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保护的一般要求:
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多,工序复杂,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的重要保证。做好成品保护措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成品保护教育: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教育,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质量观念,提高成品保护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自觉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在向施工队讲解施工技术的同时,也应向施工队讲解本子项目成品保护工作。
2、项目建立成品保护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成立成品保护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成品保护工作,确保成品保护责任落实到人。
3.建立成品保护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成品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如详细合理的工序交接制度、相应的奖惩制度等。
4.采取措施保护成品:
在多工种、多层次横流作业的施工现场,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是保护成品的有效方法之一。
4.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正确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4.2 将成品保护措施纳入专业施工计划,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各专业的成品保护措施。
4.3建立详细合理的工序交接制度,加强工序间的验收。上一道工序相对于下一道工序来说是成品,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有责任保护上一道工序的完整性。
4.4合理安排工序穿插,避免因工艺安排不合理造成相互污染和损害。
4.5加工后的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6 采取防护、裹包、覆盖、密封等措施保护成品。
设备安装工程成品保护:
1、基础验收: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应对预埋的地脚螺栓或预留的地脚螺栓检查孔进行保护。
2.设备开箱检查:
2.1.设备开箱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不得剧烈敲击,设备旋转、滑动部位在防腐漆未清除干净前不得滑动、转动。
2.2、设备拆箱清点完毕后,不安装时,应用原包装材料将拆箱后的设备覆盖好,以防雨、防潮、防锈、防丢失。设备备件应及时入库。设备上的管道开口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
3、设备吊装、运输:
3.1. 移动或吊运设备时必须清楚标明设备的重量。
3.2、起吊设备时,必须在起吊钢缆的转角处加装缓冲材料,确保轻拿轻放;对易损部件、精密仪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3 对吊装过程中易变形的设备,应采用平衡梁、设备加固、吊装带等措施。
3.4、吊装有色金属设备时,应在吊装钢丝绳上加装橡胶管等隔离材料,防止钢丝绳直接接触有色金属。(见图:吊装热交换器)
3.5.运输需防倾斜或防倒置的物体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大型设备的运输和装卸,必须编制作业指导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4、设备安装:
4.1.对尚未安装好的设备人孔、法兰接口、仪表端口等,应用塑料布(彩色条纹布)封闭,并用铁丝捆扎。
4.2. 安装在可能被坠落物体损坏的地方的设备必须用木板(石棉瓦)覆盖,以防止损坏。
4.3.室内安装的设备应使用塑料布(有色布)覆盖,防止污染。能从设备中取出的精密仪器、设备应尽量取出,并存放在仓库中,防止丢失。
4.4、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将外露的地脚螺栓、螺母等涂抹黄油进行保护。
设备安装后的地脚螺栓保护
管道安装成品保护:
1.成品风管的保护:
1.1.预制件堆放整齐;
1.2. 半成品风管按系统放置;
1.3、安装好的风管末端、排风口等应用塑料薄膜密封。
1.4、在交叉作业较多的场所,严禁将已安装好的风管用作支撑或托架。
1.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通气口等部位。
1.6、安装好的风管表面必须平整、清洁,室外风管应有防雨措施。
2.管道安装:
2.1、尚未安装好的管口必须及时密封、覆盖薄膜、色布条等,防止杂物进入。
2.2.管道安装完毕后,为避免后续工序污染管道表面,管道应覆盖塑料布。
