大“三铁一空”基础设施投资,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国内粗钢产量

市场消费

建筑用钢材

建筑钢结构产量

与去年同期相比

2013

7.79亿吨

7.7亿吨

3.48亿吨

4100万吨

7.31%

2014

8.23亿吨

7.4亿吨

3.96亿吨

4600万吨

10.87%

2015

8.04亿吨

6.68亿吨

3.6亿吨

5000万吨

13.8%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为推动装配式建筑需求,各省市陆续出台鼓励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批钢结构住宅项目开工建设。在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的带动下,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开始提速。按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实施办法》的要求,全国已批准51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企业,原来只有杭萧钢构一家以钢结构建筑为主的基地企业,2015年又新增7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包括山东万事达、新疆德坤集团、精工钢构、安徽鸿路钢构、东南网架等。

截止2014年,全国取得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达1.1万家,其中,取得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849家,取得二级资质的企业3076家,取得三级资质的企业6673家,年产5万吨以上的大型钢结构企业超过100家。钢结构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墙板构件体系逐步完善,为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具备了产业基础和产能规模。

钢结构行业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自2014年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已核准16家钢结构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资质试点,2015年又新核准27家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资质试点,提升了钢结构建筑系统集成建设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研发和产品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快了工期,提高了质量。

钢结构住宅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国家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模和水平的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将不断拓展。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住宅建设面积每年将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60-70%。个人认为新一轮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应用领域从城市标志性建筑转向民生工程,从过去的“高、新、特”项目转向住宅建设领域,如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建设;从城市房地产开发转向农村小城镇建设、地震灾区住宅建设。2016-2017年棚户区建设规模将达到60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套,应该成为钢结构住宅大显身手的舞台。

在这些适合钢结构住宅的领域,企业要研发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用户满意、功能齐全的住宅,通过产品性能和品质,改变和引领消费者的居住观念和消费意愿;通过企业技术、材料、产业链联盟合作,突破钢结构住宅应用的短板,降低专业系统集成产品——钢结构住宅的成本,大力发展实体产品制造、研发企业的相互合作,倡导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提升钢结构住宅精细化、标准化制造水平。

技术产品创新提升钢结构住宅品质

对于钢结构住宅的认识,各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细化制造标准,提升钢结构住宅工程质量和绿色建筑水平,依靠性能、质量、优良功能占领市场。从推广钢结构住宅的趋势看,已经出现了一些好的趋势和政策环境。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推广钢结构建筑和钢结构住宅的具体政策和补贴措施,吸引钢结构企业在当地设厂设点。国家层面制定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对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水平和绿色建筑标准将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一批实力雄厚的钢结构生产企业和总承包企业开始涉足钢结构住宅领域的研发、试点和示范。如首钢集团利用迁入曹妃甸后空出的石景山区开发用地,大力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山东莱钢、安徽马钢均通过企业重组,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注入新的资源;江苏中南建设在苏州的“中南城”项目,专门将两栋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由混凝土体系改为钢结构住宅,并进行试点示范。

行业正以强劲势头推动钢结构住宅发展,多家设计院重新组建钢结构建筑设计(室),配备建筑师、结构师及专业配套企业,优化设计不同区域钢结构住宅方案,编制标准图纸,细化节点流程;北京建艺集团利用BIM技术、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在推出第一代钢结构住宅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板块、体系,正在进入第二代钢结构住宅研发;浙江杭萧钢构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企业、市场,公司研发的第三代钢结构住宅已与20个省市签订合作协议。

钢结构住宅多项标准、规程正在编制、报批中。《钢结构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已获修订批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编的《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编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正在报批中,将改变过去钢结构住宅标准、规程零散、分散的现象。行业协会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着力帮助企业补齐短板、找市场,协会即将成立绿色墙体材料专业委员会、集成住宅专业委员会,为我国钢结构住宅健康有序推广发挥更大作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钢结构住宅将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完善的功能,在装配式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来源:钢结构中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