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云南省在建第一高楼“俊发春眼”零节点仪式启动,项目完成地下结构施工钢结构超高楼抗震,实现零封顶,正式转入地面结构施工,407米高楼拔地而起,从此将以每天都能看到的速度,一米一米地刷新昆明未来高度!
俊发泉眼零节点庆典
俊发春眼航拍
中国西南地区最高建筑建在地震带上
作为西南地区首座4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地处地震多发区和高海拔地区,在这里建超高层建筑实属不易,为保证结构体系的绝对安全,项目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和反复论证,创新性地采用了吸能支撑和巨型柱,历经一年半时间,终于通过了国家超高层超限评审和抗震评审,在作为4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结构建筑美学。
春眼项目基坑占地面积约3.25万平方米,深22.05米的基坑创新性地采用了三道双圆形混凝土内支撑,同时将1米厚的地下连续挡墙做成两面合一的墙体,在保证整个基坑安全的同时,也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三年耕耘,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11月,泉眼工程正式开工。2019年1月26日,俊发泉眼工程筏板浇筑奠基仪式启动,145辆混凝土罐车,80小时不间断连续运输,一举完成2.4万平方米混凝土浇筑,单栋混凝土浇筑1.5平方米,创下云南同类建筑历史新高。
泉眼项目地下结构需穿过基坑内部支架,且需更换支架,还需克服施工操作空间狭窄(楼面与支架最小间距30CM)的困难,地下主副塔钢结构庞大复杂。但通过各参建单位的努力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泉眼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实现零的突破。
超大型筏板混凝土施工壮举回顾
2019年1月26日早上至1月29日晚,经过8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由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承担的云南省在建第一高楼——407米“泉眼”项目顺利完工,塔筏板一次性浇筑完成2.2万余立方米混凝土!
连续80小时
共浇筑混凝土22000余立方米
平均浇注时间:276立方米/小时
提前47小时完成(127小时)
筏板浇注量及浇注速度
创云南省同类工程新纪录
一次性浇筑这么大量的混凝土意味着什么?
工程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相当于把一个标准足球场堆高了3.8米,或者相当于同时填满20个标准游泳池。
“我们调配了145辆混凝土罐车,选定了4条快速路线和4条备用路线,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中建二局一名技术人员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是,一旦浇筑就不能停,否则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强度。整个筏板必须在127小时内浇筑完成!这意味着,每一秒都要把一头牛那么重的混凝土浇筑到筏板上。
▲这是目前云南浇筑的最大体积筏板,组织近千人轮班、昼夜奋战,这也创造了当地单体混凝土筏板浇筑施工中使用设备最多、施工时间最长的新纪录。
超大型筏板一次性浇注施工
项目部周密部署
详细规划每个服务环节
被分成
生产协调小组
物资供应组
技术服务组
交通疏导组
后勤保障团队
五大专业组
每个组都有相应的组长带领团队
共有200余人参与筏体服务工作
供应厂及站
4座预拌混凝土厂,8条生产线
车辆组织
140余辆油罐车,行驶里程443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多)
服务人员
投资人数超过200人
春眼项目基坑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深23米,地下室高达5层,是云南最大的基坑。不仅如此,它还是全国首个超过400米高的建筑。该场地处高原地震带,毗邻盘龙江和地铁2、3、6号线,地质条件复杂,从设计到施工面临重重挑战。
“施工难度全国罕见,技术要求极高,很多指标都是西部第一。”俊发集团春眼项目工程总监王云勤说,筏板是主体建筑的基础,承受着整栋建筑的荷载,保证建筑的稳定安全非常重要。普通高层建筑的筏板厚度通常不超过2米,而地标建筑的筏板则超过4米。
春眼项目主塔筏板平均厚度5.5米,最厚处达8.35米,相当于三层楼高,全是钢筋混凝土!这不仅是云南第一,也创下了整个西部第一。
春眼主塔筏板采用超长混凝土桩,长度达100米,极限承载力达3000吨,整体抗变形能力极强,几乎坚不可摧,使基坑成为一件刀枪不入的“铁布衫”。
“我们采用的是100mm厚的钢板,这是目前中国摩天大楼使用的最厚的钢板。”在技术人员眼中,这对施工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么厚的钢板,施工人员一天只能焊接不到一米。”
每天都有上班族、学生、市民乘坐地铁从这里经过,减少施工影响、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成为基坑施工无法回避的问题。俊发集团泉眼项目工程总监王云勤说:“泉眼施工队还在地下修建了一张巨大的地下防护网,由一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挡墙组成,长度超过800米,起到支撑工程、隔离地下水的作用。”
投入巨大资源,打造云南最惊艳的“内撑”,基坑安全等级为最高级别。
一般30层楼高的建筑,打桩深度只要20米左右,但春眼采用的是超深超大工程桩施工技术,施工团队坦言,“业内人士都知道,有时候打桩30多米就碰到岩石了,这已经很厉害了,但我们把桩打到了100米深,试想一下,打桩员要在地下100米处打洞,还要保证洞口周围的土层不塌陷,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
项目一次性完成2.2万立方米超大筏板混凝土浇筑,是云贵高原上第一座高度超400米的建筑,407米的高度,它将如何生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春眼项目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由两栋超高层摩天大厦及高端商业中心组成,主塔楼高77层、407米,副塔楼高308米,建成后将刷新云南天际线。
2.2万立方米超大筏板一次性浇筑
高塔基础如何搭建?本工程塔筏基础平均厚度5.5米,最厚处近10米,筏钢筋直径40毫米,每根重120公斤,需要8到9个工人,必须同时用力才能搬动。
该项目筏式基础共使用此类钢筋4500吨钢结构超高楼抗震,约37500根。
TA塔筏板混凝土最大连续浇筑量达2.2万立方米,创云南省新纪录。据项目负责人黄伟介绍,该项目将采用溜槽、天泵浇筑,并通过使用低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和温升。
同时筏板内设置冷凝水管主动降温,面层铺设节水保湿膜保湿、聚苯板保温等措施确保养护质量。
抗9级地震,豆腐里插钢筋
地基已经牢牢扎根,如何才能“健康成长”?据项目总工程师王文元介绍,该工程采用“钢核心管+巨柱外框架体系”,成功将一根大钢管插入“豆腐”内。
钢核心筒由刚度钢柱、钢板剪力墙等组成硬骨架,外框架由伸臂桁架等组成,设置粘滞阻尼器和屈曲约束支撑,形成抗震性能满足9度要求的坚不可摧的菱形塔楼。
407米,创云南省高海拔泵送纪录
有了强健的“骨骼”,“组织”也不容小觑,工程所用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为高强C65,最高泵送高度达407米,抗压能力将极大提升。
根据主塔结构特点,共布置52台液压爬升模板机在核心筒周边及核心筒电梯井进行施工,模板体系齐全。
同时,项目将通过人工砂级配筛选等措施降低混凝土的粘度,设置水平管道减轻混凝土自重压力,并在工作面配置两台HGD28内爬式混凝土浇注机,将混凝土运送至浇注现场。
该技术借鉴西山万达300米机制砂混凝土泵送高度科研成果,实现海拔400余米单泵到顶,打破了云南省泵送高度纪录。据悉,该项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期待超级工程顺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