2.3、在粉刷天花板前,需用纸胶带保护喷头;粉刷完成后,将纸胶带撕掉。
2.4 管道、设备的保温,应在清理干净,且上层无油漆施工及无破坏保温层的后续工序后,方可进行保温施工,防止污染。
2.5、卫生洁具安装完毕后,应用包装盒或薄膜进行包装保护。
电工仪器工程成品保护:
1、电气仪表工程施工应与建筑、通风空调、工艺设备、管道等相关专业协调,安装完毕的成品应妥善保管。
2. 电缆及电线管安装保护
2.1电缆线槽安装前应将两端防护装置打磨平整,防止穿线时划伤电缆。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将上部开口密封,防止异物进入影响穿线。
2.2 敷设管道时应保持墙面、天花板及地板的清洁、完好,用油漆修补铁质部位时,不得污染建筑物。
2.3 使用高凳施工时,不得与墙面、墙角、门、窗碰撞,不得靠墙放置。高凳脚应包好,防止划伤地板,防止滑倒。
2.4在现浇混凝土板上敷设管道时,应注意不要损坏钢筋。电气导管敷设完毕后,应用胶带、塑料布等将管端包扎好,防止混凝土堵塞管端。带外端的螺纹管也应进行包扎,防止混凝土粘在螺纹上难以清理,或周围焊接时溅起的焊渣损坏管螺纹端。
2.5、管道敷设完毕后,应注意成品的保护,特别是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派电工看守,防止管道移位或机械损伤。合模、脱模时,应注意保护管道,防止移位、压扁或踩踏。如发现管道损坏应及时修补。
2.6、混凝土板、加气板上钻孔时,应注意不要折断钢筋,先用电钻钻孔,再扩孔,不允许用大锤从上面砸孔。
2.7. 凹槽不得过大、过深、过宽。预制梁柱、受力板不得随意开槽、钻孔。混凝土板、墙体等不得擅自切割。
2.8. 吊顶稳定器箱体配管时,不得踩踏龙骨,严禁踩踏电线管。防锈漆不得污染墙体、天花板或墙板。保持天花板、墙面、地面清洁完好。搬运材料及使用高脚凳等机具时,不得损坏门窗、墙面等。
2.9.施工时,其他专业人员必须注意不要损坏电气、仪表管路,严禁私自改装电气管道及电气设备。
3、隐藏在墙体或混凝土内的开关盒、插座盒、线盒开口应封堵,防止异物堵塞箱口或箱内管道开口。墙面刷漆后再安装面板;安装电气照明灯具及设备时,应保持天花板、墙面、地面清洁完好。搬运材料和使用高凳等工具时,不得损坏门窗、墙面等。电器设备安装完成后不得喷涂,如必须喷涂,应用塑料薄膜或塑料罩将电器包裹。
4、变压器、柴油发电机、成套配电柜、不间断电源、母线槽等室内电气设备安装到位后,应加装塑料盖,防止灰尘侵入。室内应上锁,未经安装单位允许,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安装过程中应注意对已竣工工程成品及设备附件的保护,防止敲打砸砸,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拆卸,防止损坏设备部件、仪表等。电气设备不得用脚手架支撑。变配电室内的电缆穿入点应密封,门窗应严密,防止鼠类进入咬坏电缆。
成套配电柜保护示意图
5.电缆敷设
5.1、施工时防止电缆被尖锐物体划伤、弯曲过度。制作电缆头前要用绝缘胶带、橡胶带将末端缠好,做好防潮防水处理。
5.2.使用高凳等工具时,注意不要损坏其他设备、门窗、墙壁、地板等。
5.3.接线、焊接、包装全部完成后,导线接头处应盘绕入盒,并用纸严密封口,防止污染。同时应防止水进入盒内。穿线时,不得遗漏导线套管或护口。
5.4、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将线槽盖好,防止交叉作业损坏电缆,并用密封腻子将线槽壁密封。
5.5、电缆井、电缆槽口、配电柜、箱的电缆进出线口必须封堵,防止火势或小动物进入而损坏电缆。
6.电缆桥架安装
6.1.在室内沿桥架敷设时,宜在管道、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成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造成损坏和污染。
6.2、电缆桥架安装完毕后,在潮湿的环境中或刷油漆、抹灰时,应用塑料布包裹,以防止受潮或被油漆、灰尘污染。
6.3.电缆两端的门窗应安装并锁好,防止电缆丢失或损坏。
6.4. 桥架盖板应完整、无遗漏,并应防止电缆槽的损坏和污染。
6.5.使用高凳时,应注意不要损坏建筑物的墙壁、门、窗等。
6.6.安装完毕后,在潮湿的环境中或刷油漆、抹灰时,应将配电箱、电动机、操作柱、灯具、开关等用塑料布包好钢结构地脚丝,防止受潮或受油漆、灰尘污染。
7.仪表管道敷设
7.1.与相关专业人员配合,对成品进行相应的保护。
7.2. 管道敷设过程中如遇中断,必须关闭管道开口或设备开口。
7.3、已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作脚手架,如工作需要,可根据需要搭设脚手架。
7.4 涂漆、保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注意不要损坏已完工的设备、管道、仪表等。
7.5、管道敷设前应将管道内部清理干净。需要除油的管道应经除油检查合格后方可敷设。
8、仪表是非常精密和容易损坏的设备,所以安装时必须十分小心。确定仪表安装位置时应考虑周围环境及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安装后应做好维护工作。
8.1.工艺管道上的调节阀门、流量计等仪表安装完毕后,应用塑料布包扎保护。
8.2.安装完毕后,现场仪表箱应用塑料布包裹,防止受潮、油漆污染。
8.3. DCS 系统安装应在机房空调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若不满足此条件,可安装除湿机去除湿气。
8.4. 仪控室内的电缆墙必须密封,门窗必须严密,防止鼠类进入损坏电缆。
