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路钢构2011年在中小板上市钢结构上市公司,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钢结构企业集团,钢结构制造、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已成为公司两大核心业务。
近日,深交所带领投资者走进合肥鸿路钢构钢结构上市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尚小波、总经理王军民、董事会秘书王国胜等公司高管进行了交流互动,全景网还对董事长尚小波进行了采访。
互动亮点
1. 公司为何不断扩大基地?
答:钢结构行业大项目都需要大生产能力的工厂,公司正在不断建设基地。
2、公司2019年的产能是多少?
答:我们希望2019年产能能达到300万吨,至少今天手上的订单还是比较饱和的。
3、装配式房屋政策利好,对钢结构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利好?
答:以前装配式房屋的试点可能很少,这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4、公司在研发方面有哪些优势?
答:公司拥有48项发明专利和400项实用新型技术,在行业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在高层、低层装配式住宅技术体系的领先优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上市八年
生产能力增加五倍以上
鸿路钢构目前有10个生产基地,最新产能达到200万吨,到2019年底,产能将突破300万吨,这对其抢占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极为有利。肖波告诉全景网记者,公司上市8年,产能增长5倍以上。鸿路钢构目前最大的基地在安徽涡阳。
钢结构发展推动“智能制造”
公司最新的生产基地也已转型为智能工厂。尚小波介绍,从技术研发到信息系统,整个制造体系都在向“智能制造”迈进。
鸿路钢构专门研发了一套智能化、全智能化的方管柱体系,使成本降低50%以上,并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的自主研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还进行了组织架构扁平化,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开发了钢结构作业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尚小波眼中,在智能制造的驱动下,“钢结构+”有着更多潜在的市场应用,从智能车库到起重机,其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把握产业利好政策
抓住钢结构住宅的机遇
3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2019年最新工作重点,其中明确提到:开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试点,“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5%以上”。
此次宏路钢结构投资者交流会上,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钢结构装配式房屋”上。
尚小波董事长从专业角度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房屋的优势:“即便发生9级地震,楼房最多倾斜一下,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影响。”第二是“户型多变”,整层楼房没有承重墙,左右邻居可以自由分割。第三是户型比例很高,基本上比传统钢筋混凝土房屋高出5%左右。”
因为装配式房屋项目建设周期很快,鸿路钢构的钢结构装配式房屋项目之一——安徽涡阳邻里中心,据尚小波介绍,“从地基到屋顶完工,只用了半年时间。”
(全景网记者专访宏路钢构董事长尚小波)
作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实践的先行者,宏路钢构自主研发的“高层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先后签约凤栖园二期、北城双创中心设计施工一体化、蚌埠柴油机厂棚户区安置房总承包等一批重大项目,为公司发展贡献了新动能。2018年宏路钢构新增装配式建筑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实现新增订单22亿元,其中业务确认2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7%左右。在公司管理层看来,扩大产能、高质量发展是抢占市场机遇的最大法宝。
钢结构行业是一个市场容量非常大的行业,但国内钢结构企业却有上千家,由于存在管理瓶颈,导致各个企业管理瓶颈集中度很低,近年来行业的发展让行业内企业越来越具备竞争优势。2018年,鸿路钢构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56.5%;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98.6%。从钢结构制造到装配式建筑总承包,鸿路钢构围绕钢结构的产业链越来越长,2011年鸿路钢构在中小板上市,当时还处于国内钢结构企业第二梯队,近年来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企业集团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