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配套机库工程全部完成结构施工

   日期:2024-07-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65    
核心提示:9月29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库钢屋盖缓缓提升就位,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务维修及特种车辆维修区一期工程甲方为上海东航投资有限公司,承建单位为北京建工旗下三建公司。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机库钢结构屋面设计

9月29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库钢结构屋盖缓缓吊装到位,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这也意味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所有配套机库项目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飞机维修及专用车维修区一期工程由上海东航投资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总承包。该项目是首家在设计、施工全过程应用BIM技术的大型百年工程。

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

项目总建筑面积8.54万平方米,包括机库及裙房、商务楼、航材库、北区能源动力中心等15栋单体建筑。北区机库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是东航基地最大的单体项目。机库由维修机库大厅和四层裙房组成,共设2个宽体机位或3个窄体机位,最多可同时容纳2架波音747或3架波音777,可满足多种机型、不同维修需求的飞机灵活停放。

机库大厅是本次施工整体改善的重点,大厅长147米、宽99.7米,网架总重约1600吨。鉴于工程技术难度大、跨度大,项目组采用“地面拼装+整体改善”的方式,完成钢屋面网架改善。

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BIM管理平台应用

由于该项目大跨度钢网架结构复杂、安装工艺复杂、定位精度要求高,科学推进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增强多方协同是本项目的关键。该项目全面推行了以甲方(东航投资公司)为主、多方参与的项目全生命周期BIM应用,实现了项目投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基于BIM标准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满足了项目建设不同阶段质量控制、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的需求。

BIM技术在钢结构领域的深化应用

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东航投资公司北京项目部要求钢结构单位运用BIM技术对钢网架进行专项深度设计及性能分析,确保钢网架满足使用要求,且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受力点参数,满足吊装要求。北京建工三公司接手任务后,运用Revit、Tekla等相关技术工具对机库钢网架开展三维建模、深度协同、应力计算等工作。

建立基于云技术的协同管控体系

东航投BIM管理中心依托广联达标准化产品,根据民航建设领域特点,积极创新,持续推进民航建设领域BIM工程协同平台的研发。

东航投资北京项目公司通过协同平台整合钢结构深化设计各项信息数据,利用云技术实现京沪两地远程审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同步工作。结构深化过程中,利用BIM云技术发现了3个重要的设计协调问题,并通过BIM技术自主完成了马道安装定位的三维尺寸核对,有效推进了项目进度。

北京新机场东航机库钢结构屋面设计

三维激光扫描在钢网架吊装过程中的应用

设备配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高清测量,利用激光测距原理记录被测物体表面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反射率、纹理等信息,将被测实体及场景的三维数据完整采集到计算机中,然后快速重建被测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等图形数据。东航维修机库钢网架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工况、扫描主要对象、扫描精度、扫描时间、进度安排等,最终选定三维激光扫描仪2台(Topcon GLS2000(中长程)、Trimble TX5(短程))、测量机器人1台(Trimble RTS873)、笔记本工作站1台(Lenovo)及相关配套软件。

Topcon GLS2000(长距离) Trimble TX5(短距离)

该测量机器人是一款全自动、高精度、世界领先的全站仪,无需目镜,直接用笔记本(小本子)即可操作,可以将CAD平面坐标图、三维坐标图、Revit模型(BIM模型)导入笔记本,然后通过仪器进行测量。

天宝RTS873测量机器人 徕卡TS30测量机器人

3D扫描操作流程

钢网架吊装控制点设置及监测要求

结合机库网格吊装实际情况及三维扫描的特点,在整个施工测区均匀布设控制点,根据测绘院提供的一级测绘基准点,在测区内布设8个扫描区域坐标控制点,实现三维控制网与现场施工坐标系的对接,通过全站仪导线测量及数据平差处理上海钢结构网架工程,获得高精度坐标结果。

网格抬升区控制点布置示意图

根据网架吊装规范及网架施工方案的要求,钢结构网架的吊装精度要求较高,我们综合考虑拼装施工的综合精度,需要制作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控制点布置如上图所示。控制网精度如下:为保证扫描精度,控制网精度将达到1/57000。采用高精度测量机器人Leica TS30进行控制测量,距离测量精度可达0.6mm+1ppm,角度测量精度可达0.5″。

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三维扫描

机库网架吊装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主要分五个阶段进行,共计五次扫描;分别为机库网架在框架上组装后的网架及钢柱扫描、预吊后网架周边扫描、顶停阶段静态扫描、安装后的拱度检测扫描、全部装载完成后的变形扫描。

钢格栅三维扫描解决方案展示

BIM计划进度模拟分析

东投BIM中心及施工单位利用广联达BIM5D软件真实动态地模拟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在模拟过程中暴露出计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海钢结构网架工程,如安全措施、子计划冲突、现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实际进度,选取最符合实际的计划可以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东投利用BIM5D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功能,强化原有管理体系中施工阶段进度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BIM5D平台每月进度对比、无人机定期航拍等方式,分析现场进度存在的问题,测试进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后续进度进行预警。

荣获权威BIM奖项彰显实力

东航作为机场建设单位之一,积极改革创新现有工程管理模式,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科学提升工程进度,有效协调工程资源。东航基地维修项目将BIM技术与其他工程管理方式相结合,实现BIM技术与工程周报、无人机航拍、三维扫描等相结合,优化统一数据模型质量,提高项目各阶段数据信息整合利用效率,提升管理可视化程度,有效提升施工方案优化、协同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控等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大型机场项目应用树立了典范,为其他同类项目建设积累了数据资产。

东航BIM中心管理团队合影

目前,北京新机场东航基地项目已荣获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2017年度BIM最佳应用冠军”、2018年荣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度北京市BIM应用示范项目”。这些奖项的获得,标志着上海东航投资有限公司的BIM技术应用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未来,东投还将继续与广联达深度合作,将BIM协同管理应用到更多的现场业务流程中。例如即将在BIM平台上发布的技术方案评审功能,可以帮助甲方专家团队和总包方专家团队共同评审现场项目中复杂的技术方案,摆脱抽象的文字技术方案,用文字描述结合模拟视频、相关参数、模型参数,将技术实施方案生动、专业地呈现出来。该功能还设有审批流程,总包方在BIM平台上提交自己的技术方案后,甲方专家团队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浏览方案中的各个视频以及对应的文字描述、参数描述、模型展示等,并在平台上进行评审和审批。BIM平台会将总包方提供的各种方案描述及对应的参数存储到东投BIM中心的数据库中,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技术方案提供经验参考,让BIM中心真正成为信息中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