8.5.插拔卡时,操作人员必须穿非合成纤维衣服,戴防静电手套,防止静电损坏卡。
8.6 对于已安装好的调节阀,在吹扫管道时,应将调节阀的进出口拆下并包扎好,以防止异物进入阀门,损坏密封面。
9、安装接地装置、防雷带、建筑物电位连接等接地系统时,不得损坏土建结构和装饰面。已安装好的接地系统应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时其他工种损坏接地体。喷涂前必须事先用纸包裹接地线。
成品钢结构的保护措施
1.钢构件运输
1.1.起吊大型物件时,必须有专人负责,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夹具,严格遵守起吊操作规程,防止起吊过程中发生震动、冲击、变形、坠落或其他损坏。
1.2、装车时必须有专人看管,清点车上的箱号、包号。部件在车上必须堆放牢固,并加必要的捆扎带。部件在车上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过高,底部必须垫枕木。
零部件运输
1.3、运输过程中,车辆必须保持平稳,运输超长、超宽、超高的物体时,必须由经过培训的驾驶员和押运人员运输,并在车辆上设置标记。
1.4、严禁野蛮装卸,装卸前,装卸人员必须熟悉构件重量、外形尺寸,检查吊具、索具状况,防止发生事故。
1.5、构件抵达施工现场后,应及时组织卸车,分段堆放。
2.钢构件的堆放
2.1.露天堆放的钢构件应放置在干燥、无积水的地方,以防生锈;底部垫层应有足够的支撑面,防止支点下沉;构件应堆放平稳、牢固;在泥泞地面放置构件时,必须用枕木垫高,防止污泥污染。
2.2、同种钢构件堆放时,应在每层钢构件的支点处垫以橡胶等物品,防止损坏表面涂层。
现场放置组件
3.安装成品保护
3.1.1 装配安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和重击。
3.1.2 在钢结构上安装地脚螺栓时,必须保护地脚螺栓的螺纹。
3.1.3 现场避免焊接过多的辅助构件,以免影响母材。
3.1.4 组装时,应在地面铺设刚性平台,并搭设组装刚性框架,组装支撑点的设置必须经过计算,避免部件永久变形。
3.1.5 检查桁架的吊装计算,避免因吊点设计不当造成构件永久变形。
3.2. 涂漆表面的保护
构件在工厂内涂装底漆、中间漆,在现场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涂装,防腐底漆的防护是半成品防护的重点。
柱子外涂层的保护
3.2.1 避免与尖锐物体碰撞、摩擦。
3.2.2减少焊接现场辅助措施量,尽可能采用打捆、夹持等措施。
3.2.3 现场焊接、损伤等母材裸露表面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重新涂漆,除锈级别应达到Sa2.5或St3以上,材料应为设计要求的原材料。
4. 后期制作保护
后期成品保护的重点是其他施工工序完成后桁架成品及防腐面层的保护。
4.1. 严禁集中堆放建筑材料。
4.2、施工人员严禁直接踩踏钢板,工程交接验收前,应在屋面铺设木质走道。
4.3、及时对焊接区域涂刷防腐漆。
4.4.施工涉及其他工序时,未经施工单位同意,禁止在钢结构构件上焊接、吊装任何结构物。
4.5.玻璃幕墙、设备安装、高档装饰等工程如需与钢结构进行交接,总包单位必须与钢结构施工单位办理施工交接手续后,方可对钢结构构件进行下一道工序。
4.6 地面支撑的防护:竣工验收前,应对已完工的地面柱脚支撑四周设置防护栏,防止支撑受撞击损坏。
5.高强度螺栓的保管
5.1.高强螺栓的储存应遵守以下规定:高强螺栓、螺母、垫圈由生产厂家包装,出厂前及安装到施工现场前,严禁随意打开;高强螺栓应防雨、防潮。入库储存时,地面应垫木板等防潮材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一米。入库时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规格堆放,按所需规格、数量取货。严禁在现场随处堆放;
高强度螺栓储存
6. 波纹钢板的运输
6.1 卸货时波形钢板的保护
波纹钢板运进工地后,卸车时或需二次运输时,为保护波纹钢板在吊装过程中不变形,均采用软吊带吊装,每次一捆,禁止同时吊装多捆。吊带每次使用前必须严格检查。严禁用钢丝绳直接捆绑起重机拖动钢板。需人工运输时,视板材长度,需3-5人抬吊,防止钢板变形。
波纹钢板应在现场用枕木存放,钢板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如放置在室外,应完全用防水布覆盖。如果板间进水,应逐张擦干,待干燥后再堆放。堆放钢板时,每堆不得超过4捆。禁止在钢板上放置重物或踩踏,以防变形。
波纹钢板现场铺设
波纹钢板的切割、开孔应采用等离子切割机操作钢结构地脚丝,严禁使用氧乙炔切割,切割时钢板正面朝下,切割后应清理钢板上残留的铁屑及周围钢板上掉落的铁屑,防止铁屑生锈、粘附在钢板上,影响钢板外观及使用寿命。铺设波纹钢板时,只取铺设的量,未铺设完的波纹板应成捆堆放,捆扎牢固,遇有大风时应采取稳定措施。
6.2. 波形钢板铺设后的成品保护
波形钢板铺设完毕后,铺设通行通道,减少人员在钢板上不必要的走动。如需在钢板上行走,必须穿无钉无格的软鞋,双脚只能踩在钢板的凹槽上,严禁踩踏踏板肋条。混凝土浇筑前,严禁在波形钢板上堆放重物。在楼承板完工表面上的任何施工,绝对不能破坏楼承板的断面形状,以免降低楼承重能力。
波形钢板的安装及放置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多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力,混凝土应浇筑在主体结构构件处。浇筑混凝土后,如需在楼面上堆放材料,应使用垫块支撑,避免集中荷载,并应堆放在主体结构构件上方。